2009度大学生家庭教育课题申报

大学生家庭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是一个空白。就创意法教育观念来说,更主张大学生主动与家庭沟通,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主动与家长沟通而获得教育,这是大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

目前,大学生家庭教育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广泛重视。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大学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受学习环境的变化、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面临着生活、学习、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体已不仅仅是早期的智力教育,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渠道远程化、受教主体的自我化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应把握大学生成长阶段的几个关键点。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1.就业教育。当前,大学生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凸显。因此,家长在学生选报专业时就应开展就业教育,提醒子女要结合自身爱好和社会发展的眼光来选择专业方向。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假期,要让学生接触社会,明确就业定位,努力调整知识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在毕业期间,学生们往往面临何去何从的紧张话题,对于继续深造学业或提前适应社会的选择难以取舍,家长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降低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值,减轻学生的压力,并在财力方面给予合理的支持。另外,家长也应接受新的就业观念,今后,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工作将不再变化,而会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一些调整,因此,家长不应让子女局限于工作的稳定和专业的对口,毕竟目前也有许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家庭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他们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面对多项挑战,家长应贴近实际情况,从大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点着手,对症下药,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理想坚定、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力卓越、身体健康、情感充实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学习教育。大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知识目的在于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高校更加强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互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新生往往对此不知所措,显得迷茫。因此,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对大学教育的了解,教育观念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努力锻炼人格和能力,既要重视子女的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3.兴趣教育。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也要加以引导。尤其是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学生缺乏自制和自理能力,一些人沉溺于网吧,逃课上网,甚至彻夜不眠;一些人因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就在网络里为自己重造性格与身份,最后患上“网络依赖症”,整天沉湎于虚幻世界;还有一些人崇尚网络中的暴力、色情,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长此以往,出现了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因此,家长应引导子女找到正确的兴趣归宿,鼓励儿女多参加社团活动,充分挖掘并施展兴趣才能。
    4.人际教育。人际交往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趋成熟,大学生交友的愿望强烈,学习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迫切需要结识新朋友和适应新环境,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个性的差异、自我的封闭性和重面子心理效应,大学生在认识和评价他人时,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从而影响人际和谐。据调查,对这一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或不能很好解决的大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了80%以上。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广泛地影响到大学生们在校期间以及将来走上社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友,增强自身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并遵循平等、诚信、宽容、理解、互助互利、求同存异的原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同老师沟通,与同学友好交往,与室友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家长应多听取学生的倾诉,帮助子女化解问题,也可结合自身经历,传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5.情感教育。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不断丰富、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情感需要十分强烈,主要表现为对亲情的需要和对爱情的渴求。由于当今的父母对大学生倾注了过多的亲情,大学生在远离父母后,亲情显得“可望又不可即”,时而感到寂寞,再加上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创建和谐家庭,做子女们的楷模;其次是要关心子女的交友情况,在爱情观教育上应开门见山,不应遮遮拦拦,教育子女要理性,不应感情用事;如果子女已经恋爱,家长不要冲动,要善于主动疏导,而不是一味责难;三是要加强性健康教育,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避免因性冲动而带来严重后果;四是要加强网恋教育,要提醒子女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迷恋网上的各种诱惑,不要轻信网上信息。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1.受教主体的自我化。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暂时逃离了长久约束自己的家庭空间,获得了较大的自由,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变得强烈,加上大学崇尚“自我管理”观念,也让他们更加愿意独立解决问题。因此,除了从家庭获得经济来源外,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男学生尤其如此。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盲目排斥,影响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效果。据调查,68%的大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联系的人是父母,但又有55%的学生反对父母继续进行家庭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比自己低,不愿意继续接受父母的教育。学生盲目排斥家庭教育的态度,导致部分家庭难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为此,家长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更加尊重子女的权利,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同时也要适当抛出自己的观点来引导孩子,获取他们的信任。
    2.教育内容的多样化。由于升学的需要,早期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一般强调智力教育。而大学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大学生除了需要获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智力教育外,还要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未来家长的素质教育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相比较而言,高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学教育是一种宽松的开放式教育,主要是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尤其是近年来,经过连续扩招,学校规模、班级规模过大,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不可能经常关心到每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家庭教育自然应当积极配合,进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家长们不应再片面地以学历期待和职业期待来取代对子女良好个性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培养。
    3.教育沟通渠道的远程化。大学生家庭教育是一种远程式的教育和指导,由于学生普遍远离家乡,电话、书信、网络等就成为家长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渠道,这种方式受到家庭财力、物力和家长文化程度的严重影响,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沟通渠道非常狭窄。另外,高校和家庭之间也存在严重的沟通不畅、互动不足的问题。从家长方面看,他们很少主动和学校联系,很少能和院系的领导、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见面;从学校方面看,学校难以提供便于与来访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没有建立主动家访的制度。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沟通的渠道不便也是制约教育有效运转的因素。
    

《创意法教育》研究课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专家郭成志先生主持,历经国家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曾获国家级十五课题金奖,被教育部《中国教师报》专访,并于人民大会堂受表彰。该课题以开掘国人创意潜能为终极目标,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来关注包括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现因深入研究的需要,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继续立项,并发布相关国家级独立母题和子课题,请具备主持条件的各高等院校和各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从速联系。

地址:中国教育学会《创意法教育》总课题组(办公地点设:411100湘潭市广场学校内)  

咨询电话:0732-2324590 谢老师 13786239601郭老师

合作模式:1、您课题的一切业务活动,包括立项指导、实施指导、结题指导均由我组提供。 2、只有独立母题的批文和结题证书由上级教育部门直接发您单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