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灵活高效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构建开放灵活高效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长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经过 “八五”、“九五”两轮培训工作的开展,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校长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进一步开展“十五”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培训模式、内容、手段、方法等难以适应构建开放灵活有效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和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要求,加强对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力争在“十五”培训过程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中小学校长培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能停留于现成的经验和固有模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并构建开放灵活有效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核心,按照校长专业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材体系,逐步改变以教师面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让校长在自主中学习、选择中学习、交流中学习;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提高培训的现代化水平,通过试点,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提供包括网上学习和信息服务在内的具有多种教与学功能的综合平台。从而使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全面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题研究的假设 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要服务与校长培训的实效,而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新时期校长培训的特点为基础。 1.现代校长培训的层次性。每一位校长都是客观存在的差异个体,校长群体并非是一种单一存在的形态,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从校长自身发展层次上看,校长群体是称职校长、成熟校长、优秀校长和教育家型的校长组成的校长集合体。校长的群体结构是由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素质基础的校长个体所组成,因此,校长培训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类校长存在形态出发,而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影响力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 2.现代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要切合中小学校长工作实际,切合学校教育和发展的实际,校长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合校长个人需求的实际,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 3.现代校长培训的发展性。现代校长培训应是一种发展性的培训,因而就必须极为关注支持和推动校长们在人格和专业上的发展,满足校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帮助校长实现自身价值。而促进校长个性发展就必须倡导选择性学习,让校长在选择中学习,在选择中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构建“专业化、课题式、选择性”的培训模式 (一)内涵界定 在我省 “九五”期间形成的“专题性、滚动式、学分制”培训模式基础上,总结“十五”期间第一、二批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构建“专业化、课题式、选择性”培训模式。 “专业化”指“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以培养和提升校长岗位专业能力为基本指导思想,实施分类培训。即按照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及分管教学、学生、后勤等方面工作的不同岗位的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专业培训。 “课题式”是“专题性”的深化,变被动接受专题学习为主动研究现实问题(课题)。 “选择性”是指在培训目标的指导下,开设的课程、培训时间和地点有较大的灵活性。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课题和学习方式。 (二)研究重点 1.确定专业发展性目标 校长培训要以开拓思路、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培训,促使每一位校长发现、发挥自己创造的潜能。培训的目标不是仅仅停留在掌握新知识、接收新信息上,更多地是关注校长学会吸纳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创造能力。 2.构建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以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为原则,注重前沿性、实用性、研修性、灵活性相结合,构建板块式培训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 ----各岗位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专业课程----体现各岗位要求的具有鲜明专业性的知识;实践活动课程----立足本校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及到先进学校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反映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岗位特色的一些课程。 3.探索主体研究式方法 变集中听课式学习为分散课题研究式学习,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校长自己提出或选择研究课题,选修相应的课程,在专家全程指导下自己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成果。 4.营造相对宽松的时空环境 校长培训要较好地体现 “选择性”,就必须营造相对宽松的时空环境。一是开放教学活动的空间,使课堂上的听课与课堂外的学习结合起来,包括考察学校或到外地乃至国外考察和调研;二是将培训放射到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之中,既包括集中学习活动时间(专题讲授、专题研究指导、本地考察、外地考察),也包括分散自学时间(个人专题研究、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还包括论文答辩、研讨的时间。 五、研究的依据 (一)法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2001 --2005全国干部教育规划》、《全国教育干部培训规划》、《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十五”规划》 (二)理论依据 1.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理论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3.现代课程理论 (三)实践依据 1.我省 “九五”期间“形成的”专题性、滚动式、学分制“培训模式 2. “十五“期间第一批试点培训成功经验及第二批扩大试点培训的新探索 六、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2003年9月) 第二阶段:确定专业发展性目标,构建板块式课程体系,形成 “专业化、课题式、选择性”培训方案(2003年10月--12月) 第三阶段: “专业化、课题式、选择性”培训方案试行并在试行中修改完善(2003年12月----2004年4月) 第四阶段: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结题(2003年5月 --6月) 七、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试验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八、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专业化、课题式、选择性”基本思想指导的培训方案 3.论文(2--4篇)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