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
2
、项目编制单位: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处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探设计研究院
3
、项目主管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人民政府
4
、项目申报单位: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处
5
、项目建设单位: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处
6
、项目法人代表:刘树新(黑龙江知青纪念馆建设处处长)
7
、项目计算期:20年(其中建设期2年)
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一馆三园。一馆:黑龙江知青纪念馆;三园:黑龙江知青纪念园(含知青影视基地、知青博物园)、知青休闲园(含知青宾馆、知青舞台、知青纪念林、知青植物园)、知青产业集聚园(含知青经贸基地、知青劳务输出基地、知青经济合作项目开发基地、知青旅游基地、知青文学艺术创作基地、知青演艺基地)

第二节 项目由来



    2000
年黑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原瑷珲历史陈列馆进行改扩建。该工程于当年9月动工,经过22个月的努力,于20026月竣工并对外展出。该馆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被国家评为全国第五届十大精品馆。2001年瑷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风景名胜区。在此基础上,2003年黑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瑷珲历史文化旅游区,并将其列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如何建设瑷珲历史文化旅游区?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旅游区即要展现瑷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开发黑龙江流域、抗击沙俄武装入侵的重要贡献,又要展现当代历史中瑷珲所能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建国以来空前的,且具广泛性的群众运动, 黑龙江“知青”有180余万。在“文革”年代,广大“知青”把个人命运与党和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天斗,与地斗,与“文革”中的极左路线抗争,为开发建设北大荒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极大的加快了黑龙江的现代化进程。瑷珲所在的黑河市“知青”为全省最多,来自京、津、沪、浙、哈等大城市,去向有兵团、农场,林场,农村;英雄、楷模、名人等代表人物多;瑷珲是最初黑龙江将军衙门所在地,又称黑龙江城,是最早的黑龙江省会,是黑龙江的象征;瑷珲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省风景名胜区。更是黑龙江第一次移民、屯垦戍边的大本营。为此,黑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瑷珲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黑龙江知青纪念馆,记载知青历史,弘扬知青精神。黑龙江知青纪念馆于200681举行开工典礼。参加典礼的有京、津、沪、哈、浙等全国知青300余人,还有老知青典型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人。之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一些知青先后于黑龙江知青馆建设处联系,有的直接来黑考察,要求与知青馆建设处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以知青为扭带开展劳务输出,引进黑龙江绿色农副产品和俄罗斯商品,积极寻求在黑河建立基地,向俄寻求经济合作,拍摄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等。基于此,黑河市委、市政府再次决定,以黑龙江知青馆为依托,建设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创造引领,开拓黑河新业绩,在集聚区项目推动下,使黑河走向全国。让人气在黑河升温,灵气在黑河张显,财气在黑河集聚。

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
、黑龙江知青纪念馆
    
展馆规划占地2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设计博采国内外优秀建筑之长,用新的建筑理念进行创造,体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题。
    2
、黑龙江知青纪念园(知青影视基地)
    
①博物园: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园内复建下乡于黑龙江兵团、农场、生产队、林场不同类型的“知青”典型住宅,收藏“知青”生产、生活用具及其它有关“知青”的文物,进行开放式的展出,使参观者如步入当年“知青”点。该园又是知青题材的影视基地,建筑要兼顾拍摄中国北方农村及知青题材场景的需要。
    
②知青纪念碑:知青碑占地面积南北长50、东西长1005000平方米。知青纪念碑建筑要充分体现知青历史特征,创意独特,造型新颖,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并具国际国内前沿水平。知青纪念碑上本着自愿原则刻30万以上知青的名字,将大部分京、津、沪、哈、浙知青名子永远留给后人。并设有预留刻名位置。碑身刻名表面面积不小于2600平方米。
    3
、知青休闲园
    
①知青宾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能满足百人以内餐饮、住宿需要。设高、中低档房并娱乐设施。
    
②知青大舞台: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3000平方米。供知青歌舞表演和聚会所需。创作一台反映知青历史的大型歌舞,在此演出,成为一道风景线。并组织知青表演艺术公司联合全国知青艺术单位到全国演出。
    
③知青植物园:占地20000平方米。种植各类北方农作物瓜果蔬菜,供知青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和来区游客观光、采摘餐饮所需。
    
④知青纪念林:占地20000平方米。在集聚区西部,在现有林地基础上留有空地供来园知青栽植纪念林。对知青栽种的纪念树挂牌建档永做纪念,供知青后人前来追思。
    4
、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园
    
