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本阅读中幼儿语言整合性学习”课题阶段小结
“在绘本阅读中幼儿语言整合性学习”课题阶段小结
选择“绘本阅读”这个较小的切入点,整合绘画、情感,努力提高幼儿语言综合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回顾半年的时光,我们不断行动的身影历历在目:
以书为友——“初识绘本”
要想让孩子“亲近绘本、快乐阅读”,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走进绘本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3月份,通过子课题方案,5月份,每位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收集、了解、交流了许多优秀绘本故事。如:《月亮的味道》,《漏》,《彩色的花》,《我爸爸》,《亲爱的小鱼》,《生气汤》……与这些画面精美、想像超凡、寓意深刻的绘本故事初识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和绘本交上了朋友!与优秀绘本故事结缘,让我们能静心与大师交流、感悟其文字的深邃意境、图画的生动至美;与优秀绘本故事结伴,让我们的智慧日益丰满……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吧!
凝练智慧——“了解绘本”
半年来,我们以《纲要》为指导,以行动研究为抓手。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着重于“绘本阅读”的探索研究,学习了相关的文章。如:《图画书中对图像语言的诠释》、《绘本阅读中的合理设疑》等。在学习其它小组经验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内化于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智慧的获得是非常不易,需要我们将知识的“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对知识“火热的思考”,需要我们不断积淀、不断付出、不断追寻!
精彩展示——“亲近绘本”
4月份,我们选择了经典绘本故事——“我爸爸”展开教学研究,徐旦老师代表小组参加了全市小型研讨活动;5月份,杜巍老师与其它子课题组长以研究课形式向全园汇报了最初成果,6月份,小组内开展教学观摩,大家积极探索在绘本阅读中幼儿语言整合性学习的具体操作策略、研究绘本阅读的多种方式。以教师提问策略为例,刚开始,我们采用了完全开放的提问方式:“你有什么发现?你看懂了哪里?”……发现孩子们发现、交流的范围很广、点很多,也散乱……对于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又一次深入剖析、研讨,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即在故事主要情节转折处,利用“问号”的提示,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大胆讲述、合理猜测、想像……这三个层次一环紧扣一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寻找、判断、想象、表达,这样的阅读方式互动性更强了,在不断参与中更多的是对问题的期待和自我能力的挑战!这样的探究性阅读方式更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
反思:
半年中,子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集中交流活动。老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积极表达自己观点,交流有益经验,积极为同伴出谋划策!……在创新研究中迈出了一大步,当然,由于缺少专家指导和专门的教学引导,老师们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困惑,对绘本所传达的内涵把握不够,加上自身语言素养有待提高,致使绘本教学遇到很多问题,希望园部能组织相关外出或请进学习的机会,拓展教师视野,为教师更快成长提供方向。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