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方案

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方案

课题组长   贾传高

一、课题的提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也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社会普遍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时代的希望,但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达到预期的育人目标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协调学校、家庭教育是时代研究的课题,教育专家和学者都曾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为之工作。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家庭教育的企望与学校培养目标相脱节,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要求不统一,存在诸多矛盾,都给学生的教育造成许多不利。因此,调动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合力,共同培养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已成为家长所需、教育所需、社会所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补充,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给予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家庭的孩子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照护,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或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予以补偿性的教育和关心,让学生在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家庭式教育的关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牵涉了成年人的太多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一些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未成年人中出现了很多沉溺网络、厌恶学习、心理自闭、性格孤僻、打架闹事,甚至抢劫、吸毒等问题,使得学校无所适从,学校教育显得十分苍白乏力、势单力薄,家庭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也未能与家庭教育完全融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需要。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深入研究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方法,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研究将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运用实践探究的方法,探索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并针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我国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处于启蒙和奠基阶段,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念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导向;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过程手段对未成年人性格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人文底蕴、经济条件等对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的形成;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教育管理的缺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生成环境、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影响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理论假说及依据

(一)、理论假说:

1、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阶段,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具有引导、熏陶、培养和促进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促进作用。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杂、完整的体系,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各自承担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三方面彼此联系,共同肩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任务。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与互补,能够给予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帮助,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

(二)、课题理论依据:

1、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2、     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成年人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息息相关的。

3、  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是平等的,接受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消费行为,学校教育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矛盾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本题课的研究对解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统一,具有实践意义。

4、  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为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家庭教育,各地各学校逐步兴办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兴办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本题课的研究能够为家长学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四、实验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

五、实验目标1、研究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以及影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针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构建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机制,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或模式。

3、通过实验,培养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名优教师,为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六、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规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方法。

2、正面教育原则: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纠偏或教育的过程中,终始以正面教育为主,注重正面引导、榜样激励、积极鼓励。

3、实效性原则:针对家庭教育影响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纠偏或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品德。

七、实施策略

1、  科学设置机构,统分结合管理:根据学校特点,分普教部、职教部按年级(或专业)建学生教学班,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学校政教处和普教部、职教部政教室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部相对独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独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各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家庭教育保持联系,机构设置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分线管理、分块落实、统分结合。

2、  加强班主任培训,培养合格的师资: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教育理论的培训,分批选送班主任参加省、市教育机构组织的骨干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培训,聘请一批教育学者或客座教师,定期来校上课,传授教育经验,建立能胜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

3、     加强家校联系,拓宽教育途径:依托关工委,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让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规范管理,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探索研究,积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以之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八、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阶段(200066月-10月)

1、课题研究的论证,制定实验方案。

2、培训实验教师。

(二)、实验实施阶段(200610月-20089月)

1、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兴办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

2、     研究家庭环境、人文关系、经济条件以及家庭教育的观念、方法、过程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作用,进一步研究影响的对策。

3、     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缺陷的成因、表现采取相应对策、方法进行纠偏研究。

4、  综合研究,做好阶段性实验总结。

(三)、总结鉴定阶段(20069月-12月)

验证理论假说,完成实验研究报告,收集论文出版专集,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评审。

九、实验组织领导

(一)、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贾传高

副组长:张道松 郭伏庭 习 虎 黄发刚

成 员:罗德文 严晓军 陈继珍 郝友清 王玉蓉 刘 艳 杨 

艾小银 王玉梅 许选明 蒋朝宏 陈丽梅 陈山青

 林 红 张 丽

(二)、研究分工: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组织、协调工作。

责任人:贾传高 张道松 郭伏庭 习 虎 黄发刚

2、  家庭环境(成员关系、人文底蕴、经济条件)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研究。         

责任人:习 虎 罗德文 艾小银 严晓军 杨 凤

3、  家庭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过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责任人:张道松 郝友清 陈继珍 王玉梅 陈山青 张 丽

4、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对策研究与实践研究。

责任人:郭伏庭 蒋朝宏 王玉蓉 刘 艳 杨 凤 林 红

5、  学生思想品德缺陷的纠偏研究与教育培养研究。

责任人:全体小组成员

 

 

                    二OO六年五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