占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办公室、会议室、展区展台,供洽谈合作、贸易等所需。园内设有知青劳务输出基地、知青经贸基地、知青经济合作项目投资开发基地、知青旅游基地(含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知青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基地(含知青艺术节办公室、黑龙江知青文化研究会办公室)。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知青文化产业资源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
、黑河市概况
    
黑河,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座落在美丽的小兴安岭北部,黑龙江右岸,南部地区为平原和林地丘陵。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和布拉格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南与齐齐哈尔、绥化接壤,东邻伊春市,西靠大兴安岭和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是中俄界江,黑河有375公里边界线。黑河辖231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逊克县、孙吴县、爱辉区),幅员68726平方公里,人口172.9,有汉、满、回、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31个少数民族。黑河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冬季气温-10 -30,夏季气532,年降雨量450-650毫米,平均温差约达43.2,年平均无霜期96-125天,年日照时间达2600小时。黑河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晚期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是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1858年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强行割去我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黑龙江从此由我国内河变为中俄界河。
    
黑河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土质肥沃,全市有耕地1883万亩,为全省耕地面积的14.5%,人均耕地9亩,为全国人均的7倍,是小麦、大豆等作物的高产区。国务院已确定黑河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和大豆出口基地。
    
黑河素有“地质摇篮、矿产之乡”的美称。全市已发现的矿藏有93种,占全国矿业总类的43.5%,占全省的54 .2%。矿产地13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56种,其中铜、金、玛瑙、石灰石等15种矿产资源居全省之首。
    
黑河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0.9%,木材蓄积量为全省的10%,一些名贵的树种,如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应有尽有。在广袤的林地中,有隶属于147231属的野生植物1500种,有珍贵的药材150多种,有可食山产品1000多种。猴头是与燕窝、鲨鱼翅齐名的佳肴。在茂密的森林中生长着50多种野生动物和200多种飞禽,如鹿、熊、狍子、罕、猞猁、紫貂、野鸡、飞龙等。
黑河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资源。有大小河流621条,内河装机容量75万千瓦,已装机9.8万千瓦。江河湖沼中生长着1664种鱼类。有珍贵的鳌花、大马哈、鳇鱼、鲟鱼、哲罗、红鳞等,“三花五罗”是黑龙江的特产。
    
黑河不仅有资源优势,而且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黑河口岸已有100多年历史。1987年再次开通后,已经成为国贸、地贸、边贸、民贸和旅游一类口岸。黑河口岸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黑河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七五”以来,黑河市已累计投资4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两条总长度为398公里的地方铁路,开通了黑河—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两对旅游快车;扩建后的黑河码头年吞吐能力达120万吨;黑河国际机场被国家确定为开拓俄罗斯航空市场的前沿机场和进入北美的中转机场,并经过改造扩建能起降大中型客机和长线飞行的货运包机;202国道高等级公路、北安-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沾河、黑河—逊克等公路已建成并通车,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中俄黑龙江大桥筹备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煤炭、电力自给有余;城市服务功能健全,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完备,黑河市区拥有旅游星级涉外饭店7家,定点接待餐馆、饭店数十家;全市电话已全部实现自动程控,还开通了微波通信、邮件互换等业务。
    
黑河市地处边疆,开发建设较晚,基础差,与我国东部地区比较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2
、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概况
    
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黑河市爱辉镇,占地174.07公顷,2003年黑河市政府批准建立,并将其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爱辉是清始祖发祥地,鄂伦春族历史的摇篮、达翰尔族的故乡;爱辉新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辉历史陈列馆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第五届十大精品馆之一,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爱辉是清初反击沙俄两次雅克萨战争前线基地与指挥部;中俄不平等《瑗珲条约》签约地;“庚子俄难”受害地;列宁也曾有过重要论述,是研究考察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爱辉2003年被列为全省风景名胜区。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是以展现爱辉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区。规划的重点是北部佛教公园区:复建清代大佛寺,并建佛教文化公园;中部古城区:复建爱辉古城内城城墙,复建黑龙江将军衙门,复建清代水师营,维修爱辉海关,兴建爱辉海关展览馆,建设卫国英雄园;南部森林公园区:建设林水相傍的森林公园,满族、鄂伦春、俄罗斯风情园,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沿江一线:建设爱辉沿江历史文化公园,开辟黑河至爱辉黑龙江风光游,建立爱辉江边露天浴场,开辟江上冬季冰雪旅游项目。旅游景点建设总投资15068万元。已建成的项目有爱辉历史陈列馆、卫国英雄园,完成投资3840万元。在建的项目有大佛寺、爱辉海关展览馆、沿江历史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待建的项目有佛教文化公园、龙王庙、黑龙江将军衙门、民族风情园、古城墙等。
    
负责承建的单位为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处,与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集聚区为一套班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