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案例分析促进教师成长课题开题报告
《做好案例分析 促进教师成长》课题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清醒地发现:许多教师只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头教书,缺少对日常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缺少教学观察的敏感性,以致对许多现象熟视无睹;还有的教师只在感性上知道如何教学,而很少思考这背后的教学理念,导致部分教师虽有实践经验,但专业素养不高,专业发展不快。长此以往,极易成为教书匠,产生职业倦怠。
我校教师平时教学负担重、压力大、节奏快,他们对鲜活的亲历的案例津津乐道,参加实践研究非常积极,但对教学理念的探讨还不够深入。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引领教师自觉地做实践的反思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特提出该课题。
我们想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实现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唤起教师主动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兴趣和需要,促使教师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加快专业化成长步伐。
二、研究的意义
案例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分析可以使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面向实际,面向实践,面向课堂,可使教师带着问题和目标走进课堂,带着实践和思考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不断地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自觉性。老师们在搜集案例,交互式、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案例分析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老师们可以从形成案例和分析案例到经过反思再选择实践策略的过程中沟通与理论的联系,体会理论的价值,自觉地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创造新的理论。
“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顾冷元语。引领教师做好案例分析,能使教师体验到职业乐趣和自身价值,促使其积极地投入教育科研,获得自身的更大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
四、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将以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为素材,把教学内容按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以典型课题为抓手,探讨如何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更好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觉性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较好的鲜活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研究重点:
1、 案例分析与有关教学理论的结合;
2、 典型课例的比较与课堂实践;
3、 教师定位与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实践中的落实。
研究难点:
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察的敏感性,提高教师把零散的教学素材整理起来的自觉性,提高教师根据案例分析、反思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研究的常用方法:
预设目标——设计教案——课堂实践——分析反思——改进实践——总结体会
五、研究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要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4、 自主性原则,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案例分析。
5、 及时分析原则。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打算分两年完成,一年单册,一年双册。
总的安排是:
1、制定课题方案,梳理教材,选定课题。
2、课前互动,编写教案,课堂实践,课堂记录。
3、课案分析,反思与教学任务、要求之间的差距。
4、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
5、撰写教学案例及其反思。
具体实施步骤是:
(一)准备阶段 2006年2月—2006年8月,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的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验阶段 2006年9月—2008年1月,开展具体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举行研讨课,并写好课前思考,课中体会,课后反思,搜集并整理好同伴们的评价意见,以及自己的再思考,再实践、再思考,形成经典的鲜活的教学案例。
(三)总结阶段 2008年2月—2008年9月,进行课题总结,提炼成功的做法,写出结题报告,编印教师论文集、优秀案例及其反思集。
六、课题组人员的和专长
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均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喜爱教科研,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助人,勤于总结,他们大多是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很多教师是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该课题组是一个结构合理、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的教科研集体。
汪泰为主持人、总导师,全面领导课题实验工作;陆兆芬、谢为芳和徐宏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指导课题实验;蒋琴负责实验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印发有关学习材料;张金勤、卞庆龙负责撰写有关总结、体会文章。课题组成员均以研究为己任,采用“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再反思+再研讨”的形式进行,在“一课多思”、“一课多磨”中不断提升发展。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变化内外因学说原理。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
3、校本培训的有关理论成果。
4、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有关教师成长的经验总结。
九、相关保证
资料保证到位:我们将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专题文章,增强每位成员进行案例分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专人负责推荐或印发优秀案例,进行集体分析研究,探讨其精神实质,用新课程理念武装教师头脑。
设备保证到位:我校一贯以科研兴校,以科研兴师,对教科研极为重视,定会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各种研究设备的及时到位。
教科研手段保证到位:课题组成员采用单周自学、双周研讨的方式进行,将成立核心小组指导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有序、有效;我们鼓励教师成立学术沙龙,自觉地进行案例分析;我们还将聘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而又深入地进行。
学校将为此课题提供必要的保障,并承担相关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教师小课题研究
- 下一篇:《小学赏识教育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