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研究报告

示范高中课题研究报告

“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一级子课题

“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课题组)

 

由我校承担的“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于20043月被“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总课题组批准立项,研究历时三年,现已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将课题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理论政策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地要建设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通知》提出,“以示范高中建设带动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高中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建设,兴办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提出,“各地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勤俭办学,节约办学,科学规划普通高中的布局和建设。”“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其示范性高中建设与评估工作,调整评估指标和重点,强化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加大与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班额、图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项目的权重,减少不必要的硬件建设要求,引导学校更加重视质量提高和内涵发展,引导学校更加自觉地建设节约、环保、和谐、安全的校园。”普通高中教育是坚持政府办学为主,按管理体制,由地方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学校建设和负责筹措办学经费,普通高中学校不得自行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

(二)学校自身发展的背景

农村教育决定着农村孩子的未来,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开县是一个拥有156万人口的大县,人民群众呼唤优质高中教育。我校地处渝东北农村,20033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中学。“创重”成功后,我校又提出了用35年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市级示范高中的新目标。为了有效地开展“创示”工作,我校在没有正式申报创建示范高中之前,在 “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总课题组的指导下,选择申报了“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这一子课题。并把课题研究与“创示”过程同时启动,以研促管,以研促改,以研促建。

创建示范高中是落实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优质高中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学校通过示范高中的创建,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直辖的重庆市地域广大,具有大城市和大农村的显著特点,地处城市和地处农村的高中学校的校情有明显的差别,城市和农村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固然有许多共性规律,更应该有各自的特色值得研究。比如,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最大的“瓶颈”。尤其是三峡库区的农村高中,师范本科生直接分配到三峡库区农村高中的比例很小,初中教师教高中比较普遍,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新课改教师培训存在培训经费紧张、培训资源缺乏以及工学矛盾严重;三峡库区农村高中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较差,名师进不来并且留不住;相当一部分农村高中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又如,三峡库区农村高中学校,其硬件建设尤其不能与城市高中相提并论。那么,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其硬件建设应该有一个符合农村高中学校实际的客观标准。再如,三峡库区农村高中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有许多三峡移民的子女,还有不少学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三峡库区农民子女绝大多数不能享受城市优质高中教育,他们只能就读农村高中。因此,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示范高中,使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就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子女也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走上成人、成材和成功之路。

把本课题的研究与本校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快“创示”的步伐,这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的特别视角。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快我校示范性高中建设进程,把我校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管理体制科学,教育设施现代,师资队伍一流,办学效益显著,办学特色鲜明,示范作用突出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我校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校“创示”的成功,对于提升三峡库区农村高中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重庆教育的均衡发展,贯彻落实“科教兴渝”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    课题界定

“三峡库区农村”:指重庆市辖区的“三峡库区”范围内的农村。

“策略”: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或者指在一定的原则、方针指导下的方法与途径。

“农村高中创建示范高中的策略”,是指农村高中在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使之取得最佳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原则

该课题的研究坚持发展性原则,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课题研究与“创示”过程紧密结合,把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创示”。坚持方向性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1.关于办学理念的研究;2.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3关于办学特色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明确了示范高中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1.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我们认为,开县的农村,现时还处于经济不宽裕的状态,广大农民教育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小,农村中学的硬件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追求豪华。坚持勤俭办学,节约办学,科学规划,使学校硬件设施安全、经济、够用、实用、好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数量逐年猛增,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解决我校学生大班额的突出问题,我们适度地扩建了学校,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硬件设施,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农村高中教育的供需矛盾。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加重视学校的软件建设,特别是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如与时俱进提炼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校文化建设等。

2. 规范与示范的关系。无规范,则无示范。要示范,必先规范。坚持在“创示”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认真完成国家规定的“动作”,示素质教育之范,示规范办学行为之范。同时搞好自选“动作”,体现办学特色,起到引领作用。

3. 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没有规模扩大,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质量不高,也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示范高中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办学规模必须适度,不能无限扩大,否则,教育的高质量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近三年,我校的办学规模扩大较快,达到十年规划的最大规模,可以容纳90个教学班。我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够用、实用和好用的基本标准,在可以容纳90个教学班的情况下,不再扩大办学规模,而重在优化教师队伍,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4. 示范高中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我们要把示范高中建设与扶持薄弱学校结合起来,要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共享教育资源,着力整体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确立了创建示范高中应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制定科学的创建规划,着力建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2.过程性原则。注重学校的创建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反思发展现状,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使反思过程、自评过程成为学校的创建过程,不断改进学校工作。

3.效益性原则。我们既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也要发扬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硬件从实,以安全、够用、实用和好用为基本原则,重视学校建设的成本效益。

4.示范性原则。示范高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示范一种持续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主动传播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要为其他农村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共同发展。

