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性总结:“现代高中家庭教育误区和对策”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现代高中家庭教育误区和对策”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10月)

课题组成员执笔人  于浩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育一样,也是为了使子女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并付诸实践,因而也有一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过程。在教育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子女的情感障碍就难以消除,教育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子女常常会有如下一些情感障碍:

1.子女常常把教师的来访看作是来“告 状”的,觉得将要“大祸临头”。他们怕自己的一些不良表现让家长知道,怕某门学科分数低被家长责备,怕当着教师和旁人的面难堪等等,因而产生畏惧心理。

2.有些家长对子女往往恨铁不成钢,轻则呵斥,重则打骂 ;子女看家长也总是不如意,便同家长顶撞、争吵,造成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紧张,因而产生对立情绪。

3.子女 觉得家长处理问题不当,或者由于家长对子女有偏见,使子女感到不公平,因而产生心理失衡。

4.有的子女怀 疑家长严格要求自己是有意同他过不去,或认为家长是单纯为了顾全面子。特别是继父(母)同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更会使子女怀有戒备之心,缺乏一种信任,无形中形成猜疑心理。

5.由于父母与子女情感上 长期对立,或者因为家长过分沉溺于搓麻将、跳舞等娱乐,疏于家庭教育而自损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使子女(特别是趋于成熟中的青少年)对家长的话偏不听,不许做的事偏要做,从而形成逆反心理。由此可见,重视 消除教育中的情感障碍,是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子女情感沟通的必要前提,是使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消除上述情感障碍呢?

一、要正确看待子女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对子女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应该是十分了解的。家长对 子女的教育也应该从实际出发,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过分溺爱、放纵固然不对,但操之过急,要求过高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把“现实中的子女”培养成“理想中的子女”,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理想的方向要正确,要适合子女的实际情况;

二是要把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

三是要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严格要求子女。

 二、要尊重子女

随着中学生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长,他们在心理上也处于一个多变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自 尊心增强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家长在指出子女的缺点时,同样也要悉心鼓励,体现出家长的关心和期待。在家庭教育中,要多 理解、关怀子女,而不要一味指责,更不要轻易去“揭疮疤”。子女有过错时,也要允许其申辩,家长要耐心倾听子女的想法和意见。另外,要努力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及时改掉种种陋习。如发觉 自己确实判断有误,方法失当,就要对自己的失误有所表示。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子女的情感障碍,使子女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

三、要相互信赖

家长要相信子女有渴望进步、渴望成才的要求,只要目标明确,方法适当,子女是能逐渐改掉自身的缺点 的。实践证明,如果家长对子女抱有切合实际的较高期望,子女就一定会及时调整努力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家庭教育中也要善于发挥理想、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的子女对自 己失去信心,从而抱“横竖横”态度,究其根源,最初往往是家长对子女失去信心,并在言语、态度上流露出来,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子女,以致陷入消极情绪相互感染的怪圈之中。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

现在,不少家庭平时对子女的学习和身体情况十分关心,而对子女思想品德方面的状况则关心不够。一旦发现子女在思想品德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感到很突然,说话就常会失当。严格要求无疑是必要的,但 批评过度,说话缺乏分寸,是不可能取得积极效果的。家长只有客观地分析子女的思想、学习表现,准确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引导子女认识问题并加以改进。另外,家庭教育还要注意 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反差,形成子女人格和心理上的扭曲,这种情况同样是不利于对子女的教育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