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来源: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课题参考目录三的教学理论方面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的“科目、模块的教学模式”。
课题名称:在中学新课程化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在中学,怎样更好地实现在化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中学《化学课程标准》[1] [2]在吸收全日制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3] [4]对中学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做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学化学教学应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并突出了环境教育的渗透,同时,各种版本的中学化学教材及教参也体现了这一要求,为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就应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体现新的思路。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 [3]在中学化学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及对应的目标上均作了明确的界定,总体看,体现了教育的“生态功能[5]”的一部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平衡观念,为此,教师就必需更新对应的教学理念,将环境教育明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的随意、无意的做法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意渗透。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为中心,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的新思路。
四、课题研究的要点: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渗透点、找准内容;创新渗透的教学计划、形式、方法、管理与研究和评价。并提出让这一渗透和本校的其它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渗透系统;此外,还将研究落实的相关方法。
五、课题的组织: 课题主要由本人承担,学校教研室、化学科教研组、学校义务教育九年级年段及高一年段的相关班级与科任教师将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对应的方便。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1、调查法2、实验法 3、经验总结法。(二)、对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及时让学校教研室、化学科教研组鉴定、评价。按研究步骤按时推进研究。
七、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8月15日----9月15日
1、制订课题计划。2、确订课题管理制度。3、准备相关的材料、联系相关的单位和人员。
(二)、实验阶段:2006年9月16日----2007年4月1日
1、调查学校义务教育九年级及高一年化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2、提出改变现状的符合贯彻实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方案。3、进行针对性的课例分析、听课、评课和组织活动、讨论与经验总结。
(三)、结题阶段: 2007年4月2日---6月30日
1、整理课题研究实验的各项资料。2、写成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教育部. 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总主编 .刘芳 主编: 万福 于建福 .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