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欢乐游戏,快乐集体
欢乐游戏 快乐集体
李海燕
游戏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形式,人们通过游戏调节身心、益智健体。少年儿童更是爱做游戏,善做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将游戏活动融入学校素质教育,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功能,这是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从1999年开始,我校针对游戏活动的组织、设计、内容、形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校园的设施功能,教师的参与特征,班队的组织作用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欢欢乐乐游戏节,上上下下齐参与的可喜局面。 班队组织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游戏活动开展中的重要力量。通过游戏活动促进了队员自立、自强和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进一步强化了中队的组织功能,使班队的活动内容不断丰富,队员的活动、设计、组织等实践能力不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形成、巩固。从班队活动角度来讲,我校开展的游戏活动已经具备以下几大功能: 一、丰富队员的集体生活 游戏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队员的校园生活,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游戏的种类丰富,有“变形虫”、“领航”、“小红帽找家家”、“抢占阵地”、“棍棒接力”、“龟兔赛跑”、“齐心协力”……这些游戏既适合低年级小朋友活动,又可以让中高年级的队员自由选择。其次,游戏的活动形式多样,有室外游戏,如“无人夹球”、“橡筋游戏”、“夹竹竿”……,也有室内游戏,如“挑战冠军”、“数青蛙”、“数字接龙”……,还有的游戏因为简单易行,富有趣味而被队员广泛用于课间休息,用于校外阵地。假期中,同学们开展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不仅仅局限在社区搞活动,去公园游玩,为里弄打扫卫生等常见的活动,又增添了一项他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同学利用有限的空间,做各种有趣的游戏,还用一句一句生动、优美的语句,纪录他们玩的体会,玩的过程,玩的……开学了,各小队汇报交流,大家争先恐后发言,场面十分热烈。通过交流,同学们又学会了许多游戏,如“猜包小游戏”、“猜猜我是谁”、“乒乓擂台赛”等等,这些游戏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多样性吸引了队员的积极参与,使广大队员逐渐喜欢起这一特殊的校园文化。特别是随着教师的共同参与,与他们一起编游戏,玩游戏,编辑游戏集锦。随着队员自己设计的游戏被班级和学校采纳,队员们开展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同学们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课间活动的秩序也变得井井有条,大喊大叫的现象少了,奔跑\打闹的现象没有了,校园内的游戏天地更广了。到处呈现出一派大家做游戏,师生共欢乐的景象. 二、增强了队员的互助精神 如果班主任平时只是把“互帮互助”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队员们是难以真正理解的,也无法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而通过游戏的开展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游戏活动往往是一项集体项目,缺乏“互帮互助”的精神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抢占阵地”这个游戏,要在长3米,宽2米的垫子上站四十几位同学,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同学们的“互帮互助”,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紧紧地抱在一起,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最终全部稳稳地抢占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 互帮互助精神还体现在如何面对失败上,失败中更需要队员们的互相鼓励,这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在午会课上,当做完“数字擂台赛”这个游戏时,有一个小队输了,队员们都责怪同伴没有把握好机会,我耐心地教育他们,使他们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争取在下一次游戏中获胜。果真队员们下课了,就凑在一起排数字,背数字,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使大家一起进步。 随着游戏节的开展,游戏作为一种新颖的载体进入班队教育活动中,班主任通过游戏活动引导队员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培养队员互助精神,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潜移默化培养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队员们变了,变得彬彬有礼了,变得更有“人情味”了,只要班级中一人有困难,大家都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生活在这温馨的集体中,更觉得温暖。 三、提高了队员的竞争意识 要适应今后的社会的发展,就应该从小培养队员的竞争意识,从班队活动的角度讲,许多方面却可以加强队员的竞争意识。而游戏节的活动为培养队员的竞争意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做“五人夹球”游戏中,我们班与五(2)班进行较量,队员们在一旁为做游戏的队员加油鼓劲,为他们取得胜利而欢呼,为他们的失败而感到惋惜,他们通过竞赛游戏逐渐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竞争,也懂得了“优胜劣汰”的真正的含义。 当我班决定参加“三星游戏擂台赛”这一活动时,全班同学达成统一共识:要在擂台赛上拿冠军。于是,同学们放弃了休息时间,自编各种游戏,然后经过集体讨论,选出最佳游戏。为了使游戏玩得更有趣,在比赛过程中玩得更精彩,大家决定动手做道具,有的同学从家里搬来了木料,有的同学拿来了可口可乐瓶,还有的同学拿来了彩带,甚至请来了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做出了一件件精致的游戏道具,使游戏在擂台赛上大放光彩,正由于同学的努力,又增强了竞争意识,使我班能在擂台赛上如愿以偿取得了冠军。 每一次集体游戏都有胜者,每一次比赛都有败者。胜利了,队员们会欢呼雀跃;失败了,队员们也会悄悄流泪。游戏的多次开展,使队员们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竞争体验,我注意引导队员们正确对待竞争结果,从而抓住游戏活动的每一次情感体验培养队员们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游戏活动开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参与游戏活动更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分享游戏带给人的快乐;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编游戏,提高同学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上课时,和同学一起谈谈做游戏的体会,做游戏的过程,做游戏器材的方法……再指导他们写下来,使他们玩中有所得;在开展的游戏节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玩“跳竹竿”的游戏,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按着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跳着,此时,我又觉得自己回到了童年,又年轻了许多。游戏活动的开展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缩短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在游戏方案的征集上。队员们开动脑筋,编出了许多他们喜爱做的游戏。例如“挑战冠军”这个游戏,队员利用一块乒乓板,一只乒乓球,就编出了锻炼队员平衡能力的游戏,之后班级掀起了一股“乒乓热”.又如,“数字擂台赛”这个游戏,队员自己创编、自己组织、自己落实、自己宣传,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为了取得成功,队员们还开动脑筋,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根据游戏的特征和队员的特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游戏的规则。
这个过程,既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队员实践能力的锻炼。同学们还利用一些不起眼的物品,自编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例如,用一根布条,就编出五、六个不同的游戏,有“切西瓜”,“老鼠咬尾巴”,“踩地雷”等形式多样的游戏,形成“一种物品,多种玩法”的自编游戏风格。 游戏活动的开展,为队员的全面发展和班队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游戏不是仅仅局限在玩玩跳跳,说说笑笑上,而是体现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培养能力,挖掘潜力,游戏的魅力就在这里,游戏的教育功能也在这里.。 欢乐游戏形成快乐集体,快乐集体孕育了健全的人才。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课题论文:学会自我锻炼,体验成功快乐
- 下一篇:课题论文:游戏也是一种学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