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出处南京市教研室
作者南京市幼儿园 王进

一、选题依据

    (一)对早期阅读价值的再认识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处身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纷繁庞杂的信息更替,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每个人提供了最大的生存保障。而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教育的根本,与我们国家倡导的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建设高度相关。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把儿童智力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在美国、英国的幼儿园,阅读占到课程的80%以上。哈佛大学的一项关于3——19岁儿童语言和阅读能力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的未来阅读能力以及所有学业成就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

    (二)对早期集体阅读的效应的认识

    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阅读困难产生因素的研究发现,导致儿童阅读困难产生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学,其中环境和教学导致阅读困难产生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早期集体阅读的效应有关研究告诉我们,学前期集体的早期阅读活动至少可以发生三种效应:    l)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布兰·维尔,1994    2)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3)在适合幼儿的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某些婴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莫拉,1986)因此,我们将早期阅读活动定位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就是有效发挥幼儿园集体环境的优势,培养幼儿、教师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也就是基本阅读能力。运用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文学素养,培养教师阅读指导能力,最终使幼儿、教师喜欢阅读,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使幼儿、教师养成中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语言水平,提高审美力,丰富情感。最终,他们将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

    (三)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阅读的传统,但是当代中国儿童阅读的开展还存在着大量不利因素,导致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

    起始阅读年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左右才开始阅读活动。

    进入独立自主阅读的年龄差异: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阅读障碍:虽然汉语阅读在阅读障碍发生率上比英语国家低,但是根据专家对城市儿童的测量,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也在6—8%左右。

    阅读量差异:美国一年级儿童每年读30,000字, 低能力一年级儿童大约读16,000字,高能力儿童大约读44,000字。中国一年级儿童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1/6。在中国,高能力和低能力儿童的阅读量相当。

    中国儿童阅读能力落差极大:有的4岁儿童能读名著,而有的10多岁的儿童却不能完整的读书,这种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认为:家长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儿童识字的工具,或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是中国儿童早期阅读最主要的问题。

    ()南京市语言组研究现状

    儿童阅读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的理念。孩子形成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伴随着生命的始终。学前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对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对一个个优秀绘本的阅读中会自然的进行的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南京市语言教研组已经进行了五年的集体环境中的早期阅读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幼儿共同分享阅读了大量的优秀绘本图画书,同时,将这些优秀的绘本图画书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在全市乃至全国进行了多场的现场观摩和讲座活动,得到了好评。以此为基点,我们自然的运用这些图画书中的多元价值,设计并进行了以提升教师教育素养的参与式的教培活动。让参与者在享受阅读的喜悦中拉近了自己和幼儿的距离,以图画书为桥梁,使处于不同生命状态的成人和孩子真正与图画书中的角色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宣泄,找到了现代人情感表达的入口和出口。同时,一些组员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自己的园本课程进行了《运用童话剧进行早期阅读的研究》、《构建家、园、传媒三方合作的系统操作的研究》、《农村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等研究。

    南京市语言教研组成员是南京市各个幼儿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的,共计有五十多人,在组内进行此课题研究对全市幼儿早期阅读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我市发展为有内涵的文化名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课题界定

    集体:集体就是许多人在其中工作、学习或生活的有组织的整体。苏联社会心理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集体具有以下4个本质特征:集体是人们为了达到社会赞许的某个目标而形成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具有自愿的性质,但决不能把这种自愿性理解为集体形成的自发性,因为群体不单单是由外部情况决定的,对参加群体的个体来说,群体已经成为一种在共同活动基础上积极建立起来的关系系统;集体的最重要特点是整体性,表现为它总是活动的某种系统,具有自己的组织、职能分工、一定的领导和管理机构;集体是成员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保证着成员的个性发展,而且成员的个性发展和集体的发展协同进行、互不抵触,即个性的发展是随着集体的发展而发展的。

课题里的集体就是儿童阅读所处的环境——幼儿园内(可是市内任一幼儿园);我们组织幼儿阅读活动的方式是集体形式的;南京市语言教研组成员是南京市各个幼儿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的,有南京市名师、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幼教教研员、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共计有五十多人,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教学研究的组织。我们教研组织形式就是包括以上人员的集体形式,延伸到每位市组成员所在区、片、幼儿园的研究团体。

    早期阅读0—6岁的学前儿童(个体)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学习、生活), 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环境)等,主动获取(相互作用)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中的信息,从图式符号、文字中建构意义(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发展语言和元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我们早期阅读研究的场所在幼儿园内,故我们研究的对象是3—6岁儿童。

