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于20034月通过江西省课题办评审立项。20044月~8月,课题组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学实验和正式研究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交流讨论,都比较深刻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论依据、基本内容、重难点、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等。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它主要是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提炼出来的。研究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难点是开放性教学的评价机制。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地准确地把握和落实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并且较好地体现在教学、教研的实际工作中。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理论假设和实验论证,反思积累的提炼。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操作经验性教学论文等。  

   

20039月起,我们根据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一至四册的教学应用,采取边学习、边设计、边实验、边反复修改完善和分子课题、分阶段的方法开始了课题的研究工作。期间,我们主要针对《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组织了教学设计工作和教学评价办法的研究工作。20039月~20041月(第二阶段),共收到由各子课题组或各乡镇经反复应用修改,并精选推荐的教学设计共22篇(节),经课题组认真评审,共评出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共计14篇。另外,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制订了《永修县〈品德与生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将其下发至全县各乡镇小学,报送给九江市教研室。在试用中广泛征求修订建议,使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有效。  

   

这期间,课题组集中学习了3次,听研讨课10节,评选教学设计2次。各子课题组也同时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验课评课展示、论文撰写、教师岗位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课研活动,也取得了不少阶段性课研成果,这极大推进了我县(特别是各子课题组所在乡镇、学校)《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20042月至20057月,我们的课研工作在第二阶段(20039月~20041月)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了课研力度,更加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加强了课题组自身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对“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进行了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特别是在课题理论依据、课改的新理念方面提升了高度,提高了认识。因为有了第一阶段课研的经验,我们对课研的形式、方法、步骤,要求更加明确,操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更具有实效性。  

   

2.加强了课研队伍和实验基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研任务,经过认真地研究,课题组新增加了梅棠镇中心小学为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子课题组),这样,由课题开始研究时的五个子课题组(新城小学、建昌小学、虬津小学、八角岭小学、白槎小学)扩大成了六个子课题组,使课题研究的实验面更广,实验基地的代表性更强(梅棠镇属于我县比较偏远的山区)。实验成果更具有普及意义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3.继续开展了常规课研工作。中心组始终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研形式,每个课研阶段(每个学期)集中学习3次(每学期初一次,期中前后一次、期末一次);听课评课达到2次以上;其他省、市开展的相关的培训、研究活动,课题组骨干成员都必须参加。同时要求各个子课题组(以县城两所小学和四个乡镇为单位)每阶段必须组织3次以上的研究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包括子课题组骨干成员)必须坚持“五个一”的课研标准(每个学期写一个教学设计、写一篇相关的论文、上一堂公开课,帮带一名同科教师、记一万字的学习笔记或学习心得)。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实验为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的教材研究、评价研究,并且兼顾到城、镇、农村学生的不同教学条件。  

   

4.以教学设计为主,积极开展新课程优质课赛课活动。在全县掀起“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教研热潮。20044月底,在全县各片区预赛的基础上,在县新城小学举行了“永修县《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决赛。新城小学李兰老师(子课题组骨干)执教《风儿吹呀吹》荣获第一名,建昌小学赵晓燕、八角岭小学方清分别获第二、三名,梅棠小学、三角小学、马口小学的老师分别获三等奖。200411月,我县新城小学李兰老师参加九江市《品德与生活》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李兰、宋健妹、高爽等几位老师先后为全县同科教师上了《品德与社会》展示课。赛课成绩的取得,得力于课题研究,证明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是有实效的。  

   

5.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材、教法的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两年多时间,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成效。我们课题组共撰写教学设计120篇,其中优秀设计40余篇;撰写论文共190余篇,其中评优获奖的30多篇,10多万字,撰写优秀教案50余篇。在所撰写的本课题教学论文中,在国家级获奖或发表了3篇,获省级二、三等奖的共6篇,获市级一、二、三等奖23篇,获县级奖和发表的共80多篇。与此同时,本课题组还对人教社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各册教材,围绕实际应用和不同区域条件下的适用性等方面,提出了近万字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得到了人教社教材编写专家的极力好评。20056月,本课题组成员王荣华、李乐平二位老师应邀参加了人教社《品德与生活》教材光盘开发研讨会,并参与了有关课题的光盘脚本设计工作。2005年暑期,本课题组成员李乐平同志应邀参加了人教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使用的培训工作和江西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法培训会(会上作了“落实新理念,提高实效性”的专题讲座)。先后到湖南、安徽、河北等地开展了教材教法培训工作,受到了参加培训教师们的好评。  

   

6.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教材教法培训和相关的研讨活动( 20041218 21日,参加江西省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共6人; 2005710 12日,参加省级培训的课题组成员2人;200411月,参加九江市培训的课题组成员有18人),并开展了县级、乡镇级的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  

   

7.按统一要求整理了课研工作的过程性材料。有课研计划(含阶段性计划、子课题计划)32份,课研工作总结(含阶段性总结)30份;《优秀教学设计汇编》一本,《优秀论文汇编》一本;获奖证书50余份,申报材料、结题报告各1份;其他材料(教学课件、录音录像光盘、各种培训通知、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若干份。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出发点是紧跟课改形势,实施好新课程,落实好新理念,努力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在课研过程中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使广大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  

   

“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 课题研究在有关专家指导和全体课研成员的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我们对此项工作是比较自信,也比较满意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准备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继续研究《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教研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相关研究。  

   

“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组    

永修县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