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实施方案
幼儿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新区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十五”期间,我园经过多年的幼儿园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形成了一套不同形式的、系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效应。在课题研究期间还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来让幼儿来获得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原来资源的利用力量无穷大,它更好地来帮助我们十五课题的实施和完善。经过十五课题的研究再来看纲要,它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同时《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解读《纲要》使我们进一步清醒认识到:幼儿园语言教育也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要树立大教育观,确立开放教育的思想,更新教育资源观。让语言教育跨越课堂的围墙,为此,我们以《纲要》为准则,探索创新性语言教育中教育资源对语言教育的有效性和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课题界定
幼儿园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语言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活动过程。
幼儿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在目标上强调知识技能和创新素质同步。内容上强调综合性和生活化。创新地语言教育活动力图使语言的过程成为促进幼儿创新素质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充分体现幼儿建构性学习。
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了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幼儿园、家庭及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本课题是以创新教育理论和建构性学习理论为指导,一方面探索幼儿创新语言教育活动在教育资源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尝试在教育资源中如何融合创新性语言教育。
2、支撑性理论
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幼儿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把创新素质培养体现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之中,让幼儿语言素养习得与创新素质同构共生。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遗传基因里赋予了每个正常人听、说、读、写(为正确书写打基础)四种能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关键期内,语言教育科学、适时、语言环境良好,就会产生“多”、“快”、“好”、“省”的学习效果,语言是在不断适应新的情境中主动学会的,语言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地自我建构和完善过程。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使每个幼儿都可以成为语言能力超强的人。
三、实施策略和步骤:
1、创新性语言教育中教育资源观念的整合
观念的整合就是观念的联系和渗透。语言教育应关注多样化的观念,并注意这些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机械地、片面地理解某些教育观念。有整合的观念,才会有真正整合的语言教育。
(1)理解“整合”观念、接受“整合”的形式。
(2)分析语言教育与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和不足处。
(3)让整合的观念融入到活动中、体现在行动中。
2、创新性语言教育中教育资源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是教育所要达道的最终结果。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的整合。
(1)找准语言教育与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的定位。
(2)目标落实的具体性和对总课题、子课题的可操作性。
(3)研究后,目标的达成度。
3、创新性语言教育中教育资源内容的整合
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了多种语言教育内容,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语言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幼儿园、家庭及社区都有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应充分的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的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1)找准适合与本园语言教育结合的教育资源。
(2)拟定适合的教育资源与各子课题的融合的研究方案。
(3)制定学期计划。
4、创新性语言教育中教育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的整合
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有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需要教育活动组织的应变能力。对教育活动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以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要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刻板。
(1)各子课题拟定学期计划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组内交流活动组织方法、形式及手段。
(2)了解教育资源开发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找准语言教育与教育资源方法、形式及手段结合的一致性、共同点。
(4)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深入进行研究。
四、具体研究内容的操作设想
(一)、创新性语言教育中家庭资源的整合研究
1、家长参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实施
(1)采用“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家长给孩子讲课,如工作、生活等。
(2)注重和宣传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幼儿交谈、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做孩子的好听众、好玩伴。
2、亲子活动的开发和利用
(1)每月组织一次内容丰富的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促进幼儿口语表达的亲子活动。
(2)家长参与评价孩子在每次活动中所得到的语言训练和语言发展状况。
(3)教师对每次活动作出讨论和反思,总结成功的策略。
(二)创新性语言教育中主题环境的整合研究
1、孩子参与主题环境设计、布置
(1)孩子是环境的主人:作品的呈现、对作品的构思综述、对环境的介绍及和环境的对话都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平台。
(2)班与班之间的环境交流:图片的讲述、故事的表演等。
2、主题环境中语言区的作用
(1)班内创设丰富的语言区角。
(2)投放丰富的语言区材料:与主题相吻合的图片书本、操作新材料等。
(三)创新语言教育中社区资源的整合研究
1、找准语言教育与社区资源整合的定位。
(1)全面了解学期课程内容中社区活动的组织方式、活动目标定位。
(2)结合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对活动进行整改、修正,制定出适合我园课题实施的社区活动。
2、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融语言教育发展目标为一体。
(1)根据课程开展的活动:参观图书馆、参观小学、参观超市等。
(2)结合结庆活动开展的活动:重阳节慰问老人活动、三八节祝福妈妈活动、教师节感
(3)双向结合活动:到小区采访活动、做小主持人活动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结合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进一步探索和形成幼儿园创新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系列目标、内容、程序及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观,塑造一支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4、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凸现办园特色。
六、人员分工及时间安排
1、人员分工:
主要负责人:周菊萍、郁月苗、王文金
其他成员:俞风云、徐志芹、严筱萍等
指导专家:胡粼祥、单本荣、顾万春、张学良等
2、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7月
达成目标:确定研究课题,界定研究范围,明确操作思路。
研究内容:编写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论证。
成果形式:研究方案,论证意见。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为文献信息法。
(2)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7月
达成目标:按方案研究,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内容与操作方式。
研究内容:组织子课题研究与阶段成果汇报。
成果形式:阶段成果汇报、研究课、论文集。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3)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达成目标:总结研究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鉴定。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集、活动反思集。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总结法。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 研究报告 课题论证报告 2006年6月
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2006年10月
课题实施轨迹资料 2008年6月
最终成果
(限3项)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09年10月
活动方案 2009年10月
各经验论文 2009年10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