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工作小结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工作小结
  
  我校把“教科研育师、教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发展途径之一,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自2012年申报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来,严格按照制订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与步骤,科学有序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也得到了各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方专家的精心指导,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规范、扎实、有效,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研究初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效,同时课题研究活动也为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促进与提高。
  
  一、已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
  
  1、成立了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
  
  2、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情况拟订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3、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了有关理论,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4、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聘请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初步拟订学校课题研究具的体内容和途径方法。
  
  5、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
  
  6、各年段实验教师依照方案进行课堂信息技术运用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拟定了实验方案、实验计划。7、请专家指导和研究组老师讨论制定了信息技术运用课堂的教学体系。
  
  8、开展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的研究,并填写了实验记录表。
  
  9、组织了研讨课和片区实验校课例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实验研究。
  
  10、组织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优秀教学设计,建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资料库。
  
  11、撰写了阶段性实验小结和研究论文。
  
  12、组织了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
  
  二、研究的内容:
  
  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2、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组成及分类。
  
  3、开展校本行动研究,查找与分析各学科中无效或低效得课堂教学行为及形成的原因。
  
  4、提出各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策略与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调查研究法: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学校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活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等对教学的有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3、行动研究法: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再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完成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各学科有效课堂策略的研究,寻求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教学对策。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教学实践提供的材料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探讨新课程理念在课题教学中的运用。
  
  四、收获与成效:
  
  自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的各学科教学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研究,创新了课堂教学方法,得到了一些收获与成效:
  
  (一)教学创新,课堂更灵动更有效。
  
  1、主题型教学方法
  
  主题型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收集、整理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学习、评价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法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因为主题可以是人文学科的,也可以是自然科学;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方面的;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如影视欣赏);可以是比较异同的,也可以是单纯求同或单纯求异的;同时主题可以来自教材规定(提供)、教师规定(提供)或由学生自己选定。如语文学科中“中国的世界遗产”一组课文的教学,如果组织学生到网络教室进行上课,围绕某一主题,搜索“世界遗产”,不到1分钟时间,就可以查到上千条有关“世界遗产”的信息,有图有文,让学生大开眼界,对课文的兴趣与理解也一下同时提升。比如教学《颐和园》时,通过清晰的“颐和园”照片,使学生对颐和园的方位与景物有了直观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让图文结合,让静变动,这自然比单纯的文字分析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合作交流型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型教学方法指的是以分工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
  
  科学教师常利用竞争式学习、协同式学习、伙伴式学习、角色扮演式学习等四种基本合作学习模式和人机协作、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等三种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竞争能力与协作能力,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以满足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
  
  3、自主探究型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点拨,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展示型教学方法
  
  展示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展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入手,使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教学方法。
  
  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阅读课”,是根据课标的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组织形态以及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它有别于传统的书本文字阅读,它除了一般的文字阅读外,还具有超文本的阅读,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影片等,它比传统的文本阅读更快捷、更丰富、更精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从学生角度来看,多种媒体参与教学,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从教学的环境来说,信息源更加丰富,信息传输更快捷;从信息的显示形态来说,图文并茂,精彩生动,具有丰富的感知材料,极易产生意境。这些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形式多样,让教学与学习更轻松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语文实验教师的不断摸索,我们已总结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课的几种学习形式
  
  1、搜索浏览,搜集资料,这是学生进行预习的自主行为。
  
  2、利用网络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享学习成果。
  
  3、解决疑难,寻找问题答案。
  
  4、网络论谈,交流、探讨问题,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5、网上求助。通过校讯通、E-mail等方式,向老师、同学请教。
  
  (三)学习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1、现代教学技术操作技能显著提高
  
  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和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再加上学校领导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实验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师除了利用一般的课件上课以外,大部分老师都有愿望在网上或运用电子白板进行上课,会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能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媒体组织教学。
  
  2、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的研究,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检验、边提高、边推广辐射的方法,开展研究与实践,锻炼了一支观念在不断更新、作风严谨、技术较精湛、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技术管理与教学队伍。
  
  五、感悟与反思: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教得更轻松。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整合课程资源,着力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且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课堂教学多维互动(师生、生生、人机、群体等)局面的出现,通过师生多种感观的全方位参与,使学生个性发展得到张扬,教师教学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课堂也将更加生动活泼。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学得更扎实。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实现感知可视化、推理可视化、创意可视化、思维可视化、观念可视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实现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的主动化、学习结果的创新化。学生在声、形、色等感官刺激下,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体验,学习不但轻松而且扎实有效。
  
  虽然在开展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效,但反思我们的研究过程,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 我们的研究探究,目前还仅停留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还涉及很少。
  
  2、部分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还比较生硬,没有传统教法运用得流畅自如,问题出在教师的培训还不够到位,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提升。
  
  3、课件与教学设计思想的不相容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下载的课件、教学软件有的脱离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而一线的大多数教师由于技术上的难题,时间上的冲突,即使有很好的想法和设计,也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但是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竭尽全力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并使我们的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插上创新的翅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直观有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