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张楼小学洪继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把儿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剥离开来,讲空洞的道理多,树远离学生生活时代的高大形象多。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品德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表现为:①德育目标设定虚空,对德育价值认识论的狭隘和功利,对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尊重及感召力,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②片面强调德育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和防范,单纯地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接收者,普遍采用说教、灌输、强制执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③片面强调道德义务、责任,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德育过程中,往往“禁止”、“防堵”,甚至“管、卡、压”,学生受到许多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④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缺乏创造性。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化,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重视不够,工作缺乏探索和创新。⑤忽视家庭、社会环境的重要地位,片面强调学校教育。学生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适应或相反,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疑惑,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而本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也就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品德与生活教材源于儿童生活的特点,创设跟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因此,我们提出《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主要课堂组织形式是以活动板块推进。”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设置了“活动课”专栏,有“调查”“ 参观”“ 实况模拟”“ 游戏”“ 主题班会”等,它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由此可见,它又是一种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此处的“活动型”涵义体现为:第一、本课程以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是通过儿童的实践活动完成的。第二、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第三、本课程的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体现为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交往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等。因此,开展品德与社会的活动课教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研究,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使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良好道德性的一代新人。

2.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教学的策略,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提供教学经验。

3.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热爱,并通过组织和参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活动使其形成一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社会性得到提高。

4.促使教师观念的转变,在学习和研究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以国家的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要求为依据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必需的生活技能等。

2、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

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点。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基石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有关教育理念的融合,信息为经济服务,同时信息也为教育服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教育观念不断被冲击,教育必须与信息相结合,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而多元化智能理论将在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人,各自的智能又是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应立足于赏识教育,个性化教育,主动发展的教育。在教育中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智能为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4、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叶圣陶的生活本位教育理论为依据。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陶行知

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由于不以生活为本位,所以不讲当前受用,读了植物学,可以不辨荞麦,读了生理卫生,可以绝无卫生习惯,……

-----——叶圣陶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活动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新课标的要求是“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因此,仅仅一本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要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更多地将教学时间放在活动中,努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情景,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追寻一种真实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过程,积累知识,养成好的习惯,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很多教师是把重点划一划、把道理讲一讲,很多学生是把要点背一背、把练习做一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这既是教育教学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的问题,也是对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

根据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的目的往往是帮助学生取得一个优异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也往往从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出发,只是把所谓的“重点”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记忆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这种观念远远偏离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开展,能够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根本意义和社会价值。要让教师明白,记住课本里的要点不是目的,让学生理解课本里蕴含的道理,并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的发展,这才是根本目的。

2.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问题

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价值和开设的目的,把握教学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

3.品德与社会活动课课堂结构、优化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完善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五、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就在于为人的自主性奠定基础,生活资源的开发,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自我计划,自主地观察、操作、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儿童的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主要是通过其自主的活动来实现,为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代小学生独立意识强,善于独立思考,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求真求是的观念强,不盲从,思路开阔,敢想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容易接受新观点。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体验.就必须转变旧观念,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针对性原则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要善于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教育。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所受的教育存在着差异。因此,提供的课程资源应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从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创设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的灵活度、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心灵的内化过程.

3.开放性原则

《品德与社会}》挖掘课程资源的内容应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开放的,不是追求惟一的答案或标准结论,重视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促进课程改革。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组织实验老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落实课程的理念,推进我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发挥我校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带头人的优势作用。以点带面,带动牡丹区小学的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建设一支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实现德育渠道的多元化。形成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和德育实践的自主意识,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1.研究的基本形式

以组织课题的专题研讨(开题、中期、结题研讨会)、课题调研,区域性(子课题互动)交流的形式,本课题以行为研究、实验法为主,并结合调查法、分析、总结提升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

2.研究的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16.1----2016.3)

(1)申报制定课题方案;

(2)落实课题研究的任务,;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操作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4----2016.9)

(1)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根据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2)组织各类的研究活动,推动实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3)对实施过程中某些有价值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探究性的论文;

