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6CZC050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主持人:罗湘明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主要成员:熊礼杭、翟惠根、蔡民、桂金玉、彭志荣、唐小艳、张继定、吴智文、唐雪峰、蒋聘煌、周晓艺、龙艳姣、彭春平、黎勇军、蒋洁、全爱清、王海波、彭书武、钱华宁、曾筝、章静文、唐燕萍、高晓华、乐虹、艾玉坤、胡彩业

                 
《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1
、高职学院
高职学院,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面向高考录取,含公办与民办两种,学制主要有两年和三年制两种。
2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同舟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3
、研究与实践
研究与实践是指通过对高职学院和谐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其特点,从而找出高职学院和谐校园构建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寻求加强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方法,解决普遍性的问题的具体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从古代的蓬莱八仙的神话传说,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研究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学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1)
研究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职学院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列。当前教育事业中最突出的矛盾即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高职学院的综合实力,减缓现实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
研究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是建立在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只有发展了,才能谈得上和谐校园建设,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探索是和谐校园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责任。
   (3)
研究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理应在继承中求开拓,在开拓中求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
、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通过和谐校园思想原则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落实和合理运用,使学校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加强,形成宽松、和谐、进取、务实的工作、学习环境的氛围,使师生工作、学习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平安、舒适的校园环境。包括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寝室,环保的建筑材料,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安全、安宁、洁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师生爱护校园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2)
浓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校园以其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师生对校园事务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家园。
(3)
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完善,更加人性化。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院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4)
构建和谐课堂和实训基地。和谐课堂和实训基地要有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学生心情愉悦,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展示。
(5)
校园内拥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当然,还包括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
(6)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等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是持续发展且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是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同时探讨解决高职学院重实践操作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思路为:课题假想理论论证课题实践实践分析课题小结撰写论文撰写报告。
技术路线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研究方法为:运用教育传播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学以及现代系统学,以优势互补为定位目标,采取了以下方法研究和谐校园的构建。
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把握客观真实情况的必要途径。我们制订了尽可能使调查有针对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实施方案。对高职院校部分师生及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直接了解他们对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的看法,从而为研究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提供较为具体的实证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因此,形成了一些理性的认识。
2)文献研究。利用搜集、积累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资料,使研究能超越国内他人的研究;利用学校和国家图书馆丰富的中外文教育文献,搜集国内外相关本课题的资料,使研究具有全球视野和前沿性。
3)对比研究。我们综合运用了同一性比较法和差别性比较法。即有同类高职学校之间的比较,也有同类国际国内教育的比较,还有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比较。这种比较既能反映特色,也能发现差距。从而可以明确必须借鉴的东西,必须扬弃的成分。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和主要措施
本课题在文献分析和实践感知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第一步进行实践调研、收集整理资料,第二步进行实践分析、课题小结、撰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第三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研究期限为200610——200812月。
2006
10月开题,细化研究任务,落实到每一位课题组成员。
2006
10月至20073月,完成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热点与盲点、管理体制、文化制度方面的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2007
4月至200712月,完成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并运用于实践。
2008
1月至11月,由课题组成员分别完成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各部分的分报告,最后由课题主持人完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2008
12月准备课题结题资料。
二、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相关论文44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5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5篇,发表在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3篇),在国家有关部门及湖南省组织的论文评比中25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3项)。编写了《学生管理制度汇编》、《教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也被评为湖南省红十字模范校、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集体、优秀大学生社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永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无偿献血促进奖等。
(一)通过课题研究,提出了构建高职学院和谐的办学理念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持续发展、服务引领社会、面向世界的理念。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课题开展以来,学院倡行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办学思想,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体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仅2008年就有1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270名学生评为国家励志奖学金、1968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助学金,有3487名学生获得中职助学金,助学金额261.525万元。同时,学院还制订和建立了一整套关爱贫困学生的制度和资助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特别是学院为贫困学生广设勤工俭学岗位、对贫困毕业学生采取先发毕业证就业后补交学费、优先订单培养、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举措,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2
