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构建高中学生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高中学生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徐伟康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高中时期的基础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的发展将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是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生着许多质的变化,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起来。在个性方面,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在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上差异,有自我教育的要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性,加上这种发展过程常常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具有突然急剧

 

正文

文字大小:

变化的性质。高中阶段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开始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是升学还是就业,要作出选择,并开始独立生活,是心理的断乳期,也就是想离开父母,要求个人独立自主的时期,一方面显示出个人成长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大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条件的现象,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闭锁性”,他们的内心世界更趋于复杂,他们不大轻易吐露真情,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是一样,他们的心里话有时可以和知心朋友谈,写在日记中,或与网友交流,但不愿和父母老师谈,长辈要了解高中生心理要困难得多,青少年心理另一个特征是带有更多的社会性、政治性,他们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仍然在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有感情和联系。家长与子女的情感联系,比起他们之间的其他种种联系,更为坚固有力,家长不仅是子女的抚养者、保护者、管理者,更是教育者。父母不仅要给子女提供生活所必须的一切物质条件,也要提供一切所必须的精神条件、思想品德教育、高尚的审美教育、劳动技能和习惯、意志情感等,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重点中学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如何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1)溺爱型,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对子女能考入重点高中已心满意足,以为一只脚已踏进了大学,表现出子女要什么,就给什么,生活上关怀备至,但缺乏科学教育和严格的要求。(2)放任型,认为子女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父母工作忙除了生活上保障子女的需要外,思想、学习、心理缺乏关心,很少与子女平等进行交流沟通,基本放任自流。(3)专横型,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但教育不得法,简单粗暴,要求子女言听计从,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4)民主型,家长与子女能平等的交流沟通,能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对子女在学习生活中提出的要求,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引导孩子往合理的方面发展。不管那一种方式都是以考上大学为价值取向,学习成绩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志。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升学压力对重点中学有很大影响,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以高考上线率、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比例为主要依据,大学入学机会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入学机会仍然是稀缺资源。学校实行的量化考核,迫使班主任、任课老师只关心高考相关科目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全面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家长会、家访中家长关心的是只是学生的考分,老师谈论的是学生的成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校教育不能只关心的学生成长的即时价值,更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价值。

 

同时学校教育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校内教育环境,抵制那些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但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另外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以相对稳定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为依据,而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时代在发展,学校教育也凸现出严重的教育资源匮乏。这迫使学校由过去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寻求来自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而在家长队伍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许多的家庭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家庭文化底蕴,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供学校参观实践的环境等,这对学校来说将一笔很宝贵的教育财富。

 

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协调一致,相互支持与配合是非常必要。“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语)  构建高中学生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干预与引导,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学校可以对家庭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不仅有效补充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开拓教育界面,也为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打造优质终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明确课题实施要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当前重点中学学生家庭教育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来指导、引导、规范家庭教育,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提高水平,同时挖掘蕴藏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达到家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升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课题实施的途径及措施——寻找新的教育理念和途径

 

(一)建立家校协作机构,形成学生教育信息资源库

 

1、组建校级、年级组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促进学校与家长共同管理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办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不同阶层的家长组成校级、年级组两级委员会,并健全组织、明确职责。每学期活动12次,具体任务是畅通家庭学校交流的渠道,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安排,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改革、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在家长间相互交流意见,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的益处,建立起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协调学校合作活动的开展。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学校能更加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学校的困难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学校的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

 

2、建立学生教育档案库。家庭教育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不同性格行为习惯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过去和现实思想学习状况。我们要求每一位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个人教育档案,来源有从初中学习档案中获取的,如平时和中考成绩、担任职务、品德考核、奖惩状态等;通过家访获取信息,我们要求教师的家访工作必须做到“细、实”,详尽了解学生家长的经历、学历、性格、工作性质、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教育认识、精力、经验等。还注意家庭环境、家务安排、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可供学校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等;通过心理咨询获取,新生入学后由心理指导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并把平时心理辅导中各种情况加以记载;班主任在平时管理中发现和观察到的加以积累。重点是后进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外地学生、特困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几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厚厚一叠个人教育档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使用学校家庭联系本,创刊《家长与学校通讯》

 

每周由学生记录学校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或值得学习的反思的事,或自己最得意的习作,自己的思想感受。由班主任写评语,发给家长,再由家长写上自己的心声,在那里家长可以提出独到的见解、朴实的想法,真诚的意见,美好的愿望,学校可及时了解家长、学生的心声,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一本小小的家庭联系本把学校、家庭、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也发现学生的“瑕疵”。

