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研究论文
一、 课题名称:
通过对话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实验研究 。
二、 研究目的:
(一) 认识层面:
随着幼教界对早期阅读的关注,我园也于近年对早期阅读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作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幼儿对早期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时有包办代替、灌输的现象,忽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教育环境,包括图书的选择、材料的运用、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等;重知识轻能力,把早期阅读等同于前识字教育;重结果轻过程,没有或较少考虑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创造性思维训练,即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幼儿能否根据图画内容来回答问题,要求幼儿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条理性、连贯性,往往忽视或忽略让幼儿就图画内容、故事情节进行质疑提问,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重集体教学,忽视日常培养;重幼儿园教育,忽视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的作用等。
(二) 相关研究:
关于早期阅读,国际上有关研究成果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幼教界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倡、重视幼儿的早阅读,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问世,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不必操之过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阅读等于识字,并且主张幼儿提前识得一批字。我们比较认同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方面,但不主张把阅读等同于提前识字,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机渗透识字教学,让幼儿在理解阅读材料基础上认字。同时更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尤其学习了张博“对话”的理论,更使我们体会到对话对于阅读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园拟开展通过对话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实验研究,试图以创造对话的环境为切入口,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话,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达到提高幼儿表达、感受、倾听、分享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的目的。
(三)研究思路:
1、研究对象:
以本园小三班幼儿作为实验对象,以小二班为对照班。探索通过对话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有效指导策略。
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实验、调查、问卷、观察、谈话等方法。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1.11--2002.1)
① 成立研究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价值,提高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② 设计问卷,确立评价指标和测查指标。
③ 收集实验研究资料,实验班教师制订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2.2--2004.7)
① 对小班幼儿进行前测,选择适合小班阅读的图书材料,然后开始实验,研究对话氛围下幼儿表达、倾听、分享、感受的能力;阶段性小结。
② 选择适合中班阅读水平的图书、材料,在小班的基础上中三班继续进行实验;阶段性小结。
③ 选择适合大班阅读水平的图书、材料,在中班的基础上大三班继续实验,并进行后测;阶段性小结;
④ 举行早期阅读观摩活动,逐步积累教育活动案例,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4.8--2004.12)
对前阶段的课题研究进行记录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
1、幼儿园目前拥有比较宽敞的图书阅览室和大量图书,具有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彩电、电脑、幻灯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资金投入方面比较有保证。
2、幼儿园以往对早期阅读已进行了一些研究,教师们基本掌握指
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学习过张博“对话”理论。幼儿对阅读较有兴趣,且已形成比较良好的阅读习惯。
3、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做到:把教育活动当作一种对话过程,与儿童的关系是“对话”的伙伴关系。
(五)成果的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出版活动设计、论文集一本。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