、树立崇尚学术的理念。
高职院校要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鼓励教师自主创新,自行选择学科发展方向,自由确定科研项目,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自课题立项以来,学院逐步形成了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仅2008年,学院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课题3项,省科技厅立项课题1项,省教育厅立项课题5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6项,省卫生厅立项课题2项,永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30项,全年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60余篇,主编教材8本,参编教材13本,出版专著10部,获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学院被评为永州市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3
、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
高职学院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做强三块品牌;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学校导向政策的协调、学校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自课题立项以来,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学院本部建设稳步推进,三栋专业教学楼主体顺利完工,校大门建设基本完工,学生公寓已顺利开工,行政办公大楼、图书馆进行了初步装修,商贸旅游、理工电子、师范三个校区计划于2009年年内迁进院本部办学。
     4
、树立服务、引领社会的理念。
21
世纪,知识信息是电流,大学就是产生电流的发电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坚持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不仅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现代高职院校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努力实现大学的崇高使命与学术研究的和谐统一。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创造未来,和谐校园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努力实现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的和谐统一。
自课题立项以来,学院非常重视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每年利用暑假和周末等时间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师生服务队先后深入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梳子铺村、三丘田村、黄田铺镇黄田铺村、东安县石期市镇等乡镇村组,开展了科技支农、手拉手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医疗服务、义务维修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学院团委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6部门授予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服务先进单位20079月学院被共青团湖南省委、省学雷锋活动指委会、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评为湖南省第六届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集体,《荷池文学社》、《心理健康协会》被团省委、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大学生优秀社团200812月学院被湖南省红十字会、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红十字模范校,学院多次被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永州市无偿献血促进奖
5
、树立面向世界的理念。
坚持高职院校对外开放,勇敢走向国际教育舞台,大胆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努力实现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二)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高职学院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和精神,它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就是发挥其不育而育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爱国、勤学、奋进、成材,使心灵与校园同美。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涵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必然流于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师德建设、学生人文修养、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等几方面。
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包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社会历史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操;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合作、奉献精神等等。人文精神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行为规范。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办学理念是长期办学经验、思路及理性思维的总结和结晶,它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及价值判断、取向及追求,是一个积累、提练、升华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应高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旗帜,坚持高职教育方向,在办学中要做到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精神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一样,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追求。高职学院精神的形成,有利于突出高职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对于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促使学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学院精神体现高等、职业双重教育特点,是一个以能力为核心的紧贴实际、学以致用、勤奋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系。培育这样一种精神,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与宣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逐步形成与发展。
自课题立项以来,学院特别重视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每年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电脑文化艺术节、迎新文艺晚会和校园歌手大赛、球赛、征文、演讲比赛等竞赛活动,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校园和谐。
2
、制度文化建设应体现人文性。
学校教育是与人打交道。教育者是人,教育的对象也是人,这决定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制度以人情味,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例如,20071月我们编印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务管理制度汇编》,我们建立的班主任带教制度,破除了那种简单的优胜劣汰法则,体现了学校对年轻人成长的关心。这个制度能及时帮助年轻人修正工作中的过失,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而不是等到他们不适应时再被淘汰。又如我校年青教师的培养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都是以发展人为目的,都为教师的成长铺设了阶梯。
3
、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学校的整体规划及布局、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净化等。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学院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区域特点和时代特点,按照高品位、重实用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高职学院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建设要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要求;人文景观要突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达到怡情励志、促进师生主动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办好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按照长期规划,统一部署,分阶段实施,定期更新的原则来实施,在全面设施和布局中要考虑到整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和职业化,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处景点、每一个宣传栏、每一块黑板、每一个展室,充分展示伟人、大家的成功足迹,进德修业的成功案例和名言、警句等,做到无一物不景,无一景无用。总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定期更新的原则,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构筑成一个繁荣兴旺、蓬勃向上的共同体,把新时期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浪潮。
