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研究》研究报告

 

首师大附中、十三中课题组

执笔: 阳永红  吴天虎

一、课题的产生

近年来,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学好,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传统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正在受到基础教育变革形势的挑战,而应战的上策就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我国走过了由数量扩展、质量提高向专业化迈进的过程。现在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已经建立师资培训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我市师资培养正处于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走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成为我市教师的一种迫切需要。

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已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急切需求。"同课异构"的校本课例研究就是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了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师真正成为行动的研究者而进行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学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它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校本研究模式,也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问题的界定:

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没有进行整理和总结,如何把本组有丰富课堂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归纳出一套可以在全组教师课堂上推广的模式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我们的年轻教师虽然缺少教学经验,但正因为年轻,他们勇于尝试,敢于探索,虚心学习。如何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是我们这一课题要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非常有利于扬长避短,通过互助合作共同走上教师专业化的道路。在研究中通过实施"课例研究、教师论谈"的动作策略,建立有利于"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成长"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单干、竞争与合作,而合作互助才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三者也并存于教学当中,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是把握三者间的平衡。而当前的教学过高地强调了竞争而不是合作互助,导致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的产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2)认知理论认为,同伴之间的交流,产生的认知冲突能提高自身的理解质量,而且在互助学习中,教师既是参与者、聆听者又是解释者,比单纯是聆听或解释者的认知水平高得多。

3)教育理论认为: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提倡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等方面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够通过教师彼此的互助支持,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建立专业团队,在理念层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和合作,营造教师之间专业合作的精神面貌和合作氛围;在实践层面,强调团队之间的良性合作与竞争,鼓励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发展。在个体层面,通过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实践意义

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能让每位教师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对话,建构出不同的意义,赋予静态的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对教材的"激活""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基本程序是: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再次评议反思撰写反思案例。这一教研方式既有个体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老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让广大教师展开平等的、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借助群体反思,激励教师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和他们为什么做,使教师真正把课程教学理念落在实处。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队伍以年青教师为主,他们主动学习、热情参与活动、渴望成长与进步,这此利于开展科研活动。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桂林市教学资源,和同片学校实行"片区联动,同课异构"的教研策略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教学问题大家研究,课例研究大家探讨,集体成果集体共享"的研究氛围,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各个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状,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专业化都不是新生的事物。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开始了这一探索,在20世纪中叶便形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1994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的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门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就意味着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无时无刻地需要不断地调整、修订,重新审视和评估和接受挑战考验。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各国教育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话题。专业化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有新的进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总结优秀教师先进而可行的教学方法,在全组进行推广和借鉴,加快本课题组教师的成长历程。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与形成。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2.研究的重点:如何有效地促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七、研究的对象、方法

1.研究对象:市十三中、首师附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教研究实践,研究制定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同课异构"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的具体策略。

2)行动研究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参与"同课异构"实验活动对个人的促进中的作用,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寻找典型课例,进行理论分析与反思,概括出有特色的初中思想品德"同课异构"教学策略与教研模式的主要特征和流程。

3)调查分析法:采用采访调查、问卷小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效能。

4)经验总结法:把在"同课异构"活动中的心得、收获写成文本,并编辑出版。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068-200611)

1)通过调查研究商讨分析达成共识,确定课题,成立组织机构。200611月,参加了桂林市教科所卢飞若主持的"同课异构"总课题开题仪式后,在首师大和十三中成立以特级教师、校长刘定华、副校长周技敏为指导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并举行开题仪式。

2)学习理论知识,为研究个案、开展活动打下理论基础。课题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组织引领下进行有关"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目的:从整体来说是为了提高课题组的教育教学水平,从个体来说是为了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反思能力。并确定课题的""是指核心内容相同,教学目标相同,课程资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是指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资源不同,所用学生不同。

3)研究相关案例,制定研究方案,完成总体计划。

4)组成课题成员,拟订发展规划。如: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