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区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区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白山市德育办刘晶辉

      一、对前一段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白山市有16所实验校积极投入到课题实验研究中。实验区、县、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课题实验研究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保证了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现将一年多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1、组建机构,提高认识,扎实做好课题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德育课题研究是我们锻炼队伍、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打造品牌、提升品位的战略举措。建全的组织机构,是课题研究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白山实验区于2006512第一次召开了有关领导协调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成立了以市教育局主管局长为组长、各县(市)区教育局长等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实验区指导组,对课题实验研究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分工与部署。会后各县区、实验校相继成立了实验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的建立既保证了政令畅通,也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领导、组织、经费上的保证。200662又召开了全市课题实验负责人业务培训会,聘请通化师院白山分院副院长隋信才同志为各实验校课题负责人作了业务专题辅导,对实验校怎样选题、立项、开展课题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2006926举行了白山实验区开题仪式,实验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2、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区切实加强对各实验校的领导和管理,依据总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方案,及时制发了本实验区课题研究安排意见,针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学年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细致的部署;组织实验校负责人参加全国总课题组召开的阶段性总结、表彰会,对实验校的研究工作进行督查,帮助实验校协调解决实验进程中的困难;组织本实验区所辖实验校阶段性成果的鉴定验收工作,并向总课题组报告、推荐本实验区所辖实验校子课题的优秀成果;按照总课题组要求完成推广总课题组研究成果的任务,为实验校提供有效服务。

健全完善各种制度,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章可循。实验区先后建立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对实验校的领导机构、参加各级会议情况及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了统一备案;建立年度评比表彰制度,将各县(市)区、实验校课题实验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教育重点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建立实验区与实验校通讯网络联系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德育科研信息报送制度,一方面向总课题组报送有关信息,另一方面主办《白山德育简报》和在白山教育信息网上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各校实验中的典型经验和作法等。

课题研究保障体系的不断细化与完善,保证了课题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3、优化科研队伍,确保课题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德育科研队伍,是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持续稳步发展,提高德育科研实效的关键。为此,各实验校在选拔课题负责人、选定实验教师等各项工作中都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把思想新、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班主任教师选拔到德育科研队伍中来。加大了对班主任培训工作力度,开展各种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积极为班主任创设学习条件, 2006年选派30多名优秀班主任教师参加吉林省班主任培训班,20071月成立了白山市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近三百名班主任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促进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4、发挥《德育》读本、《成长册》载体作用,实验校德育活动课程研究有成效

      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实验载体。实验校依据课题研究理论指导丛书《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题导论》和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利用《德育》读本、《成长册》这个重要的载体,实施和开发德育活动校本课,改善了长期以来德育的薄弱环节,增强了德育工作实效性。实验校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品德形成规律,构建德育活动课新模式。例如抚松二中依托《德育》读本开展的主题班会竞赛,靖宇县杨靖宇小开发的校本课程《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临江建国小学的“角色教育”、白山市附小的“习惯成就人生”、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我的生活世界》等,在探索德育活动课程新模式上成果显著。

      5、发挥实验区引领和示范作用,问题研究和区域课程开发成果显著

      实验区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工作中的专业引领与示范指导作用。一是带头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各种会议,积极参与和谐德育论坛研讨,组织白山市外国语学校代表白山实验区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实验用书《和谐德育月历》部分章节的编写,受到总课题组的好评。二是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挖掘白山革命老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编辑开发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白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红色的记忆》。针对“法轮功”邪教组织不断将魔爪伸向校园,毒害青少年学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我们努力探索学校德育途径方法新的突破口,开展了“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在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的同时,也成为抵制邪教的宣传者和倡导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优秀一封家书——白山专集》是广大中小学生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揭批歪理邪说,抨击封建迷信,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写读本。三是针对未成年人思想状况、家庭教育状况、特殊群体子女教育等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精心撰写了调研报告,及时提出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为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使德育课题研究的方向更为明确,另一方面向市政协、市关工委、市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等部门提交,为白山市有关领导部门制定有关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四是实验区指导组成员带头撰写、发表研究论文,开展德育论坛。

      二)课题科研成果情况

       一年多来,白山实验区实验校由13所发展到16所,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多样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寻求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06年度,推选上报到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有:白山实验区编制出版的《红色的记忆》和《优秀一封家书(白山专集)》;所属实验校编制的德育校本课程读本13本(套);教师论文38篇;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多媒体软件、照片集等其它德育成果13件。1028,白山实验区组织12名实验校负责人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6年年会,会上白山市实验区被评为06年度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实验区”,白山市德育办被评为“实验区先进单位”,二所学校被评为06年度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实验校”,白山实验区有18项成果获得全国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组织课题研究的宣传报导工作有成效,实验区报送的调研报告、论文、活动信息等在《新德育》杂志和新德育网上均有刊发。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区对所属实验校的管理与指导力度还需要加强。实验区应对实验校的整个实验的过程管理还不很到位,专家指导组成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定期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实验校听取实验工作的汇报,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校解决实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推动课题研究的发展。

      2、实验校课题研究位置不突出,研究氛围不够浓。各实验校实验进展不平衡,一些实验校还没能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很好的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日程,课题研究的群体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显得很被动。

      3、课题研究工作缺乏亮点和特色。从申报的课题研究成果来看,德育课题研究缺乏学校自身特色,总是处在一种平常的状态。德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如果总是跟着别人走,也可以说是等于没有研究,要特别重视课题的原创性,独创性。

      总之,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我们成效是显著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各实验校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以更饱满的热情做好“十一五”的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寻求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提升白山教育品质做出应有贡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