(4)召开中期研讨会:以观摩研讨课、交流课题实验文章、课题中期实验成果等活动推进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2016.10-----2016.12)

(1)课题进行实验总结、撰写论文;

(2)归纳分析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3)做好各项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

八、预期成果展示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有关论文、课堂随笔、优秀案例、课件展示)

3.课题研究中学生、老师综合成果展示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张楼小学洪继民

2016年1月,我校经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总课题组承担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课题研究,至今已研究近一年,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敢于实践,积极探索,采用行动研究等主要研究方法,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做出了一定的、有效地探索,总结出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方式、方法,为更清晰的反映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使该项课题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先将该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

过去,小学思想品德课一直存在着“三有三无”的现象,即:有课程无专任教师;有教材无教学评价;有课内学习无课外拓展。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只是校长、教师纸上挥笔而论。因此,思想品德课名副其实地被人们称之为是可有可无的搭头课。

2003年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吹入了校园。新课程指出:“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空间。要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引下,我校对《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也曾进行了一些探索,基本上解决了无专任教师,无检测方法和无课外拓展的一些问题,但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还缺乏一定理论性和系统性,在研究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上,忽视教学策略在教学第一线的实际应用研究;其次,过多偏重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集中于微观层次的研究,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再次,这些研究教学策略时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只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而缺乏对学生的考虑。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知识水平与生活实际、小学生道德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自身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达到整体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要构建《品德与社会》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初衷。因而,我们拟订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我们觉得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准,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界定

1、本项课题是以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为研究范围;

2、“教学策略”,是指在确定整个小学品德课程的目标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从而形成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

3、“有效课堂”,这里主要是指小学品德教学在新课标及其有效教学意义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真实的师生互动过程。

三、理论依据

①.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修养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思想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 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而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本来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它不是抽象的理论活动,而是在观察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离开了活动,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教育既是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活动过程。教育过程引入活动成分,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需,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须。

③ 资源整合理论

“整合”既准确表述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整合——是将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力,使之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教育只有当各种教育的影响力都统一方向,形成一个整体的强大合力的时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A、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2、在理论上研究学习理想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形成与教学活动相匹配的策略和行动框架。

3、构建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符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理想课堂教学策略。

4、加强学科与活动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适合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德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5、引导教师树立整体考虑和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B、研究内容

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特定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而采取的行动方式。该课题鼓励教师多角度地从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过程、练习设计三方面探索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1、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2、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策略。

3、探讨并构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理想课堂教学策略。如:开放式教学策略,活动化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整合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等等。

⑴ 开放式教学策略是指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开放式教学策略使教学的全过程呈现动态发展、开放变化。因为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他们不仅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社会的影响。”

⑵ 对话式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⑶ 活动化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很重要,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⑷ 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探究过程拓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⑸ 反刍式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反思不足所造成的遗憾并在同伴互助下寻找弥补的措施。它是以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有所改变,有所提升,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为特征的专业素养,为自己的每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活动,找到所为的理由或目的,并能用各种理论加以解释或论证。

⑹ 整合式教学策略是指利用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集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自主性、主动性、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上网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观察、想象、鉴赏、判断的能力等。

五、研究价值与成果

A、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修养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同时还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思想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理论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构想、归纳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值得深入和推广的思品课堂教学策略:如开放式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活动化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反刍式教学策略,整合型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让我们的老师在对待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思品教材不同,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求学特点的不同,在思品课“认识平台”“情感体验”“实践活动”三个模块中如何合理利用做了一些有效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出了思品课堂很实用的教学策略:自我指导策略,讲解策略,有效提问策略,角色体验策略,情境设置策略,榜样策略,评价式策略。特别是“榜样策略”,我们又发现可分为“教师榜样”“学生榜样”“自我榜样”等几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这些教学策略的构建极大的丰富了新课标的有关理论,为怎样抓好小学品德教学指明了方向。

2、实践价值:

⑴、《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体系得以创新。

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上,教师成了学生朋友式的长者,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原则上,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学生看书、质疑、讨论、答辩,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允许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完成不同质与量的作业。在教学评价上,对个体评价不搞统一标准,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集体评价上一般不作横向比较。评价既看结果,更重过程、重表现;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同学和家长组成了多元的评价主体。教学中,动态生成理念、对话理念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们感到沉睡的潜能被唤醒了,封存的记忆被激活了,幽闭的心智被开启了,囚禁的情愫被放飞了。

⑵、学生学习方式得以优化。

学生们通过《品德与社会》理想课堂增强了主体意识,优化了学习方式,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积淀,提高了学习质量。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就个人发展而言,学生普遍注重社会基本技能的夯实,自我价值的发现,个人潜能的发掘,个性特长的发展,主体力量的发挥;普遍具有“勤学、多思考、乐学、善问”的优良学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他们兴趣广、能力强、后劲足。

B、研究成果:

1、构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⑴、开放式教学基本模式:其主要策略总结为:教材引领——信息融合——家校互动——社会影响;

我们实验小组曾根据《家乡的风味小吃》这样一堂课,灵活地用了“开放式教学”这样的模式,我们让学生认真读了教材,谈了对教材中所涉及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利用一切可能收集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做了分工,有的专门到超市收集菏泽出名的小吃,有的去菏泽城中地方特产专卖铺收集我们地方的小吃,有的到年长的长辈那里收集他们记忆中的小吃,有的去夜市摊点中查找小吃的信息,有的网上寻找……这样通过教材的引领,我们找到来学习的方向,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到了很多的讯息。此时,信息的综合给我们打开了丰富的地方资源的大门,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我们又推出了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自己动手做一样家里面最拿手的菏泽小吃,先在家里向长辈学习,学会制作方法,然后在我们课堂里陈述方法,挑选我们最想尝尝的小吃尽可能地在课堂里面现做出来。然后布置家庭作业:亲手做一份小吃,送给左邻右舍和自己的亲戚朋友吃。这样学生不仅仅知道了我们家乡有些什么样的风味小吃,而且还知道怎么做风味小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仅让自己品尝到了小吃的风味,更品尝到了劳动的滋味,最难能可贵的是还知道分享劳动是一件让人感觉很快乐的事情。这样的模式,让我们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⑵、对话式教学基本模式:其主要策略:牵引——合作——探究;

这种教学模式在有些教材的使用中是很实用的。我们曾经设计了这样一堂课。《将心比心心更宽》这篇教材,是教育孩子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和人相处即教育孩子自我成长的教材。为了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得到情感体会,真正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我们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先让学生说说班上人缘最好的人,然后让大家分析他人缘好的原因。孩子们自然就会体会到这个同学最大优点就是心胸宽广。然后让学生仔细想想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情,让他仔细体会一下不愉快的原因,然后尝试着用笔写下最想说的话,道歉也好,责怪也好,话不要太多,三五句即可。接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想说的那个人,看看有什么收获。结果孩子发现,很多积郁着情绪在几句真诚的话面前竟然烟消云散,孩子们感觉到了宽容原来不是那么难做,心地宽广原来可以给人带来这么愉悦的体会。然后根据课文中的材料,设计了几组需要心底宽广的实例,让学生再仔细体会怀着一颗宽广的心做人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最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自己做人心地宽广的时候,你是否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我们来一个师生答记者问。老师和学生可以角色互换地针对自己生活中很多不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张楼小学洪继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至今已研究近一年,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敢于实践,积极探索,采用行动研究等主要研究方法,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与生社会”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做出了一定的、有效地探索,总结出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方式、方法,为更清晰的反映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使该项课题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先将该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做出了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学生欠缺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够大胆质疑问难,不够大胆标新立异。我们感到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试图通过开展《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改变我校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提高广大教师的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使小学品德教学活动更具实效。

2、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课,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里,我对小学品德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确定授课的实际内容,恰当选择课型,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研讨课。开展了以“周周有好课”。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品德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有效策略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有效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

