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研究”阶段总结

“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研究”阶段总结  

   

为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使本学科的新教材实验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格,广大实验教师认为,只有建立合理、科学、务实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使课改实验工作有成效、有实效,通过评价,进一步验证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我区课改专家组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并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申报立了项”,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品德与生活》学科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阶段  

   

20043月,红塔区教科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改专家指导组开始酝酿选择提高本学科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并组织成立了“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研究”的课题组。20044月,填写了课题申请书,并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学研究所)申报研究课题。  

   

得到批准之后,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价值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改专家指导组先后集中了四次,认真分析我区实际,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制订了相关的学生、教师、家长问卷,了 解 老师、学生家长对本学科的认识、学习中的问题,学习后的效果。我们抽取区直属实验学校(三小)的30位学生进行问卷,问卷结果显示,一年级喜欢本学科的同学有27人占90%;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表扬的20人,占66.7%,受到同学表扬的15人,占50%,受到家里人表扬的21人,占70%;受到伙伴表扬的11人,占36.7%,学生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开展的一些活动的有29人,占96.7%,不喜欢参加的1人,占3.3%;学生在家里感受到父母爱的有30人,占100%;会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3人,占76.7%,不会讲的7人,占23%,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1人,占70%,偶尔会的6人,占20%  

   

同样,我校也抽取了二年级的3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品德学科的同学有19人,占63.3%,很喜欢上《品德与生活》学科的24人,占80%;一般喜欢的同学4人,占13.3%,上《品德与生活》学科会得到老师表扬的16人,占53.3%;得到同学表扬的13人,占43.3%;受到家里人表扬的19人,占63.3%;受到小伙伴表扬的7人,占23.3%;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展的活动的29人,占96.7%;不愿意参加的1人,占3.3%;在家里能感受到家人的爱的29人,占96.7%;不能的1人,占3.3%;会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8人,占93.3%;不会的2人,占6.7%;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4人,占80%;不会的6人,占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说明,《品德与生活》这一新的综合型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本学科的设计理念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去体验、去感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快乐的,充满生机的、因而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家长也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实践证明,这门新课程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  

   

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是:新教材的封面设计精美,内容赏心悦目,对教师的要求高,要上好本学科难度很大。通过2年多的实验,本教材能较好地引领学生成长,学生的活动多起来了,学生的头抬起来了,学生的手举起来了,老师、家长明显地感到学生进步了,能干了,快乐了!如果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确定了实验的方案  

   

第一,实验的领导小组、市区教科所的专家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一起进行实验研究。  

   

第二,确定实验的步骤和具体内容。  

   

第三,立足玉溪红塔区的现实,确定实验的学校、城区和农村相结合。城区为三小,乡镇学校为北城中心小学和小石桥中心小学。  

   

三、实验、实施阶段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评价目的同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同样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才有实效性。  

   

我区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我区实际,以课堂教学的评价为主渠道,制定了一上、二上的《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手册,评价内容集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为一体,完成一个主题活动评价一次,体现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有家长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了多元化评价的特点;评价结果重趣味性,用“小星星”“小苹果”“小奖状”“小红花”“小蝴蝶”, 图文并茂,便于操作。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奖励评价,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爱表扬,爱表现的愿望。  

   

两年多的实验证明,这种过程性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学习小主人的意识,养成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习惯。学期末有一个期末的评价。也是家长、学生、教师的共同的评价,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四、对实验的教师进行使用手册和进行教学评价的培训  

   

为了使教学和课题实验工作取得实效,课题专家指导组加大了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的培训,主要是课程标准的培训,和针对课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如何进行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学的培训。主要专题是:  

   

第一,如何在课堂教学适时的进行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三,如何在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阶段性评价。  

   

培训的主要方式有:  

   

第一,教师巡回讲课,骨干教师巡回到各个乡镇讲课和学校进行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课程表如下:  

   

时间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评课教师  

   

20059  

 杨翠英  

 品德与社会三上《我是谁》《换个角度想一想》  

 朱顺武、谢云芬  

   

   

   

胡梅芳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张云霞  

 《庆祝国庆》  

   

   

   

第二,专题讲座,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如何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以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专题讲座安排表:  

   

时间  

 地点  

 内容  

    

   

20053  

 三小  

 一节好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  

 朱顺武  

   

20055  

 大营街  

 如何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开展好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谢云芬  

   

20056  

 研和  

 如何结合我区情况使用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代江云  

   

   

   

通过培训教师一起探索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些问题,引起教师的关注。引起教师的研究,共同探究在评价中的问题。  

   

五、对实验学校进行指导调研  

   

在实验的过程中,课题指导组多次到实验学校进行调研,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深入学校听课;进行问卷调查;听教师使用手册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进行指导;对手册的使用做示范。  

   

六、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的教学竞赛和教学论文评比  

   

(一)在全区开展教学竞赛  

   

在全区开展教学竞赛,把如何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作为评价的方面权重加大。全区每个乡镇的教师都参与的教学竞赛,又选出优秀的教师进行决赛。  

   

(二)在全区开展教学评价的论文竞赛  

   

同时在全区开展了撰写“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专题论文,课题组进行了论文的评比。以此进一步推动课题的研究。共收到论文40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5篇。  

   

七、对使用评价手册情况进行意见的收集和整理  

   

(一)教师的心得体会  

   

 1.手册实用性强,可操作性  

   

 2.对课堂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3.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4.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我评价)  

   

 5.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学校研究小结  

   

 1.对学校实施品德与生活学科的评价方面有突破  

   

 2.评价手册解决了在评价方面存在的“知行脱节”的主要问题  

   

 3.对其他学科和工作的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八、实验地主要成果  

   

(一)评价守则  

   

(二)教师论文  

   

(三)发现问题  

   

 1.教学评价有一定研究,更多是没有系统性  

   

 2.社会、学校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评价重视不够  

   

红塔区“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研究”课题组      

  20051215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