(三)通过课题研究,提出了构建高职学院和谐校园的运行机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高职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个精心规划、科学管理、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的过程。高职学院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管理系统,只有不断地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构建高职学院和谐校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
、加强班子建设,创建科学高效的和谐管理模式。
高职学院各级领导班子是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学院党委为核心,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相互理解与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工作格局。建设和谐校园,要从领导做起。
首先是注重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即: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能力;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推进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延揽人才、凝聚人心的能力;廉洁勤政、规范治校、科学管理的能力;团结和谐、从容应对、保持稳定的能力。高职学院要举办处级以上干部和辅导员学习班,由学院主要领导和知名专家讲授领导科学和时事政治;以处级干部为主,有计划地选送管理干部到国外参加教育管理培训;要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每年读一定数量的书,写出一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发表一篇水平较高的文章,解决一个带有共同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中有一项建树。这些举措的出台,有利于高职学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其次是讲究领导艺术,妥善处理好领导内部的关系。做到党政不分家,配合默契,精诚合作;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为高职学院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高职学院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证领导干部既干事,又干净,增强党员干部的威信和凝聚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对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提出具体的要求,每年年底对机关作风进行民意测评,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加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2
、坚持公平公开,建立协调发展的校务运行机制。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建立协调发展、校情民意充分表达的校务运行机制,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高职学院汇集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理论水平强、文化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快捷顺畅地传递到高职学院决策层,能为高职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建立协调发展的校务运行机制,首先体现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吸引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到民主管理活动中去,使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其次,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法治程序,对涉及高职学院政务、财务以及事关学校重大发展或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情况,要及时通报,做到公开透明,听取师生的意见,集中师生的智慧,接受师生的评判和监督。高职学院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教代会、教授大会、民主党派协商小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代会等群团组织的利益表达和聚合功能,建立书记院长接待日、信访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充分听取民意,接受师生的评议和监督,走民主治校的路子,充分了解师生的利益要求。
高职学院还应重视学生群体的表达与参与,因为他们的声音往往得不到尊重。要加强协商对话制度的建设,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校内各种沟通渠道以及传媒、校园网络等,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促进高职学院领导和各级干部与师生的平等协商和对话,把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定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使高职学院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的根本利益。
3
、坚持以人为本,构筑流动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高等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校园作为一种状态,它展现的是大学自身系统内部结构合理、运行科学有序、实现目标达到高效和最优化,管理与被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强调把作为高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高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广大师生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转变了过去视人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的观念,把师生视为高职学院的财富和资源,而且是最核心的资源。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院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仅2008年就确定了15名院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个专业都按示范院校建设的要求确定了1-2名专业带头人,其中有2名教师评为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教师确定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8年学院有18人晋升正高职称,49人晋升副高职称,还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副高职称教师15人,外聘教师165人,教师结构得以改善,双师素质得以提高。
4
、维护校园稳定,塑造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就没有高职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和谐。构建安定有序的校园稳定机制,首先应在全校形成齐抓共管的整合体系。各级领导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对高职学院稳定工作的领导。二是要完善具备舆情汇集、智能分析等功能的校园预警系统。严密掌握校园动向,及时发现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体性的影响校园稳定的问题,把尚未形成气候的事件苗头迅速制止在初始阶段,做好处置预案,把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在手。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调解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式。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既要改进和提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和服务师生的本领,也要加强对师生的教育和疏导,不断提高师生遵纪守法、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诚实守信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也必然是高职和谐校园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是高校的一种无形资产。构筑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首先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教育、宣传、舆论的导向功能,对不诚信行为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舆论环境。要加强科学理论的武装和高尚道德的塑造,使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逐渐成为师生员工内在的强烈要求,并把这种内在追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其次,对教职工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师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管理、教辅、后勤等各条战线都应该对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倾向、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要求。要把激励机制、政策导向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第三,对学生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以学生注册、考试、缴费、助学贷款、违纪的记录为重点,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为学生设立诚信警戒线。第四,还要健全奖励诚信、惩罚失信的制度,从制度上制约和监督不诚行为和失信行为,促使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比较诚信成本与失信成本,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院综治工作成效显著:20069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被永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永州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74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保卫部长全爱清被永州市零陵区委、区政府评为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先进个人,李大伟、黄焕强、甘泉三位学生被永州市零陵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零陵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评为2006年度零陵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83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被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永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5