 

学校政教处每学期出刊两期《家长与学校通讯》,到目前已出刊31期,重点介绍一些教学有方,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通报学校近期教育工作的动态和信息,介绍一些专家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意见,每一期确定一个主题,家长写自己的育子方法,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通俗明了,好经验易学好用,所以家长都很喜欢看这本刊物。

 

(二)、组织家庭教育交流活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1、开办好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了使家长学校办得实在,办到家长的心坎上,不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章程,并形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外辅导员、教育专家形成的讲师团。在办学过程中,参与面广,分年级全面开办家长学校,并提出高一学生的家长要百分之百进家长学校学习,通过强化考勤制度,评比优秀学员,真正达到奖励先进激发后进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家长学校的形式多样,根据现在家长工作比较繁忙时间节奏快的特点,每一个年级按时间分几期办班,每一期确定若干专题讲座,预先告之,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跨期听讲座,只要听完所有的专题讲座就算完成结业。上课形式有组织专家讲座、专题辅导、家长经验谈、学生心声表白、家长老师对话会,内容根据家长的需要,及时调整,丰富实在生动,如《家庭良好环境的创设》、《高考如何填报志愿》等。家长们听得懂、学得来、用得上。

 

2、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流通的重要途径,我们改变原来老师讲家长听、最后问个分数的方法,在家长会的内容形式上进行改革,更加科学规范化。如分片开家长会,改变家长上门的形式,由老师下去上门开会,我们把桐乡全市划分为5个区域,同处这一地区的家长参加,家长由于同处一个地方、相互间比较熟悉、比较了解,这样有利于相互交流子女教育中的经验教训,而且分片召开家长会参加人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家长与教师的流通。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乡初中、或政府办公楼、或家长单位和家里,也体现了在我们嘉兴开展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的要求,使学生家长感到亲切,愿意参加,乐于参加。为结对资助薄弱学校,我校每年有40名浙江三门县的学生入学,我们每年都去三门召开家长会,减去这些家长的奔波之苦,更容易与老师交流,很受大家欢迎。辅导内容上主要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指导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德育、学习的管理。

 

3、征集优秀家教经验。

 

学生家长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很多家长在单位是中坚力量,工作繁忙,于是我们经常采用致函的形式,向家长征集家庭教育经验和子女在家中表现情况,每期都有中心议题,如:如何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位好家长?给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怎样指导青春期生长?如何让子女学会关心别人等等,家长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从自己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就是某一方面谈自己的最深感触,成为我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笔宝贵资源。

 

(三)利用家长个人特长和职业资源,建立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

 

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专长,对学生作些专题讲座,并不困难,他们也非常热心,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的还专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准备了挂图、实物,学生都非常喜欢。如环保局的家长为学生作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分析桐乡当前的环保状况,影响环保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措施,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有医院的家长来讲青春期卫生课,让同学们坦然面对青春期,正确处理青春期带来的一些烦恼;有党校的家长来校作十六大知识讲座;有君匋艺术院的家长来校作书画艺术讲座,并现场作画,进行审美教育;有一位学生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让他来作革命传统报告;企业家的家长来讲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的知识。而且家长个人的奋斗经历也可以成为学生奋斗的精神榜样。

 

2、开展工艺技能培训,学校教师往往从事文化课教学,一般他们都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而目前高中课程中开设的工艺操作、劳动技术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聘请家长中专门技能人才来上课指导,请机械厂的技工家长来指导车工、铣工技能操作,电脑公司的工程师家长指导电脑操作,花木苗圃的家长指导盆景栽培。

 

3、创建校外家校实践基地,家长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如家长是私营企业主的,则可以带经学生参观他的工厂并实习;如家长是电视台的,则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自体验电视的制作;家长是商场的就可带学生去实践“当一天营业员”;如家长是水果种植户则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果园学习栽培,参观养殖场熟悉水产知识等……诸如此类,学校与许多家长取得共识,建立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城乡学校活动基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有利于学生触摸社会,亲身体验生活,丰富了情感体验。

 

(四)构建家校之间沟通桥梁,促进学生、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

 

