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创意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济源市第三期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大班创意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者: 王文新
所在单位: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
申报日期: 2012.11
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表各项内容由申报者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其中课题类别可分为中语、小语、中数、小数、英语、思品(包括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音乐、体育、美术、其它等19类。课题编号由市科研管理部门填写。
二、申报表统一用A4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三、每项课题申报者仅限一名。
四、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通讯地址: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市教育局东区106室),联系电话:(0391)6616191邮编:454650。
一、 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
申报者姓名 |
王文新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7.08.06 | ||
任教学科 |
语言 |
专业技 术职务 |
|
行政职务 |
| ||
工作单位 |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 |
研究方向 |
创意美术 | ||||
电子信箱 |
Wangwenxin246@126.com |
联系电话 |
单位 0391-6918125 | ||||
个人15838906356 | |||||||
论文 发表情况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刊号、时间) |
个人排名 | ||||
|
|
| |||||
|
|
| |||||
|
|
|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课题名称 |
立项机构 |
主持或参与 | ||||
|
|
| |||||
|
|
| |||||
|
|
| |||||
成果获奖情况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个人排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附页)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绘画技能:掌握和运用有关美术的专门技术的能力。它包括了美术技巧的多个方面,针对幼儿来说,主要是造型与用色。 幼儿的绘画技能技法在幼儿绘画中是至关重要的。以美国罗恩菲德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家将儿童美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芽期和伪自然主义期。他们指出儿童作画,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完善什么艺术技巧,而是出于其观念和想象的表现愉悦。然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绘画表现逐步改变了天真、大胆、稚拙的特点,向逼真、具体、实感的绘画模式靠拢。缺少基本技能技法的指导,致使儿童即使有再好的创作灵感,也没有能力将它表现出来。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孩子在困惑中丢失原先那种对绘画的热情。幼儿由于缺少了向高一级绘画攀登的阶梯,只能长期处于低幼化的涂鸦期和前图式期水平,这将直接导致幼儿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 |
2、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创造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培育下一代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作为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使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就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有益实践。 |
3、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1、 通过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 2、 通过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人格健全和谐地发展; 3、 通过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他们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研究内容: 儿童美术创意教学是一种以儿童生活的时代、生活及乡情为主线,以追求选材创意、解疑创意、表现创意和评价创意为内涵;以趣味教学(即“选题激趣→问题激趣→目标激趣→活动激趣→点评激趣”)为手段;(模式图如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儿童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美术,将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浑然一体的创新的教学方法。 (1)在“美术创意教学”中,我们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美术“创意”为核心,通过选材创意、解疑创意、表现形式的创意和表现内容的创意以及师生之间的趣味性的体验活动、多元的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持久兴趣。 (2)在“美术创意教学”中,我们以“儿童为本”,循着儿童的认知曲线以及喜欢的美术学习方式,既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注重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让我们关注的是在美术学习中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美术创意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成功的乐趣,在兴趣盎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实践能力和孕育创新精神。 |
4、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11——2012.12) 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学习、上课、学生访谈 二、实施阶段(2010.12——2013.5)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制定学生绘画能力方案。 (2)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 (3)谈话、想象、创意、实践。 (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6)开展各种活动,检验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3.6) (1)整理研究过程的论文、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研究方法: (1)前期让大班的幼儿了解绘画的含义以及绘画所需要的所有的材料。 (2)初期交给幼儿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比如怎样拿笔、怎样画直线、怎样画各种形状、怎样曲线等等,一些创意美术前期所必须具有的绘画基础。 (3)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他们跟随老师课堂练习绘画,临摹。 (4)教师采用引导性语言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并说出来,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她所想的全部无限制的画下来,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 (5)教师限题让幼儿自己创意绘画或进行美工活动。 |
5、课题研究条件及保障: 【课题研究的保障及条件】 本人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具备专业的美术素养,能够给予幼儿专业系统的绘画指导。本人的大学设计作品曾获得院设计大赛一等奖。2012年辅导幼儿绘画《捉迷藏》在市里获奖并获市优秀辅导老师。 我园每周五下午是专门的特色活动课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意能力。我们班的幼儿大多在5-6岁之间,他们的想象力还处于丰富的阶段,这时候能够培养和挖掘他们更深层次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以及美得创造能力。 每次特色活动之后,我会让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够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 |
三、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阶段及内容 |
阶段性成果内容及形式 |
准备阶段 (2012.11——2012.12) |
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学习、上课、学生访谈 |
实施阶段 (2010.12——2013.5) |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制定学生绘画能力方案。 (2)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 (3)谈话、想象、创意、实践。 (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6)开展各种活动,检验阶段性成果。 |
总结阶段 (2013.6) |
(1)整理研究过程的论文、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
|
|
|
|
四、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