3、引导学生参与品德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应用实践活动分认识阶段的应用实践和探索阶段的应用实践两种形式。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交流、研究,确定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主要是认识阶段的应用实践,而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应大力开展探索阶段的应用实践。如低年级老师常平鱼

老师上的研讨课《早早起,上学去》,在自主参与,探究新知环节中,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活动。在作业设计环节中,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作息制度,编唱交通安全儿歌。中年级刘老师上的《我学会了》,在学生学习了新课后,能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收获,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有的说我学会了帮妈妈做家务,有的说我学会了怎样去帮助同学等等,将品德教学扩展到生活中,能在新课后深化探究成果,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大胆走出课堂,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和有效性。

A、研究方法:

本课题历时一年,根据不同的研究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准备阶段,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在研究探索阶段,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在总结推广阶段,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总结法,应用法,实践法。

B、研究过程:

依据课题设想,该课题周期为一年,即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止,共分三个阶段完成,各阶段将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2016.1——2016.3)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调查把握全校个班及周边学校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的思品课学习的有关情况。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等书籍。品德及其他教师自愿加入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并向县教育部门申报,并进行了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2016.4——2016.9)研究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围绕《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这一主题,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2016年8月、9月,我们围绕课题分别开展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探讨不同年级对于不同教材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召开课前的集体备课,确定目标,记录课堂信息,课后集体评课,总结得失,并请师训部有关领导、专家给予评课,同年7月,课题组长远赴济南参加思品课的观摩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借鉴前卫的教学方法,领悟新教材的教学特点。2016年5月,我们召开了参研人员的座谈会,总结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鼓励开发新的教学策略。这个月,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把过去总结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利用和探讨,并积极提倡开发新的教学策略。2016年7月中旬我们选派代表参加了全区德育风采的教研活动,省、市小学思品教学教育研究会、校际交流会。在每周的综合学科的教学研究日,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之前我们都会召开小组会议,商议有关的教学教研内容。

围绕课题,我们还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1)定期举行了“品德理想课堂沙龙”活动。

(2)定期开展了“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讲座”活动。

(3)定期举行了“品德理想课堂展示”等交流活动。

(4)举行了教师课堂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案例比赛,并择优向报刊社推荐。

(5)鼓励教师上网交流,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与名师对话,积极参与网上备课。许多年长的老师也积极投入到了论坛研讨之中。

(6)学校为各科室、年级组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杂志,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7)举行了“品德学科青年教师汇报课”“优秀教案评比”“说课竞赛”活动。

(8)聘请了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围绕“小学《品德与社会》理想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做一个理想的品德学科教师”等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度对话。

第三阶段(2016.10——2016.12)总结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中,我们重点做开展了以下工作:

1、收集整理了教学经验、论文并编写了《实验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集》

2、研究小组教师整理了所写教案,开展教案设计选优。

3、研究小组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教学围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写出了反思录;学生围绕“我喜欢的品德课”写出了学习体会。

5、课题主持者写出了结题报告。

第四阶段(2016.10——2016.12)经验推广应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进一步总结教师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学生学习品德课的体会;进一步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善《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及论文资料,完善研究资料储存库的建设,向周边学校及各乡镇学校推广“品德课实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及经验。将主件材料送县教研部门参评备案。

二、构建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整合的实践模式

模式的基本构想是: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活动:提出问题激发矛盾点拨引导知道行动

体验:感知教材活动释疑讨论交流实践延伸

内化:产生矛盾体验感悟反馈矫正巩固提高

教师教学方式不断得以改进。纵观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研讨、反思、交流的历程,我们感到,就教师成长而言,我们形成了“厚实积淀——同伴互助——平台锻造——持续发展”的氛围或成长途径。教师的成长与课题研究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品德课教育观念,变革品德课教学方式,改善品德课教学行为,实现了品德课专业水平的提高。