    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在幼儿园内进行的集体早期阅读活动,也就是集体情境下的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园集体情境下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实践研究,探寻适合中国(南京)儿童的幼儿园集体环境下小、中、大班阅读目标,教育实施形式、阅读环境、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指导策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也就是基本阅读能力。通过有效的集体教研方式,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师阅读兴趣,培养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教师的审美力,丰富情感,提升真、善、美的能力。还包括市组成员所在区、片、幼儿园的早期阅读实践研究。

 

三、现有研究成果

    1.梳理近五年市语言组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已成文。

    2.中心组成员发表:

    <1>《从胡萝卜火箭的研究过程看早期阅读研究》20084月《早期教育》教师版。

    <2>《《反思早期阅读活动:蜘蛛先生要搬家》20055月《早期教育》。

    <3>《早期阅读:花园里有什么》20076月《早期教育》。

    <4>《《从有限中创造无限》2008年第2期《金陵女子教育》

    3.中心组成员参与出版的书籍:

    <1>《走进整和课程教师》南师大、宁谊出版社

    <2>《幸福的种子》南师大出版社

    <3>ƒ《早期阅读新方案》南师大出版社

    <4>《渗透课程小班语言——南师大出版社

    <5>《教学活动设计、亲子游戏《别再多管闲事了,波兹》《东方娃娃》绘本亲子版

    4.省、市获奖论文十余篇。(略)

 

四、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1.智能不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每一智能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符号系统反映出来的。

    2.各项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每一能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信息传递接受的途径以及发展的过程。

    3.各项智能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4.多元智能强调的是多元化看待智力的思想,而不是几种固定的智力特点。

    5.智能反映的是生理和心理的潜在能力、先天因素。教育环境、文化特点都会对其发展有影响。

    (二)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与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了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作为基础知识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基本知识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幼儿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幼儿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

    (三)全语言教育理论

    古德曼(1986)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全语言教育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语言教育观念。简单地说,全语言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理论

    这是基于现代认识学习论的教学模型,有六个教学步骤(略);三段:理解知识、巩固与转化、应用;两支:陈述性知识的教与学、陈序性知识的教与学。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的原理;反映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思想;能较满意地解释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异同等。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与传统教学模型的明显区别在于:第一,传统教学模型着眼于教师的行为,新的教学模型着眼于师生双向活动。所以严格地说,该模型也应被称为学与教的一般过程模型。该模型认为,学习有自身的独立过程。教本无独立过程,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服务。离开了学,就没有教。第二,传统教学模型没有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新的教学模型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自第5步开始,学与教分为两支,一支代表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一支代表陈序性知识的学与教。所以可以进一步把新的教学模型概括为六步三段两分支教与学模型。

 

五、研究假设

    3—6岁儿童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实施早期阅读活动能为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做好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实施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幼儿形成口语与文字的对应关系,使幼儿对阅读活动感兴趣、能够自主阅读,为幼儿终身的、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研究对象

    南京市各幼儿园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3—6岁儿童。

 

七、研究目标

    1.对南京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充分发挥市组成员在各自幼儿园的引领作用,研究出适合我市区域性的早期阅读经验,推进我市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发展。

    2.对幼儿园集体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进行研究,探寻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下小、中、大班阅读目标、教育实施形式、阅读环境、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指导策略。

    3.研究幼儿园集体情境中教师文学素养提升的有效教研形式,培养教师阅读指导能力,提高教师阅读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教师的审美力,丰富情感,提升真、善、美的能力。

 

八、研究内容

    1.通过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价值、优势与不足。

    早期阅读集体环境教育中幼儿教师调查。从教师对早期阅读概念、早期阅读价值、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早期阅读集体环境教育中阅读文本调查。从早期阅读文本的南京市场提供及应用现状和早期阅读文本的创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早期阅读集体环境教育中幼儿现状调查。从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与文本的互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进行调查分析。

    2.通过文献检索、教师观察、操作,收集、整理与创编适合集体阅读环境下的早期阅读读物,编制幼儿园集体阅读环境下的早期阅读读物书单。

    3.幼儿园集体环境下小、中、大班阅读目标、教育实施形式、阅读环境、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指导策略研究与实践。

    4.集体环境下早期阅读教研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课题设置以下5个子课题:

