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报告:体验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体验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
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数学课堂主要弊端:
①重“教”轻“学”;
②重结果,轻过程;
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
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三、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通常认为“有效”,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概念: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学习情境(生活情境或模拟情景),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最终认识之,掌握之,再造之。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称之为“体验学习”。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理念。
体验学习要求:让情感体验更丰富,让知识体验更深刻,让课堂学习更有效。
体验学习特征:
⑴突出 “主动学习”。
⑵突出 “寓教于乐”。
⑶突出 “学以致用”。
⑷突出 “虚实结合”。
⑸突出 “经验激活”。
四、有效策略。
要做好有效教学,必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策略。
整合教学目标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同时又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牲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用教材教的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真钻研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注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情境教学的策略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1、用好新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
2、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的需要。
操作体验的策略
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感悟了新知识的同时,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全面、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出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学习,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激励评价的策略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
优化练习的策略
优化练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着重点。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方面,将单项与综合、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设计中求趣,在“探索”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优化练习落到实处。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乡镇中心小学课题申报材料
- 下一篇:教师小课题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