1、建立家校通信息平台,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化,家长、老师工作节奏的加快,传统家访式很难适应当前的实际。我校从去年开始参加了(浙江省教科院组织的)“网络发布”式家访的课题研究,学校老师通过网络定期向学生家长手机发送短讯,从总体上看学校向家长反馈的常规性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学生个人的情况:学业情况(作业上课表现、成绩)、行为与活动情况(参与班级的活动、人际交往)、心理与健康状况。每学科、每一年级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确定反馈项目。班主任把记录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2)班级情况:班级开展的活动,突出有趣味的事例、主题班会的内容,好人好事。(3)学校通知:重要新闻、学生活动、学生获奖的情况、教育理论、德育小案例、成功事例、家长会通知、开学初、考试前、考试后、假期注意的事项等。短讯的发送突出个性化服务关怀,如“×××家长:近段时间我们英语学习着重在练习口语,请您在家里也抽一点时间听听孩子的朗读,给他一点鼓励。”“×××家长:明天是您孩子的十八周岁生日,她是一个快乐、自信、充满阳光的女孩,让我们一起为她祝福吧!”家长收到这一个个有指导性、又充满人情味的短讯都很高兴,从心理上与老师更接近了。

 

2、建立家长接待日和学校“开放日”,我们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家长接待日,规定这一天由学校领导在政教处接待家长来电来访,并认真答复,为家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涉及学校整体发展、课时安排、宿舍管理、食堂就餐、教师师德的内容,能当场办理的及时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可以给家长一个明确期限,如无法办到给予明确合理的解释。我们还规定每月的最后一周的周五这一天为全校“开放日”,欢迎学生家长进入校内听课参观,很多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听课学习,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和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便于针对性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更好指导自己子女的学习,很受家长欢迎,有时整个教室坐得水泄不通,出现了祖孙三代同在一个课堂听课的趣事。这同时也是对教师是一种监督。

 

3、充分利用桐高网站和校报平台。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成为许多家庭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和互动性,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每位家长只要点击桐高网站,就看到学校的整体情况、校长致词、新闻动态、教师简介、教育教学的各种情况、每个教研组、每一个班级都有网页,家长学生点击网站,可知桐高的主要工作和教师教学状况,增加透明度和信任感,教师与家长之间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家校信息,资源共享。校长还定期进行网上回答问题,接受家长的咨询和建议。每学期两份的《桐高人》报,展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家长熟悉学校、认识老师、感受校园生活。

 

4、走向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城市的发展、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区建设。我们利用家长工作的便利条件,多次组织学生进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和文娱联欢会、思想教育活动。我们组织生活在小区中学生在周日带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清除电线杆上乱张帖、打扫垃圾、拔除杂草、修剪树枝等,在活动中培养亲子感情,增强爱心和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树立热爱自己家园的自豪感。开展文娱联欢会,桐高学生经常进入社区为大家演出,很多时候父子同唱一首歌、全家共演一台戏、亲子同乐、既为小区居民带去了欢笑,又培养了同学的多方面才能,增加了亲情。去年学校宣传“十六大”文艺小分队进社区活动,今年暑期的纳凉晚会,展现了我们桐高学生的精神风貌。

 

四、取得成效——为学校教育插上了金翅膀

 

1、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发挥了家庭教育的应有功能,调动了家长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更进一步落实。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友善的新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家长、老师、学生成了共同的朋友,家长参与了学校教育,而且兴趣浓厚、态度积极,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责任。

 

2、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感,强化了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使我校学生的常规管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目前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声誉逐年上升,去年通过公众投票选为浙江省观众心目中的名校。

 

3、起到了家校协调沟通作用,以前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了解认识不够,对学校支持、配合的力度不够。如今我们实施开放管理和教学,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到校听课、讲课,共同开展活动等,不仅使家校之间产生亲和力,而且增强了对学校的信任感。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使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来自学校的指导。学校家庭信念一致,目的一致,行动一致。

 

4、有利于总结家庭教育经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以及离婚现象增多、单亲子女增加,加上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使家庭教育差异不齐,有的父母对子女缺乏家庭教育修养,有的溺爱过深,有的期望过高,其结果不尽人意。构建高中学生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模式的课题开展以来,通过学校与家长互动,家长之间交流,借助各种形式和活动,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同时给予理论上指导,使每个层次阶段的家长都有一定收获,改进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

 

5、增强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充分利用家长教育的资源,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广阔的途径和手段,丰富了教育资源,更新了教育理念,打开了学校封闭的大门,使学校教育更好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