    1、幼儿园集体环境下小、中、大班阅读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2、幼儿园集体环境下的教育实施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3、幼儿园集体环境下阅读环境、阅读材料、阅读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4、幼儿园集体环境下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5、集体环境下早期阅读教研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九、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查阅、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开展此项研究的现状,以此为基点确立本课题研究的切入口与研究价值。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各方资源人员密切合作,针对课题活动中相关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诊断。立足于促进教师成长,关注幼儿发展,改革教研方式,行动中贯穿教师乐教,幼儿乐学的理念,建构集体阅读环境,通过实践——反思——改进整理、创作出适合的教材与活动方案。

    调查、访谈法:编制调查、访谈问卷,对南京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我市幼儿早期阅读现状、幼儿园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宜的对策。

    个案研究法:教师通过有计划的观察、随机观察,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动机、专注性,了解不同的环境、活动形式、内容对幼儿的影响,建立幼儿早期阅读个案,为幼儿早期阅读特征的整理提供感性资料。

    案例法:从教师撰写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引导教师对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对自己日后的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结论来。增进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经验总结法:教师从各自研究中不断实践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课题组形成研究报告。

 

十、研究步骤

    1.课题论证阶段:2007920083

    (1)梳理近五年市语言组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开展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可利用的资源。

    (2)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3)组建课题组,宣传发动,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明确研究的方向、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成果。

    4)编辑文献资料汇编1本。

    5)邀请相关专家开题。

    2.课题研究阶段:20084月至20097

    (1)调查研究。设计问卷对南京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价值、优势与不足。

    2)各子课题负责人撰写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论证。

    3)根据研究制度,各子课题成员根据研究内容,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

    (4)采用教育观察、调查研究法,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成果进行及时的整理或调整。

    5)每年8月进行课题的阶段小结工作,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

    3.总结、鉴定、结题阶段:20097月至在20107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

    2)组织课题研究汇报会,总结研究工作,展示研究成果。

    3)编著研究成果集。

    4)举行课题成果鉴定会。

    5)举行课题成果推介会。

 

十一、保障条件

    主持人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喜爱教育科学研究,关注教育教学的过程,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此基础上,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市一、二、三等奖为研究打下理论、实践基础。成功举办过多次全区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业务园长、园长培训班,有丰富的农幼儿教师培训经验。曾获得市十五期间继续教育先进个人,市语言文字先进个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2001年以来,参加市语言组活动,是市语言核心成员,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承担活动主持并进行专题讲座。热爱幼儿教育工作,在从事幼儿教研期间,能明确目标,以提高教师教育技能为抓手,以教师梯队建设为主线,教研活动开展的创新、实在、有效,教师们在各种活动中稳步成长,已有的与该课题相关的成果在幼教核心刊物发表。

    参与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成员的马建宁教师是南京市名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积极创新的开拓能力,多次对全市、全区开公开,示范课,获得省、市、区级多项荣誉称号。撰写了多篇具有一定价值的教科研论文,并将新的教育观念整合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特别在幼儿语言、美术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新成果。在南师大幼儿教育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注重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紧密融合,积累了较深厚的教育教学的功底,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异质同构的教育理念自然地融合进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其余子课题承担人员均为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有幼教教研员、园长、业务园长,都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均有很强的研究、反思、总结能力,是课题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南京市语言教研组每学期定期活动8次,每个课题组成员会在子课题负责人的召集下定期活动。每学期许卓娅、郑荔、华希颖等南师大教授定期参加活动和指导,不定期邀请特级教师、名师参加到研究活动中。

    南京市幼儿园语言教研组组员每学期缴纳活动费,各子课题不仅是我们课题的子课题更是各子课题负责人幼儿园内的课题,对课题研究有经费、物质、时间的保障。在前五年的研究中,我们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购买资料,对有贡献者进行奖励,并添置相应的课题研究材料和设备,为课题的开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十二、预期成果

    1.南京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2.幼儿园集体阅读环境下的早期阅读读物书单。

    3.幼儿园集体阅读环境下的早期阅读活动方案、案例集与光盘。

    4.《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的实践研究》论文集。

    5.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经验集。

    6.总报告,编著《集体环境中早期阅读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宝良、李凤英《学前儿童汉语普通话语音意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学前教育研究》20074

    2.王海珊、冯晓霞《3-6岁幼儿言语目的性的发展特点》,《学前教育研究》20077

    3.陈亮、朱德全《幼儿语言游戏的本质特点、指导原则及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710

    4.季红《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5.王林锋、靳玉乐《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6.佘雯、周丽丽《幼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7.《石家庄市学前儿童家园英语学习环境现状调查与思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5

    8.《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5

    9. 凯瑟琳.斯诺《在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

    10.周兢主编《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11.·古德曼《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