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师小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以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程序复杂,花费大,要求高,一直是阳春白雪,让一线教师望而生畏,也给一线教师留下华而不实,给人以作秀的印象,不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在今天,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呼唤大量“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涌现。课题研究回归教育教学一线,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师关心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势在必然。

“教师即研究者”。我们所倡导的“小课题研究”就是把教师作为研究的主导者,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遇到的问题便是我们自发研究的“课题”。为解决或改进教学相关的问题,我们可能阅读专业书籍,可能与同伴交流,可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言行未必全然正确,而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加以修正。这样的研究过程不必重视理论基础,只重视实用,目的指向的是怎样解决问题,因而它具有实用性。小课题研究的本质是把教育教学当成研究工作,教师即研究者,透过教师对教学相关问题的关切与反思,进行行动研究,可以把学校营造成“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创新与改进,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四种意识要求

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需要教师具有四种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自我反思意识。

(一)发现问题

首先必须找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指出问题的焦点。教学环境复杂且师生互动频繁,无形中存在着许多已见与未见的问题,如学生的适应问题、班级管理的问题、教学成效问题等等,教师可以分析当前的教育状况、观察自己的实际教学,或从教学随笔与教学案例中来发现值得自己研究与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意识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就是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教师依据自己在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想出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然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容易局限于个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因此应和同事共同讨论,对话,这时便可以发现出自己的盲点,可以针对问题发现更多的原因,再经过搜集相关资料加以分析,使问题情境更加清晰,并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行动意识

小课题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改进的历程,教师设想出来的策略并不意味着能够立即解决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可能仍未解决,这时就要再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解决策略并付诸行动。

()自我反思

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对实施策略不断修改的过程,所以也必然是教师个人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小课题研究报告单”的形式记录自已的思考同时反馈个人的研究状况。表格式的记录形式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三、实施办法

1、每学年初教师以年级组为载体,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年级分学科精选课题,各年级各学科至少填报一个,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学年(较复杂的课题除外)。

2、每学年初填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单”的课题立项部分,上交教科室审阅后存入自己的“专业成长档案袋”。

3、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好研究的原始材料,不断反思,逐步完成研究报告单。

4、每学期末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写出总结。

5、学年末进行校本教研课题成果展评,评出优秀研究成果,优秀研究成果应选题切合教育教学实际,过程研究扎实有效,有较充实的研究材料,并写出了较好的总结或经验论文。

6、每学年结束,把教师的小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分类做成成果集,并在校内试行推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