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来源: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一场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功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育评估管理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是一场前所末有的攻坚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课改要求。因此,进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与重建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与考试评估的改革,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必须确立新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促进他们的成长,激励他们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措施

课题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个是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具体为:

(一)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当然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抛弃,所要坚决改变的是以“分”为本、见分不见人,以“章”为本、见章不见人,以“权”为本、见权不见思想的阻碍师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1、建立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常规。

一是建立新的备课制度,备课要求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并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案或学案。

二是提出新的上课要求,上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上课应是“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关注个体,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对上课评价也应是以“学”论“教”。

三是改变旧的练习要求,有效的知识的积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必须进行有效的训练,要反对心中无数,目标不准的大运动量训练,反对在教学中忽视基础,用人为编制的偏、难、怪、繁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练习应成为“夯实基础,有效训练,联系实际,强化体验”的过程。

四是增强辅导效果,辅导要面向全体,因人辅导,因材辅导,及时辅导,辅导的关键在如何“导”。

五是制定新的评价方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和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改变一味的进行甄别和选拔淘汰式的考试,建立“形式多样,主体多元,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评价模式。

 

2、建立以人为本,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常规。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常规应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利于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改变学生机械,被动、盲从、沉闷的局面。

3、建立人本管理的组织架构。学校管理架构一般为三个层面,即决策层,指挥层和执行层。为体现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校务委员会应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土共同组成。并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教代会的思想政治保障和民主管理监督作用,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代表会,学生代表会等制度,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由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充分地相信人、尊重人、关心人,教职工在接受指令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党支部,教代会反馈信息,达到信息畅通,多向交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通过组织架构,使人本管理体制化,具体化。

4、教导处,教科室要建立新的工作模式,不仅是研究方案的设计者,还应是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行动研究的推动者和教师的合作者,要在同教师研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原来设计的东西与实践的差距。由此,再来调整和完善方案,教导处、教研室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变研究指导为督导服务,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改。

5、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注重人际关系的调整,改变教师管理模式,变由以“事物”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由监督管理为主为以激发人的干劲为主,以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

①培育校本精神。以“师德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创新显活力”的校训和“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学习为乐”的校风作为追求目标,以校荣我荣作为学校的创业精神,提高学校成员的凝聚力。

②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③注重情感投放,以真挚的感情和爱心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④满足教师内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⑤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学校应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努力办出特色,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科研的任务,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从教育研究中尝到当教师的乐趣,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学校教研工作思路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抓常规教研为载体,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1、研究要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有机融合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正确把握学校研究的重心,立足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研究课题要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题不在大小,而重在解决问题;教师参与研究要伴随实际教学过程,同时要讲究参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小到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的变化,大到省市级课题,全校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参与;要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实效性,研究必须经历反思——问题——学习——设计——行动——调整——再实践的科学过程,在学校长期发展中形成人人乐于研究,勤于研究的和谐氛围。

2、研究要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

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如虎添翼,教师可以尽快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可以自觉地有选择地从网络中获取丰富多彩鲜活的信息资料,及时接收、加工、交流、储存所需信息,有效地提高教育科研 的理论水平,科学地实施实验过程,以便早出成果,快出成果。

3、进行教育科研制度建设。一是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二是规范教育科研实验程序。三是建立教育科研奖励机制,建立教育科研奖励基金会。四是重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4、积极进行以校为本教研形式、内容、方法及技术教研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研究制度。

(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

1、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

2、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造自我,完善自我。

3、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

4、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已,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重点研究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的方法、形式、内容、完整记录教师在学习、研究、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成绩、成果和考评结果,鼓励教师积极向上, 勤奋进取,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四、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步骤与方法

本课题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提出的依据人本管理理论,以推进课改深入发展为前提,以学校的发展、学生和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为根本,构筑学校教学管理新体系,形成教学管理新秩序,建立教学管理新制度

由校长挂帅组成研究指导集体,各学科教研组长为实验操作研究人员,同时确立每个人的研究任务,相互配合,合作探究,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及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20079月至20084月制定方案,申报立项,组建研究队伍,课题论证,正式启动。

20085月至200812月,实验中指导、阶段总结、完成各项预期任务,整理分析课题资料,阶段检查总结。

20091月至20099月根据阶段检查总结实验情况,修改、完善实施计划、继续实验,进行终结时的准备工作。总结验收,完成研究报告,总结编写教学管理制度资料。

五、成果表现形式:

1、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2、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相关经验材料

六、课题保障措施

1、在上级相关部门领导支持帮助下,制定相应的活动制度和奖励措施,保证实验研究有序高质开展。

2、成立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研究组组长:李玉峰

成 员:宿海  宋延东 卢风伟 王忠美  宿娟

人:李玉峰

研 究 人 员:各处室管理人员    各学科教研组组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