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地球与宇宙主题的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金坛市教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地球与宇宙主
题的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李 旺 俊
所在单位: 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拟结题时间:
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
填 写 说 明
1、金坛市教科研课题均填写此表。
2、申报人不需填写“项目类别”和“编号”。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二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李旺俊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78年9月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称 |
小教一级 |
研究专长 |
小学科学教育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
工作单位 |
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
联系电话 |
13921003722 | ||||||||||||
通讯地址 |
金坛市洮西中心小学 |
邮政编码 |
213233 | ||||||||||||
电子信箱 |
111_lwj@163.com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 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李旺俊 |
小教一级 |
金坛洮西中心小学 |
教学研究 |
负责课题管理、总结 | |||||||||||
黄海燕 |
|
|
教学研究 |
具体负责计划的落实工作 | |||||||||||
王 晖 |
小教高级 |
金坛洮西中心小学 |
教学研究 |
负责理论资料的收集调查设计、研究 | |||||||||||
赵志胜 |
小教高级 |
金坛洮西中心小学 |
教学研究 |
负责计划的实施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
|
|
|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选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人们注重有关探究主题的讨论和研究,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教师日常教育和研究者日常研究中是一个常常涉及的领域。但人们关注零星的个例,或者就一课一例进行优劣或者多样化设计的探讨,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经互联网查询,有一些单位进行相关的研究,但研究的视角和重点都存在不同,着眼点重在探究过程或者一个探究分过程或者一项探究方法的研究,其还是没有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下开展探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有较多不同思想体系下的不同教材在实践中运行,但科学教育的课堂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大家统一执行新科学标准的体现,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一些矛盾也是很实际的状况。一是新教材的探究活动设计的局限性,不能较为普遍的适应各地教学现状;二是大家虽然对科学探究作了一些研究,但活动设计不能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教师个体实现以教材为主要资源的教学目标时,自我的设计能力和教学思想不能做目标有效成。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一个统一教材下的所有探究活动的创造性多样性的设计,并在实践中完善和验证,以适应教学实践的个体性、选择性、有效性的目标。同时期望让我们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教师、在突破儿童科学探究时空上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内容 (一)重要观点 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对于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研究,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较好发展。 1、从“活动”角度来讲,儿童科学教育越来越注重探究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 施,让学习过程成为探究活动的过程的教学理念现在获得了大家较为变通的认高。 2、从“资源”角度来讲,基于教材的教学资源现在还是占据了我们教学的主体地位,用教材教而不能纯粹的教教材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的实际不同需要我们占据和协调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不同的活动,如此才能让教学充满灵动和丰富感。 4、从“如何让教材更好的适应教育实际”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对于课程资源之一—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创造和丰富。 5、从“拓展儿童探究学习时空”的角度来讲,我们急需要创造更多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课外探究活动资源,也为丰富校本课程教研而努力。 6、从“正确认识儿童探究体例”的角度来,对于儿童探究活动,我们既需要在研究中整体把握儿童探究体例,又需要有重点的研究好整体中的部分。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对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活动中探究内容的重新“解读”,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相关探究活动,多样化、个性化的对探究活动进行修正、重组、创新、创造。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验证,作出相关的价值判定。这样的研究能促进我校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发展我校科学教师的研究素养和教学素养,使儿童探究素养有所提高。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对现在六年级教材的所有探究活动进行整理、筛选、归因分析。 2、进行六年级探究活动的修正、重组、创新、创造。 3、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四)课题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在不断的探讨学习中调整方向,更为准确的把握重点,不断修正。 调查法:对现行探究的标准进行设计、验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成果。 案例法:不为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和思考设计的可行性。 文献法:利用文献法学习收庥相关理论、实践分析。 (五)课题基本概念 1、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是指教师从教学实际(教师、学生、学校、区域)出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或者教学需要组织(例如:学生课外探究活动指导)的探究内容进行“解读”,多样化、个性化的对探究活动进行修正、重组、创新、创造。 2、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对设计出的探究活动实施教学,重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较为自主、科学的历经探究过程、把握探究方法、得出探究概念。是一项教学验证过程。与探究活动的设计研究之间的关系是:活动设计—实施教学验证—修正设计—再次实施教学验证……的循环探索过程。 |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李旺俊(课题组长):在2000年就参与了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快乐体育合辙共振之研究》的研究工作,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收集、整理资料,2001年5月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级。在这几年中积极地整理资料、总结、反思,并在课堂上努力实践,更多地了解了教科研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并在教科研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教学第一线的年轻科学教师,他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王晖、黄海燕、赵志胜老师,他们在科学教学中能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并将理论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显著,得到有关市局领导的表扬,同时能积极投身于科学课题研究,并在《素质教育与快乐体育合辙共振之研究》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中担任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教育教学论文。他们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很好的实践感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三年的研究可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实施一个阶段以后,在一线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选择性的问题展开的相关研究,选择的问题明确,研究针对性强,预期目标明确。本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对科学探究相关理论有较好的把握,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状况有较清晰的把握,对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有自我的判断,在课题研究方面都有有较好的素质,在课题组全体成员合作组织下使运行机制科学化、研究过程规范化、实施过程可操作化,使课题研究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观察、访谈、案例、文献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构建。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2007.9--2007.10) |
开展好课题方案的论证工作,作好组织实施的准备工作。(全体成员) |
组织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方案,组内讨论、交流方案。 |
调查阶段 |
(2007.11—2008.1) |
在实施课题前,对学生进行的调查、比较、分析,做好定性分析。 |
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
实施阶段 |
(2008.2—2009.2) |
各成员分别开展各自的工作,对研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
完成课题阶段研究报告,整理一定量的研究案例。 |
总结阶段 |
(2009.3—2009.5) |
撰写课题总报告,作好结题准备并结题。 |
完成课题总报告,编写论文辑、案例辑。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总报告 1份 2、研究报告集 1份 3、课题论文集 1份 4、课堂实录集 1册 5、教学个案集 1册 6、学生科学探究素质集 1份 |
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师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掌握资源开发的途径,更坚定地做好学生的领路者。 |
本课题所有成员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 |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金坛市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建立“小课题长作业”活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