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欣赏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欣赏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
——蒙古族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格根图雅、乌尼尔苏布德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达尔克罗兹体系的实践中,第一个要素就是注意力,因为我们必须听到和影响我们的声音。第二个要素是智力,幼儿必须理解、分析他所听到的东西。第三要素是敏感性,它赋予积极的、感情的要求,幼儿必须能够感觉到音乐浸透到全身,最后才是身体运动。因此利用经过百年锤炼的古典音乐和久经传诵的蒙古族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隐含着巨大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去探究,同时结合本地区幼儿教育的特点,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通过挖掘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欣赏,从而提升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力等。在开发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时,也为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弘扬作出贡献。
二、我园开展课题之前的现状:
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一直是我园老师困惑最多的环节,不知道如何教,哪些音乐适合幼儿欣赏?怎样的欣赏活动幼儿喜欢?怎样的欣赏活动才是生动活泼?如何利用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课题开展前我们也试着上过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欣赏活动,但不是渗透的不够就是渗透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尽兴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幼儿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
(一)从最初的问卷调查开始:
内 容 | |||
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100%教师认为有积极作用 | 0% | 0% |
幼儿园对于音乐欣赏教育重视程度 | 36%教师认为很重视 | 52%教师认为重视程度一般 | 12%教师认为不重视 |
是否掌握组织音乐欣赏方法 | 13%掌握了简单的组织方法 | 24%的教师知道一两个简单方法 | 63%教师不知道组织方法 |
是否组织过音乐欣赏教学 | 15%尝试着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但因为缺乏教材,缺乏必要的欣赏理论指导,没有欣赏指导经验等主客观原因而无法展开有效的活动。 | 54%想组织,但不得法 | 31%没有组织过 |
根据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困惑,首先,我园通过组织教师座谈、设计问卷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当前教师对音乐欣赏教育的困惑和家长对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情况,并一一记录在案后,研究本园音乐欣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利用问卷和观察的方法,对我园教师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共向家长、教师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回收率80%。问卷调查了解了幼儿家长对音乐欣赏教育的认识度,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的必要性、内容、教育方法、教材等方面的认识,借以分析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的现状。
1、教师的认识
【表1: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和态度】
据调查,幼儿园教师认为音乐欣赏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教师想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但因为缺乏教材、缺乏必要的欣赏理论指导、没有欣赏指导经验等主客观原因而无法展开有效的活动。
2、家长态度:
【表2:家长对音乐欣赏教学看法】
| 家长人数 | 统计比例 | 赞成才艺教学的理由 |
赞成 | 31 | 15% | 幼儿园因该重视音乐欣赏教育 |
中立 | 10 | 5% | 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语言、数学)情况下可以开展 |
反对 | 167 | 80% | 80%的家长认为“音乐欣赏”是音乐专家的事, 幼儿园因该把重点放在教加、减、乘、除,加强读写上,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
统计结果: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肯定了音乐欣赏教育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但与教育观念相出入的是,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育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仍有部分教师对音乐欣赏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忽视了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
大部分家长对音乐欣赏教育持反对态度。原因:
1、家长对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没有认识。认为音乐欣赏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举足轻重,没有多大的意义。
2、家长自身就对音乐欣赏不感兴趣,认为是“音乐专家”的事。
三、课题研究具有的研究条件:
1、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做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的资源来源。
2、鄂尔多斯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
3、我园是东胜区唯一一所蒙古族幼儿园,有着独有的民族教育资源,有一批热爱古典音乐,并致力于传承蒙古族音乐的一线幼儿教师。
㈠研究目标:
根据3-6岁幼儿音乐发展特点的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探索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活动指导策略,通过欣赏音乐、讲述对音乐的感受、参与肢体表现、绘画、听音乐编故事等手段,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培养幼儿自信心、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想象力,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等。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培养幼儿对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作品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欣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㈡研究内容:
研究以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为载体,培养幼儿艺术发展的指导方法。
1、研究小中大班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注意力。
2、研究小中大班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表现、听音乐编故事能力及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方法。
3、收集和选择古典音乐及蒙古族音乐的优秀作品,并加以整合和利用。
4、做好家长指导工作,使家长对音乐欣赏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同时通过和家长的交流、合作,使家长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㈢研究方法:
1.行动法
教师即研究者,行动研究法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把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困惑提出来,通过课题组共同研究探讨,再把研究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方法、解决教育困惑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我们这些刚开始接触这个课题的实验老师们。
2.文献法
查阅、收集有关的理论、实践文章,并进行分析整理,借助他人的智慧对我们的研究方案及时加以充实和调整。
㈣研究对象:幼儿园两个实验班幼儿与两个普通班。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06年9月~2007年4月
方法:搜集、整理、适合幼儿的古典音乐和优秀蒙古族音像资料。
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前,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幼儿的测试。
拟订计划创设研究课题,明确研究任务及完成时间,做好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
时间:2007年4月——2009年4月
内容:按预定的计划开始进行各项研究活动并随时调整更为合理的具体内容,做好观察记录,撰写阶段小结。
3、总结阶段(实验大班)
时间:2009年4月~2009年7月
内容:(1)研究成果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 测查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后各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家长的态度,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和教案的整理。
(3)进一步讨论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双语综合主题教育课程模式》
- 下一篇:《区域活动中材料的运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