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____陶赖昭镇深井小学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81年在全国开设小学品德课以来,在教材、教法的建设和改革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进行构思,加强了教育的基础性,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层次性,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品德发展的全面性,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知行脱节”“道德两面人”现象较为严重。探究小学品德课程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总是把道德品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脱离开来,在教材编排上,以道德知识的逻辑来呈现体例,过于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轻视道德行为与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和机械的行为训练,在这种模式影响下的小学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

马克思指出:“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生活也是一体的,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这种理念已在教育界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品德与生活课程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品德

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新理念告诉我们: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在相应的开放的“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师生角色观等配套新理念的支撑下,不仅揭开了德育实效性差的面纱,更为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课。其主要目的是: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品德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首要特征,我们进行“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是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的。构建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探索和践行,关注个体在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关注个体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积累。引导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人,不断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育的目的不仅立足于建构儿童的未来生活,更关注儿童本身的生活。教育不仅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使儿童不断地实现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的探索将努力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快乐、积

极、有意义的学习生活情境,促进儿童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鲁洁教授在2001年8月27日课标组会上曾提出:“以往无论什么课程都要努力建构一种科学体系,这种体系是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的,是严密的。但在科学上站得住脚的体系,却经常与儿童的生活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生活中是感受不到的,儿童找不到感觉,体验不到 ,也用不到。这样的内容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虽有一定意义,但对其人格的发展是意义不大的。如果学习没有意义,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国内德育内容的远、大、空,以及在教材的编排上过于求全(即德育目标面面俱到,不切合实际),太刻意于按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来构建德育内容等原因,造成了在实践中,德育实效性、针对性差,在检测德育目标达成度时,德育实践中“知行脱节”,“道德两面人”现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话题。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品德学科教学的教师,我也试图寻找一条解决的途径,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在探索中,我发现,这个问题不仅仅困扰着中国人,同时也是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问题。国际上人们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卢梭、杜威、哈贝马斯、中国的陶行知,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是指导我们今天进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是创造性活动的可能场所,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都超不出生活世界的领域。所以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改革在思品教学中贯穿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有

涉及,但是对于在课堂中如何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较少。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本身。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在充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与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与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在各自熟悉的情境中领悟品德课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既是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着重强调了生活的教育意义。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即“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3、德育课程从何而来?学生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何而来?从人的生活中来。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马克思)。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儿童的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新课程新教材为回归生活提供了可能,教师和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才会亲近生活,才能负责任、有创意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5、鲁洁教授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还指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可见,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道德学习,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

6、《品德与生活》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贴近儿童生活,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引领儿童过有道德体验的生活为教育的理念。

7、《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多想想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同学们的生活引向健康、积极、快乐的理想境界中去。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1、研究内容

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策略的研究。

2、研究方法:拟用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进行实验。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习、收集国内外有关理论和资料,初步拟订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第二阶段:实施、调整、反思

1、教材内容中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环节进行审视,积累课例进行分析。

2、在《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建立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框架。

3、组织教师进行对《新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在《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与结症进行重点性突破性研究。

4、教学中建立、收集有价值地教学案例,边教学、边评价、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研究将先进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的中介技术。

第三阶段:课题组内成员交流教学实践感受,整理资料,整理典型教学设计,总结出小学品德课有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的基本操作模式。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

课题负责人:江尊孝 组员:乔晓丽 袁晓东 八、经费估算

1、课题组成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所需的有关开支 元。

2、课题组成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所需的有关开支 元。

3、各种学习材料收集、汇编,教学软件添置,课件制作等所需费用预计 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