、鼓励积极进取,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
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发展,才能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要审时度势,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建设理论型、研究型、技能型教师队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创造特色,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是高职学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必须深化教育教学、办学体制等方面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构建高职和谐校园,要求高职学院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具备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鼓励积极进取,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在观念上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做到既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建设和道德规范的树立,又要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两者达到完美统一。同时必须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和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对教师而言,作为联结历史与未来的知识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更新和拓宽知识领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要鼓励不同专业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行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使教师能够持续吸取新的营养,增强创新能力。
要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应当强调高职学院的管理文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使之与高职和谐校园的建设相辅相成。不同的文化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理念与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高职学院要树立创新的发展观,通过思想沟通、观念交流和活动联系等来形成全校共享的价值观,将促进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学校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方略,鼓励积极进取、奋发创新,形成团结和谐、注重学习、努力成才、团结奋进的积极向上氛围。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师生发展成长的创新机制。这既可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也能使师生认知自己具有关乎学校发展的重要责任,使个体意识融合成群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发展事业中来,从而在一种既有竞争更有协作的环境中,将每个人的精力、热情、努力、效率等元素统统激发出来,为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通过课题研究,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高职学院的和谐课堂。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否和谐,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注入现代教学传媒的新课堂,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不仅反映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还反映出师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生存状态,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纵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如课堂主体的角色错位、课堂环境过于封闭等,创建和谐课堂不是知识课堂能力课堂智慧课堂的对立,不是要颠覆和重建现有课堂,而是对新课堂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这就决定了创建和谐的课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从而构建了和谐课堂。
1
、做好了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学校教育是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的: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那么,高职学院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高职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不但要建立学生相应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教学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传统的观念往往将教师视为真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知识观认为文本没有原意,这种观点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结论或知识可以进行批判,进行反驳,使对知识的认识成为师生双方交流、对话、合作以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而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的作用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景共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保持会话继续。同样传统的观念将学生简单地视为知识的接收器和存储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表现出对学生不信任、不尊重。正确的学生观要将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要给他们选择的自由、说话的权利、自我表现的机会。
3
、实行了课堂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传统的课堂学习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今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向以关注学生体验为核心。按照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高职学院应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教学任务为核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自学自悟、多向思维、合作探究、注重实践和应用为特征,知识学习过程由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探、研、练有机结合。课堂新秩序研究同样强调在的方面,知识传授反对强制,反对灌输,提倡陶冶和启发;师生关系要建立对话式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对教材的处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面向实际的应用,在的方面,要大力引进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要切实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要突出作业的多元化和创新化,要从单纯的掌握知识变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并重。
4
、重视建立生态的课堂环境。
环境对生态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一个符合生命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创建高职和谐生态课堂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改变课堂的物理环境,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方式,变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摆放为环形或活动式方式。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深受内部经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实质性的而不是表面性的环形布置不仅改变了教室的形态结构,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师生活动的方式,并为课程与教学的意义化、整体化提供了迷人的空间。其次,要营造心理空间。教师在心理上要对每个学生抱有美好的期望,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多几分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感受。这种良性的生态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建立和谐生态课堂正是从生态的视角实施对人整体生命发展的关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种符合人文精神的和谐生态课堂,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进行。
