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开题报告
沂源县历山中学 段升苗
一、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本课题的背景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我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前进,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讲授,轻实验”的偏向,演示实验“完任务”,分组实验“走过场”,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在教室里“背实验”,学生高分低能——笔试分数高,观察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探究创新能力更差。如今,通过课改,这种现象慢慢的变少了,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课本的实验及课外的家庭小实验,部分学生在探究中不能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的乐趣,觉得没有必要去探究,实验做起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去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增强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有些实验按照书本的探究也只是停留在为了掌握书本知识的探究,化学实验局限于书本,缺乏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抑制。尤其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深入实施的历史时期,研究如何去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充分发挥所配教学实验仪器的效益,让学生能更好的发展,将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
2、理论意义
新课程标准将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其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视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在“课程标准”中倡导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尽管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较普遍地受到重视,但其科学态度和水平总的看来仍不够高,在研究的方法、观念、角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中学化学实验研究,除了研究具体的化学实验外,还应包括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即还需要研究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和体系、方法和组织等等。
三、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突出化学学科特征,加强实验教学,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化学任课教师永恒的重要研究课题。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 ;
2、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
3、研究初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发展趋势 。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优化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2、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3、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
4、改部分学生分组实验为开放性实验。
5、改家庭小实验为活动课实验。
6、做好补充实验。
7、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检验研究法。按照“研究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小结”的程序,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与学习测量等方法,全面了解、分析理化学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
3、文献研究法。对省内外有关实验教学的教研教改成果进行广泛搜集,深入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法。通过课件等信息化教学媒体探索实验教学新方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08年10月——2011年8月)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1月)通过调查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二)主体实验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按照研究方案和年度研究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和实践,写出2个教材实验的改进方案和2篇有关实验教改的经验论文。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2月——2011年3月)对研究过程的材料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报告、结题,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评审验收。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