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品德未必就能在课堂上生成,也许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效果,而且每个学生都具有复杂性,学生这方面表现得好,可能另一方面表现就不尽如人意。比如,他在学校表现好,而在家庭、社会上却办不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可持续性。

1、多元性

评价方式不应知识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可以多形式评价,如短语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竞赛评价等,还可以通过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测、评估。注意突出课程评价的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品德生成与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意识。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2.可持续性

一节课结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能也到此结束,参考到学生品德养成的长期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有持续性,在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中,教师可以继续运用多远的评价方式、多远的评价层面重新评价学生,以达到对学生全面的、动态的综合评价效果。

三、拓展了模式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⑴、利用学校网站推广研究成果。我们把研究构想及教师研究成果,上传到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网站上,得到了众多的家长,县内外教育同仁及社会的关注与高度赞许。

县内有一位姓张的教师在阅览我们学校的网站上的思品课题资料后,表示由衷的敬佩,他在网上留下了这样的帖子:我是一位乡村教师,任教了小学品德课程,在实验学校的网站上,我学到了在课本、附带资料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总结出了品德课教学策略,特别是“对话式”和“活动式”教学策略我很感兴趣,我加以运用,效果真的不错,在学校,我多次为其他老师上示范课,介绍品德课教学经验。像这样在网上留言,直接到学校学习的老师初略统计有近50余人次。

⑵、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家长会上,许多家长为学校利用“课堂教学与生活整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培养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品德,表示由衷的赞叹。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这样说道:我的孩子原来文明、卫生习惯差,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自从聂老师开展一些文明、礼貌的教育活动以来以来,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家里不仅积极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搞卫生,而且文明、礼貌多了。

⑶得到了学生的赞扬。有一位已毕业两年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郭老师,感谢您在教学中对我的鼓励,您说我如果改掉了不爱护坏境,不团结友爱的毛病,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我努力按照你的做了,现在我真的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三好学生。上学期学校还给我发了大红花呢。”

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赞叹。近两年来,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评价”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满意度都达100%。这其中,也有品德课教学的功劳呀。此外,学校还把关爱生命、健康成长、关心他人、树立理想等品德教育内容,编织成文娱节目,在学校,在社区进行表演,去年我们编排的 “七彩阳光”节目,还代表社区在全县参赛,获得了一等奖。

四、研究体会与思考

A、主要研究体会:

1、领导重视是抓好教育科研的关键。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桃源县实验学校的领导始终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使得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开展;

2、研究条件是抓好教育科研的保障。几年来,学校为课题组共开支了课题经费,主要用于老师培训、参加活动、资料建设等,同时,学校还添置了多媒体等设施,兴建了学校网站,为抓好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科研氛围是抓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学校在一大批热心教育科研的老师的带动下,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4、积极探索是抓好课题研究的根本。学校课题组成员善于观察,潜心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题组成员的一个个小专题的探讨,汇聚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理想课堂教学研究》的大课题。

B、研究思考: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说的思品课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还有三至六年级的《生命与健康》。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的东西更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有生物、电子、历史、艺术、风土人情、人际交往……诸多内容,庞杂繁复,故而课堂教学形式更是要求灵活多变,课堂教学策略更是“因材施教”。对执教老师要求更高,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信息收集,还得有很强的教材处理和发掘能力,灵活处理利用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某种角度说,这门学科比数学和语文也许更难教。因为它没有可以借鉴的课题模式,没有现存的教案可以参考。所以导致我们有些老师因嫌麻烦而比较懈怠,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付课题组的检查就认真来教,否则就流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不能说我们老师“敷衍塞责”,而是这门看似不重要的“副科”,还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应付的学科。

因此,我们需要的思品课,就是让学生形成好的思想品德的主要基地,但是,就其学科的内容来看,它的内涵就大大增加了,如果把一所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形成仅仅寄托在每周的一、两节思品课,这就是大错特错,所以当我们的实验开展起来时,学校和老师不要把思品课堂实验当初一个学校学生品行“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是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当然不可否认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有促进作用,但不能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识中还是应该客观公正的地看思品课的功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