通过教学改革,学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仅2008年就组织了3400余名学生报考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740多名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过级考试;2000余人次普通话测试培训和考试;700多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500余名学生参加的其他各类考证;组织140名学生参加软件水平考试,通过率在永州市排名第一,其中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省排前50名;数控机电系组织了近200名学生参加省级通用工种和市级特殊行业职业鉴定,过级率达98%;组队参加了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比赛,荣获高职组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三等奖和团体组织奖;艺术系学生参加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学生作品(节目)共获得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3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经贸系组织200多名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考试,合格率达65%,高出全市合格率13%;电子技术系组织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冬季技能竞赛,荣获湖南省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个;外语系06旅游英语班任婷婷同学参加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专业组获二等奖;同时,学院在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年检年审中评为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
(五)通过课题研究,对高职和谐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究。
构建高职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高职和谐校园必须举全校之力,齐抓共管、加强规划,广泛参与,精心组织,大力推进改革和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依靠人、理解人。尊重人是办好高职学院的前提。要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创造性;依靠人是办好高职学院的保证。首先要依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者,只有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职学院的工作才能上水平上档次。其次要紧紧依靠学生,学生不但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依靠的对象,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得到锻炼,这即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高职学院管理工作的需要。
自课题开展以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在学生培养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仅2008年学院就评选出1219三好学生728名优秀学生干部和28个先进集体,特别是教育系2006级应用英语大专班学生汤玉凤同学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荣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2000元,同时汤玉凤同学还荣获永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共青团永州市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播电视局、永州日报社、市青年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永州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提名奖
2
、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和谐。
高职和谐校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求和谐。事业持续发展是高职学院最大的和谐。在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一切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成果鼓舞士气,实现高职学院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进步。正确处理好高职学院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和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和谐,校园基本建设与师生需求的和谐。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谐。
高职学院应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合力、部门合力、队伍合力、管理合力、舆论合力。要大力开展和谐型支部、和谐型部门、和谐型班级、和谐型宿舍、和谐型工会活动,真正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和谐校园和建设。
4
、实行依法治校,保障和谐。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及教代会年会制度,切实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要建立疏通社情和民意充分表达的常设渠道,使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地传递到决策层,并且能够迅速得到妥善处理。要建立公开、公平的校务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进一步加大校务公开的推进力度。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要将校务公开的重点锁定在权力运作的公开上,对晋升晋级、人事调动、招聘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津贴发放、后勤服务收费、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涉及权力运行的事情,全部实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
、打造平安校园,巩固和谐。
高职学院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高职学院可制订《平安校园考核细则》,以考核促建设,以考核抓落实,以平安促和谐,大力推进平安部门、平安班级、平安寝室建设,构建环境育人的良好机制。
6
、优化人文环境,增进和谐。
一是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和学风;二是致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要坚决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以浓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第二、三课堂活动为载体,对校园文化活动实施课程化、课题化、项目化、制度化的运作,构建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品牌体系,给广大学生搭建交流思想、丰富知识、展示才艺、科技创新、实践成才的平台;三是大力弘扬优良办学传统。高职学院还应通过总结办学特色、培育校园精神,提倡师生牢记校训、佩戴校徽、使用校标,建好校史陈列馆,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师生爱校情怀。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珍惜今天高教事业发展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理念推动高职学院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制度保和谐,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服务求和谐,把高职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当然,尽管我们扎实地做了许多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一定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有相当的局限性,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还有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有范围的局限性,没能在多校同时进行。第二,对国外经验的学习与借鉴缺乏。第三,对如何充分调动高职学院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但是,我们不会因课题的结束而终止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光是完成课题,更重要的是真正探索出一条更有效、更实际、更科学的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路。所以,课题组将在今后继续努力,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讨,在和谐校园的创建上进一步下功夫,进一步抓好落实。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文件(中发[2004]16号).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8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5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5]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
的重要讲话[N].新民晚报,2005-01-19.
[6]
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人民日报,2006- 04-28.
[7]
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8]
宋惠昌.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
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0]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6]
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7]
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8]
谢炳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9]
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0]
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2]
胡建华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
彭世华.职业教育发展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4]
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青岛:山东省教育出版社,2003.
