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情趣化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年级情趣化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一轮课改要求每一位课程实施者改变陈旧的教育观,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校为了深化课改,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在县校两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校领导的有机组织下,经过一年的研究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以识字和发展语言同步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新教材写字量大大减少,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样设计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营造氛围、教给方法、转变观念是及其重要的。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讲:大脑的生长主要靠营养物质和外界信息的刺激。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而在各种外界信息的刺激中,识字阅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识字时,不但有声音对孩子听觉的刺激还有字形对视觉的刺激,这种音形的反复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应区就建立了声音和字形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越多越复杂,头脑就越来越聪明,越灵活,从而增强脑的机能,极有利于智力发展。从实践意义上来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在低年级段要“多认少写”。“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的视觉语言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它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即“思维流”,人钻研学问,考虑疑难,作出判断,认定对策,设计方案,签订条约,写文章和著书立说等都离不开它。所以识字给孩子们带来的益处有些是看不见的,或暂时看不见,但却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

    1.概念界定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的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学好语文就成为孩子们心理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一个良好基础,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要求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字词句准确的意思,与此同时,我们传统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课堂结构的改革探索。

    2.研究目标

   1)总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水平,深入探究识字教学规律,优化识字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培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2)具体目标:重视汉字与我国传统的书法活动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巨大影响,科学地开发大脑,提供多类型的思维材料组织儿童进行多类型的思维活动。①根据遗忘规律,加强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增加识字率。②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增加学生识字量。③引导学生会查字典,掌握运用字组词。通过理解词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④书法训练,规范书写格式,形成学生个性书写风格。

三、实验的原则

     1.情趣性原则:在实验中,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要求。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注意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学习。

2.自主性原则: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3.生活性原则: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识字教学时,既要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又要开发生活这个大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还要注意学以致用,将新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巩固。

4.创造性原则:识字写字动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通过比较法、联想法、游戏法、竞赛法、编写字型儿歌等,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新,寻找识字的捷径,摸索识字的规律,养成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学习求新求异形成定势。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调查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现状,从分析学生识字生情趣化的兴奋点出发,寻找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情趣化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情趣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情趣化作业等。

2、探寻保持学生情趣化识字的方法。当学生的情趣化识字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情趣化识字效果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竞赛、交流、游戏、广告用语等方法。

3、教会学生既科学又有情趣化的识字方法。

    4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

     1.激发兴趣、增强创新动力。

     2.引导发现,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六、 具体实施步骤

   (一)、第一次指导学生认识汉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汉字的第一印象。

   (二)、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巩固汉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要重视在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发扬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

   (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指导学生自创“识字乐园”、“识字百箱”等;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剪贴成册;或写成卡片装进识字箱,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

   (四)、开展“好书伴我读”,利用闲暇时间读书、读报、讲故事,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各种场合中,留意学生的复现,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

    七、研究方法和途径:

    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猜字谜、编顺口溜、形声字、部件组成等。教学中我有意将各种识字方法与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兴趣识字,以说促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教师要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识记生字。应设计多种趣味识字法,如:“编故事识字法”、“谜语识字法”、“编儿歌识字法”、“编顺口溜法”等等。例如编顺口溜记忆生字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方法。如果在识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编自记”可谓一举两得,既记住了字形,又训练了思维和说话能力。教学“蚊”字时学生自编的顺口溜是“语文书上一只虫”、“虫子飞进文具盒”;教学“灭”时,学生自编的顺口溜是“一根木头压住火”、“一盆水浇灭了火”。这些有趣的识字法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说了,对这些识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语言之门打开了,说的津津有味、形象生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快了学习的节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以说促识的良好效果。

    2、及早阅读,以读促识。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学生学习拼音的目的是识字,识字到了一定的数量才可以读书。这就是说,阅读要等扫清了文字障碍才可以进行。而这样一来,学生识的字不能很快地给他带来阅读的快感,识字变成了一种无趣的劳作,效果自然不会很好。所以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学完拼音后,就应该开始引导他们开始读书。先从拼读一句话开始,逐渐扩大到读一段话。学生从拼读中发现了,读书可以让他们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情,读书过程充满了无限的乐趣。由于多识字,实现了“尽早阅读”,提高了儿童朗读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大量阅读必定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内部语言发展,从而促进儿童智力是发展。同时,由于掌握了识字工具,儿童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其它功课的学习。如解答应用题,学生可以独立读题,独立思考,不但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多种多样,针对此课题的特点,准备以论文,调查问卷和课例等形式呈现。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

  (二)加强师资学习。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及课程标准的理论,深刻体会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教育理论,广泛收集、深入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法,为课堂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师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心得。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随时进行记录、整理、进行总结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进行落实,教师写出本课题的经验报告或实验报告。

  2 物质保障

    A、物质力量:

    学校配备了大量的图书、多媒体教室,各种活动室及电子音像系统、电子备课室等。

    B、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别的学校在识字方面好的经验方法。

    C 、外部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程度在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成为教育发展得以大趋势。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学生课外识字提供了必备的资源条件。

   (四)学生情况:

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一年级的学生记忆力特别强,经过幼儿园的学习与教育具备了识字的能力,不少学生已也有了观察、发现的习惯,并且已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十、实验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下的识字教学研究》  杜佳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3.《创新儿童识字教育凸现课改理念》  陈树民 《小学语文教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