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幼儿快乐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

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学习的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因此开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其中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幼儿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内容的反映也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积极、最有效。

本课题对开发幼儿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快乐学数学的问题上。

幼儿生性天真活泼、纯真无讶,是人生启蒙和形成稳定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诱导期。所以教师要融教育、教学、活动于一体,培养幼儿喜学、乐学、爱学、善学的情趣,确保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永存,使他们感到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勤奋是成功的起点。

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幼儿数学学习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集体教学中, 幼儿的学习兴致不高,情绪不愉悦; 对数学区( ) 的选择性低,坚持性差。笔者归纳原因有三:其一,数学本身特点所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的一门科学,这种关系既不像自然物那样具备外在的形象,也不像科学现象那样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更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富有吸引人的情节或动人的旋律、鲜艳的色彩。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及直接兴趣为主要心理倾向的幼儿来讲,难以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其二, 教师的兴趣偏向所致。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枯燥无味, 没有艺术性, 因此, 组织该领域的活动时显得被动与一本正经,其消极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其三, 传统的教育方式所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将数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于让幼儿如何去记住知识, 掌握技能。背数学”“、练数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活动中幼儿也不乏操作,但其实质在于被动或机械的验证而非自由或自动的探索。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开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非智力因素理论研究从1990Salovey发表开发情商一文正式开始,2000年以美国为主的研究同时在各领域展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的作用要占80%。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调查了9万名幼儿心目中喜欢的教师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1)友好的态度;(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3)耐性;(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性;(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1)颇有方法。在这12种素质中,半数以上是对教师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期盼与要求。这其中包括学校领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非智力因素的学说进入我国以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试图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湖北武昌王萍老师进行的音乐学科智力与非智力教育实验、田研究教授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十字教学法”都体现了非智力的学说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将多媒体教学引用课堂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教师为幼儿创设民主谐的氛围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已有研究,部分值得我们借鉴,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但我们也认为其中的研究也存在不足。

如: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缺乏知识的“学以致用”,即知识的生活化。虽然研究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忽略了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不同评价致使幼儿对幼儿失去兴趣。在创设民主的氛围中并没有细化教师的“教学、交友、交心,”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幼儿园内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此项专题的研究,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生活化,在自己的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在与教师的教学中建立情感的桥梁,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能够快乐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

幼儿园小、中、大各一班

2、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法:研究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投放不同的教学材料,设计相适应的操作活动并实施,收集有关资料,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和修改方案。(用于中期实施阶段)

观察研究法:通过直接观察幼儿运用数学材料操作的种种表现和反应,收集自然发生的或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资料。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根据幼儿思维的发展情况,做观察记录,再分析总结。(用于中期实施段)

经验总结法:研究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小结,运用该方法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认识、领悟等经验归纳整理,总结提高。(用于后期成果的整理及结题鉴定阶段)

3、研究的内容及基本思路:

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影响幼儿学习兴趣的诸类因素设计相应教育、教学、活动策略。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

1)关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研究。

2) 关于知识的生活化为幼儿带来的兴趣及快乐主动感研究。

3) 关于教师情感的投资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研究。

4) 关于课堂、作业、测试中的分层教学给幼儿带来的快乐与自信研究。

5) 在兴趣学习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

6) 在兴趣学习中使幼儿乐学,为幼儿插上乐学的翅膀。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假设:

基本假设:

1、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激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感到学习是快乐的通过幼儿亲自感受生活化的知识,使幼儿能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贴近生活的,感到学习的亲切。

2、通过教师情感的投资使幼儿在学习中既能学知,又能交友,更能交心,“亲其师,信其道。”

3、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

4、激发兴趣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

五、研究的过程:(20069月—200912月)

1、准备阶段(20069月——200612月)

 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各项前期调查,形成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71月——200912月)

按研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进入课题初期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定期、定人开展“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对实验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估。在这一阶段侧重于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通过材料的提供、科学探究环境的创设等,研究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0910----200912月)

主要工作内容: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评估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课堂实录(包括文字资料与音像资料)和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及人员分工

1、课题负责人:曹月琴,负责课题的确立,课题组的组建,指导监督课题组成员开展实验,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2、李静、袁翠萍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总结。

七、保证措施

(一)人员保证:

课题负责人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课题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事业心强,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具有独立研究能力,论文曾获市、区级奖。

在我园老师们对科研已经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欲望,有了研究的氛围,教师主动学习,乐于实践,尤其是课题组的教师的论文也多次获市、区级奖项,利于课题的研究、普及和推广。

我校积极参加教科院的培训,聘请教科室的领导进行关于教科研的报告,请研训中心的教研员指导我们的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尽快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总之,课题组成员具有完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有参与教研的条件,因此,具备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二)设施的保证:

   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我校图书室藏书  10000册,订阅杂志几十种,并为课题组专门购买杂志、书籍以供学习所需。

2、学校有专用计算机房一个,购置两34寸的电视和一台DVD机,为教师激发幼儿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提供了方便和保证。

采取自己实践、理论研究、交流研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研究)

(三)经费的保证:

资料费:订阅报刊、购买图书500元,誉印、复印等500元。预算金额1000元。

会议费:用于课题组成员学习、次流、研讨等1600元。

成果认定费:会务费和专家鉴定费,用于研究成果的打印、复印等1000元。

共预计:7200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