[25]
李家祥,王雯.职业道德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6]
王伟伟.礼仪形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附录:
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1
、由课题组成员罗湘明、蔡民完成《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2
、课题组成员桂金玉撰写的论文《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0期。
3
、课题组成员彭书武撰写的论文《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4期。
4
、课题组成员彭志荣撰写的论文《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0期。
5
、课题组成员钱华宁撰写的论文《深化后勤社会改革,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5期。
6
、课题组成员唐小艳撰写的论文《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4期。
7
、课题组成员高晓华撰写的论文《论旅游地理课程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9期。
8
、课题组成员蒋洁撰写的论文《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职管理体制模式创新的启示》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2期。
9
、课题组成员彭志荣撰写的论文《围绕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10
、课题组成员蒋洁撰写的论文《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思考》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11
、课题组成员罗湘明撰写的论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论》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2
、课题组成员熊礼杭撰写的论文《青年学生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13
、课题组成员蒋洁撰写的论文《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14
、课题组成员蒋洁撰写的论文《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探索》2007年第6期。
15
、课题组成员高晓华撰写的论文《论高职院校旅游地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探索》2007年第5期。
16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欠发达地区高职和谐校园创建中后勤管理者素质的提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职业时空》2007年第12期。
17
、课题组成员钱华宁撰写的论文《高职院校后勤保障体制创新研究》发表在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36期。
18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网络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发表在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6期。
19
、课题组成员罗湘明撰写的论文《论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表在国家级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3期。
20
、课题组成员曾筝撰写的论文《开展感恩教育,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世纪桥》2007年第6期。
21
、课题组成员黎勇军撰写的论文《以党政工团群为载体,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世纪桥》2007年第6期。
22
、课题组成员罗湘明撰写的论文《和谐高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发表在国家级期刊《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第9期。
23
、课题组成员彭书武撰写的论文《欠发达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对接的探讨》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2期。
24
、课题组成员彭书武撰写的论文《论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6期。
25
、课题组成员桂金玉撰写的论文《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6期。
26
、课题组成员罗湘明撰写的论文《构建高职学院和谐校园运行机制的思考》发表在国家级报纸《语言文字报》2008620
27
、课题组成员彭书武撰写的论文《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下的就业教育与指导》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7期。
28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把握高职学生现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新西部》2007年第12期。
29
、课题组成员周晓艺撰写的论文《构建高职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几点道德思考》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新西部》2007年第8期。
30
、课题组成员彭书武撰写的论文《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职业圈》2007年第7期。
31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思路与战略》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职业圈》2007年第10期。
32
、课题组成员王海波撰写的论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职业圈》2007年第8期。
33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浅谈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职业圈》2007年第8期。
34
、课题组成员蔡民撰写的论文《论高职和谐构建中的文化建设》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5期。
35
、课题组成员张继定撰写的论文《浅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要素》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6期。
36
、课题组成员蒋聘煌撰写的论文《依法治校是高职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5期。
37
、课题组成员周晓艺撰写的论文《注重内涵发展,建设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5期。
38
、课题组成员章静文撰写的论文《开展诚信教育,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5期。
39
、课题组成员唐燕萍撰写的论文《牢记八荣八耻,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省级期刊《成才之路》2007年第5期。
40
、课题组成员艾玉坤撰写的论文《高职学院和谐教育工作初探》发表在省级期刊《文史资料》2007年第4期。
41
、课题组成员龙艳姣撰写的论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发表在省级期刊《科技咨讯》2007年第11期。
42
、课题组成员翟惠根撰写的论文《浅谈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发表在省级期刊《今日湖北》2007年第2期。
43
、课题组成员彭春平撰写的论文《论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热点与盲点》发表在省级期刊《科技咨讯》2007年第11期。
44
、课题组成员唐雪峰撰写的论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和谐校园软环境建设》发表在省级期刊《科技咨讯》2007年第11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