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课题:《畅想五彩梦》开题报告

音乐课题——《畅想五彩梦》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畅想五彩梦》

二、课题承担: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三、 研究时间:2003.1.6---2004.10

四、课题组成员

1、组长:蔡彩虹

2、组员

大班:蔡彩虹、赖银玲

中班:苏海云、苏丹蓉

小班:洪黎璇、王珊雅

3组员调整:(2003年秋季)

大班:苏海云、苏丹蓉

中班:洪黎璇、王珊雅

小班:蔡彩虹、庄丽蓉

课题组成员简介

蔡彩虹  196712月生  大专文化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第九届泉州政协委员  2002年中国首届“爱爱杯”百名儿童舞蹈家、音乐家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986年毕业于泉州幼师任教于晋江市实验幼儿园至今。参加工作以来 致力于舞蹈创作及舞蹈教育的研究,创作的舞蹈作品多次获得全国舞蹈大赛金奖、铜奖及优秀奖,设计组织综艺活动《生日快乐》在中央电视台《天地之间》栏目播放,撰写论文《幼儿舞蹈教学初探》在《福建幼儿教育》刊物上发表,十多个舞蹈作品获福建省一、二、三等奖。多次被评为晋江市优秀教师、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晋江市十佳青年”“晋江市新长征突击手”。

赖银玲  19788月出生 1996年毕业于泉州幼师  2001年自学毕业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晋江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 97年至今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过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各种大型的舞蹈比赛以及公益活动的演出并获得殊荣。与人合作的幼儿舞蹈《数鸭子》获得福建省“酷酷小童星”总决赛的二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奖。本人在美术方面有特长,致力幼儿美术教学的研究,指导的幼儿参加美国旧金山第五届《世界和平书画展》等国际性美术比赛中获奖,本人被评为优秀园丁奖。

苏海云  197110月出生  大专文化   1989年毕业于泉州幼师  2000年自学毕业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晋江市音乐舞蹈舞蹈家协会会员。9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曾参加过全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各种舞蹈比赛并获得殊荣。92年曾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幼儿舞蹈培训班的学习,同年还参加了泉州市幼师举办的幼儿舞蹈培训班的学习;99年参加了晋江市少年宫举办的舞蹈师资培训。96年被评为晋江市优秀共青团员。历年来多次参加泉州市和晋江市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并获得好评!

苏丹蓉  生于19741月,1993年毕业于泉州幼师 , 2000年自学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历来对幼儿表演游戏有较深入地研究 , 在歌唱方面有专长 , 经常性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并取得实效 。

王珊雅  1989年毕业于泉州幼师,1992年由罗山沙塘中心小学调入晋江市实验幼儿园,1998年取得福建师大教育专业大专学历。曾组织学校腰鼓队、舞蹈队参赛获奖。任现职以来,认真撰写经验总结、论文,98年《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创设与指导》获福建省科学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00年《浅谈数学语言的设计与指导》参加全国“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01年被评为青阳镇优秀教师。

洪黎璇  19727月生  1992年毕业于石狮市华侨中学幼师专业,2000自学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晋江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92年——2002年利用业余时间曾参加过全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各种舞蹈比赛并获得殊荣。其间指导的幼儿舞蹈《数鸭子》获得福建省“酷酷小童星”总决赛的二等奖。从自身爱好和特长出发,99年——2000年本人承担全国“九五”重点课题——科技教育活动的研讨,获省优秀研讨奖。

五、课题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立足于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借鉴前人的经验,挖掘乡土文化,积极探索,用美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在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快乐游戏中积极地参与活动、享受生活环境和音乐中的美,美化和丰富幼儿的心灵,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使音乐成为幼儿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六、选准自身突破口,确定地域性强、园本条件好的研究课题

     本次研究以三个年龄段为切入点,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大四班、中二班、小四班,所选择的教师都是在音乐方面有专长、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本次活动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选择地研究。大四班幼儿较为活跃,已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经验,相对中班、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优势,能自发地随乐曲自编简单的舞蹈,积极地参加教师和幼儿发起的创造性韵律活动,喜欢为简单的歌曲改编新词,对各类音乐舞蹈有比较广泛的爱好,特别是对闽南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因此,我们结合大四班幼儿的实际,积极开发地方资源,进行乡土化、趣味化的音乐教材的开发研究;中班幼儿正处于起步期,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将能极大地激起幼儿感受音乐的主动性,而中二班的特色又是区角活动,活动常规良好,有利于因势利导进行音乐教学,因此,中二班将开展成套地研究(区角活动的研究,幼儿音乐常规培养的研究,建立幼儿音乐档案袋的研究),为幼儿的音乐潜能提供平台和空间,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手段来启发幼儿,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健康成长,使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正确发挥;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唱唱跳跳,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较贫乏,在理解歌词、乐曲掌握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难关,我们选准“手”这个突破口,利用音乐手势启动式的教学,以音乐素质较好的小四班为实验班,学习、借鉴许卓娅老师的理论,让幼儿通过手语、图谱、手势来理解乐曲、歌词等,把复杂的活动简单化趣味化,让幼儿全身心地溶入音乐的海洋之中。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

12003168日集中学习、观摩、研讨。初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

220031月—3月认真思考,结合本园、本地区的实际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

320033月—5月小组根据计划进行实践、探索与研讨。

4              20034月组织本组成员参加泉州市组织的有关座谈会及观摩活动,并向同行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5 20035月中旬阶段小结,各年龄段进行汇报观摩,并录制已形成好的音乐活动案例。

6  20036月中旬参加福建省音乐教育观摩、研讨。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7  20036月—20043月在观摩、研讨的的基础上,调整思路,深入研究,并总结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同时完善相关案例。

820044月—200410月修改、整理、汇编论文与案例;分段组织观摩、研讨。

八、研究成果的预计:

1、小四班准备与晋江市特教学校聋哑班的教师学习“哑语”,将其与手势、肢体语言引入音乐活动之中,让音乐活动更富于生动情趣,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小班幼儿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途径。

2、本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在中二班区角常规较好、幼儿非常喜欢区角活动的基础上,希望幼儿能够通过音乐区角活动的形式,在原有的水平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会创编舞蹈、音乐节奏、认识基本的五线谱和欣赏各种类型的歌曲以及能够在配乐中用形象生动的表情、语言表演童话剧。使每次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不再单调,幼儿能够积极愉悦地参加每次的音乐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研究总结,反复强调区角的音乐氛围,为每位幼儿建立音乐小档案。

3 大班的乡土音乐教材收集、整理成册,争取家长经费支持保证幼儿人手一册。努力挖掘民间音乐素材,与本地词作家、作曲家联手,共同开发适合于幼儿园的民间音乐教材。记录整理相关主题活动及教学反思,力求多出精品、多出文章、多出成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