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主题词] 小学科学  小课题研究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实施新课程,变革学习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科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

    为了营造孩子们探究活动的天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早在2000年,我根据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需要,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小学科学(常识)课堂教学与学校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开始尝试小学科学(常识)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在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学生学习:

    一、引导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这是学生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确立研究小课题的内容。

    1)小课题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学生在学习《塑料》一课时,对"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的应用"产生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活动。

    2)小课题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小课题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2003年夏季由于高温少雨,象山县饱受干旱之苦,严重影响了象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体验缺水之苦的时候,感到非常困惑。象山是江南小城,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怎么会遭遇这么大的干旱呢?于是,我们以《象山水资源》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3)小课题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小课题研究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2004年,学校提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广大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南大河在呻吟》、《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二、帮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在选好课题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课题探究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提出的课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推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落实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落实安全措施,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强调做好有关科学实践活动的记录。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集资料法。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象山水资源调查"这个课题,他们对象山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动物一课后,学生确立了"象山养鸡业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鸡场,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鸡肉品质及预防鸡病等科学养鸡办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观察实验法。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能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设计观察实验方法进行探究。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居室内空气质量调查活动组的学生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害处,采用植物对比实验法和人体体验法等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

    4)尝试实践操作法。小学科学常见的实践活动是观察与实验,但学生尝试性操作也是实践。《南大河的污染及治理》课题,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了许多强烈的体验和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记录、科学小论文、创意小点子、科幻画、科学小报等形式积累资料。

    三、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提炼。共同交流提炼是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学生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交流自己对小课题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小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四、开展课题成果展览。展示课题成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小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展示课题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实物展示、版面展示、主题班队活动、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会等。展示课题成果要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科技活动等有机结合。如:撰写课题报告是学生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很好的表现形式之一,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收集的信息量很大,涉及的领域又多,要写成一篇高质量的课题报告,难度较大。更大的困难不是资料的多少,而是文体的要求。因此要与语文教师紧密合作,让学生知道课题报告的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课题报告,逐步提高课题报告的质量。根据有关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情况,及时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科技竞赛活动,是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最好的办法之一。

    实践证明,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其健康的发展、成长;还有利于推动校园科技文化的发展,形成科技文化教育特色。但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验表明,小课题研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不大。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小课题研究持续时间长,综合性强,学习内容难度相对较大,活动受干扰多。 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注意学生安全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时,学生在校外的实践活动较多,因此学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目前,学校普遍重视安全问题,有些教师因担心安全问题,放弃开展小课题研究。事实上,学校安全与开展小课题研究并不矛盾,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安全不应成为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拌脚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