(三)形成了明晰的办学理念

我们坚持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在学习中思考办学理念的理论基础,结合我校50周年校庆,认真总结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学校文化积淀,发动广大教师提炼了“让每一位学生发展得更好”的办学理念,并对这一办学理念进行了诠释。

办学理念的主体对象——“每一位学生”,指以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材、成功。

办学理念的目标取向——“发展得更好”,指学生全面发展,个性优良发展。为学生奠定学会做人的基础,使学生有远大的志向、爱国爱校、立志成材,为民服务;奠定学会学习的基础,使学生勤奋刻苦、自主学习、追求新知、学业有成;奠定学会健体的基础,使学生体魄强健、生动活泼、心理健康、意志坚强;奠定学会做事的基础,使学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奠定学会合作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做到合作互助。

(四)提炼了 “临中精神”,提升了学校文化内涵

我们在研究关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时,重点研究和提炼了“临中精神”。

我们通过举办50年校庆总结了办学历史,尤其是近十年超常发展的历史,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临江中学50年的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校园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临中精神。

临中精神的初步诠释:

“自强不息”, 即自立拼搏,奋发图强,攀登新高,永不停息。

“敢为人先”, 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临中精神是我们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内驱力。临中人正是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临中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把一个没有围墙,农民的牛羊可以自由出入的不规范学校,在短短的三年内建设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在市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就是一个难以辩驳的例证。我们新的目标已经确立,临中人不怕任何困难,还将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临中精神,实现由农村普通高中向重庆市示范高中的转型,为三峡库区农民子女成人、成材和成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制定了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让百万农民满意。

2.教师发展目标: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热爱农民子女、奉献农村教育。

3.学生发展目标:志向高远、基础扎实、学有所长、身心健康、个性优良。

(六)优化了教师队伍

在课题研究和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优化教师队伍的基本策略是:抓全员,上水平;抓新秀,出骨干;抓骨干,出名师。

我们以塑造师魂为根本,着力素质锤炼师能为关键,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既有人格魅力又有学识魅力的教师队伍。狠抓了教学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基本功——熟悉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要求文科教师懂得理科基本知识,理科教师懂得文科的基本知识;个人特长——除上好必修课外,还能开设选修课,活动课。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使教师过好熟悉教材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教改科研关、教学评价关。

我校积极推进了“1369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入格、三年合格、六年优秀、九年骨干”,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校初步形成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名师培养系列,促进了名师队伍的建设。

(七)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我们把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现代楼房,拔地而起,生态校园,一步一景,梦幻灯饰,如诗如画。80多间教室按照高考考场标准装上了电子监控系统,部分教室可以实行多媒体教学。

2.促进了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大。学校面积由60多亩扩大到120多亩,教学班由30多班扩增到72班。在校学生由2000多人到近5000人,在岗教职工有120多人增加到230多人。现在学校可以容纳90个教学班。

3.推动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我校承担了市级课题5项,县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100多个,参加市、县级课题研究的教师80多人。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近300篇,编辑和撰写教育科研文稿达300万字以上。

我校承研的市级课题《运用党的基础知识,加强高中学生‘三观’教育》已结题。其研究成果经教育部科技查新站(L022003102号查新报告确认,有四项研究成果属于国内创新。该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开县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我校承研的国家一级子课题《三峡库区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及实效性研究》也已结题。该课题理论专著《三峡库区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课题成果经教育部科技查新站(L022005216号查新报告确认,有三项研究成果属于国内创新。该课题被重庆市教科院评为“十佳科研课题”,被国家级课题《适应西部地区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总课题组评为一等奖;被开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4.促进了德育创新。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以我校中学生业余党校为平台,专题研究了农村高中德育创新的问题,从而提炼了我校的德育特色,即开发利用农村鲜活的德育资源,强化农村高中学生的“三观”教育。其成果经教育部科技查新站(L02) 2007156号报告确认为国内首创。经典案例——“走进农村党员”,被评为研究性学习精品案例,由市教委上报了教育部,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会”展播。课题主研人员谭周文老师撰写的论文“德育问题课题化初探”,发表在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200612月第6期。

5.促进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四年,学校为高校输送新生3788人,其中重点本科668人,本科以上2757人,发展学生党员48人。学校获得了“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 “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 “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重庆市特级校办企业”、“重庆市绿色学校”、“开县高中毕业班工作质量考核一类学校一等奖”等诸多殊荣。

有人赞叹说:“一所山村中学,很有名校气派!”。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示范高中建设和示范高中课题研究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同时也是试验性、实践性和学术性极强的课题。该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研究,涉及的相关问题很多。该课题的研究,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有局限性,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课题成果的诠释理论支撑显得薄弱。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深化践行办学理念、优化教师队伍、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研究等。

 

 

                                             (撰稿:谭周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