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和拓展

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和拓展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新课标人文性要求与大学语文自身浓厚的人文精神的衔接,就必须实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人文性的内涵与外延上的顺利衔接。

[关键词]新课标 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 衔接

中图分类号:HO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2012702

一、人文性要求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要求

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论述,由来已久,而人文性的强调提出,是此次语文新课标在原来教学大纲表述基础上的创新之举。此次新课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提出,是在以往《大纲》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的巨大创新。它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一种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好途径,也引发了语文教育领域中关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的一连串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

语文新课标人文性的要求,其基本内涵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人文精神;二是培养健全人格。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人文性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为语言是人自身功能的一部分,语言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二、大学语文人文性的特征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样也是大学语文的基本内核。与中学语文对人文性的要求相比较,大学语文对人文性有着更高一层的体现与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经历了从普遍开设到停止开设,从再次普遍开设到只有部分院校开设这样一个起伏不定的命运曲线,但总归没有被批判取消其独立性和重要性,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语文与生俱来的人文精神和它魅力独具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教育功能,是大学语文本质特征的体现,同时构成了大学语文人文性的特征。

(一)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内涵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但是作为人文精神的素养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

在大学语文教育资源中,一般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的人文精神理念,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仁民爱物、修己恕人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其次,这些资源也汲取了中国20世纪以来文化理性批判运动的成果,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价值理念。其三,这些资源也吸收了西方人文主义以及新人道主义的精华观念,如重视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重建人类文化的和谐,确立人类整个事业的平衡和安全,促进人自身的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价值导向等观念。最后,这些资源还更多更为突出地包含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些人文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改革意识、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契约观念、效益观念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在新世纪的教育发展中,这些人文精神理念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具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终极关怀等内涵的人文精神也必将成为大学语文人文精神内涵的表现形式。

(二)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既具有前述的人文精神内涵,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们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思想创造传承、传授、传播着这些人文精神,这里体现的是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吉林大学前校长刘中树曾说过,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大学中文系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这就是要把它看成是终身的教育,这样认识的话,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是依托大学语文选文、讲授、知识拓展等教学资源,传承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其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思考现实人生并理解生活精义,培育科学精神的独立人格,为新的时期培养一代奋发有为、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者和参与者。  

三、新课标下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人文性的统一与衔接。

长期以来,众多的反映大学语文教学和科研的论著和文章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的描述可以概括为:大学语文是一门以学生为本,交流文明的素质课;一门承续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基础课;是面向除中文学生以外的公共课。实际上,大学语文一直以来更多地承担着向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们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同时注重提高其对中国语文的听、说、读、写等实践应用能力的教育任务。然而,新课标的实施,使得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天平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而向人文性的要求倾斜了一大步,这就迫使大学语文必须在人文精神、审美教育等更高层次上为自己寻求定位,不断改革,更上层楼。这是新课标下大学语文寻求与中学语文在人文性要求上的衔接的必要性体现。

要实现这种衔接,重点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教师。因此,强化教师的自觉衔接意识、注重衔接的科学性、完善相关要素的衔接,是实现新课标下大学语文寻求与中学语文在人文性要求上的衔接的根本途径。

(一)强化教师的自觉衔接意识

现实教学中可能有的教师对于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衔接认识不到位,有人甚至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的课程,中学语文是中学的课程,这两者是可以互不相干的。这种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带着这种观点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必然导致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脱节,不能一以贯之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传承与重塑,更何谈巩固和深化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所突出的人文性特质对新一代大学生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教学衔接的科学性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在目标要求上是不同的,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此外还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教学对象的不同往往表现在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基本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都要考虑大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衔接点,寻求有效途径,完成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人文精神传承与教育功能实现上的顺利过渡。

(三)完善相关教学要素的衔接

首先是教材体例的衔接。学生对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不一样的教材编排体例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应让学生全面了解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的本质特征,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大学语文的学习特点,让心中有数。其次是知识层次的衔接。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在中学语文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知识容量大,迁移性强,更加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更多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其三是思维能力的衔接。大学语文是在加强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其四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课文相对比较短浅,教师常采用讲读、问答式的方法,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学则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的一个体现。

一般来讲,来听大学语文课的学生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中学、不同的专业,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学习的情况就不可能是一样的,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从实际出发,不仅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上采用一些衔接、过渡的方法,还应在心理、意志、性格的培养上根据学生们在大学与中学衔接上的特点来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成为一代奋发有为、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本文为2005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大学语文教学与语文新课标接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张楚庭,《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王蜀苏,《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9.

[4]郑孝萍,韩大猛,《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传承》,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