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回顾: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的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自1996年,桂林市区划后,雁山区教研员力量十分薄弱,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教研室从2001年起,从本区中小学校选拔了15名各科优秀教师聘为兼职教研员,但是这些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支撑。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能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和服务效能,这就需要教研员在专业上快速成长。我所对本四个乡镇的兼职教研员逐个进行的分析,认为:
1、兼职教研员是学科教师的带头人,没有兼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就很难有学科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2、兼职教研员既是学科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又是学科教学的指导者、服务者,没有兼职教研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很难有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兼职教研员是新课程改革最前卫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没有兼职教研员专业角色和专业素养的反思与建构,特别是课程素质的提高,就很难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研究兼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军人物的专业成熟之道,也是引领和促进学科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和绿色平台。因此提出“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将对本区的兼职教研员成长起到有效的指导意义,同时,推进我区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从人本主义看:兼职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就是兼职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逐步提升,专业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从建构主义看:兼职教研员的专业发展的本质是“教研员教育思想和教研理论走向成熟化,教研方式走向多元化,教研行为走向民主化,教研成果走向实践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源于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对教研员的专业要求,又源于教研员专业自主发展和专业价值不断超越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兼职教研员必须满怀专业情意,倾注专业情感,关注终身学习,重视教研反思,消除职业倦怠,继承和创新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本课题除了由教研室唐佳芬主任任组长,全体教研员任课题组成员之外,还建立了15名兼职教研员的个人成长记录袋。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做了周密细致的布置,试验教研员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大家一致认识到这项实验不仅仅是课题组的任务,而且是全教研室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科学实验进程的一般规律,我们把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实验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力争获得圆满成功。
三、实施原则和基本方法
1、实施原则
(1)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原则:通过外派学习,理论研修,了解我市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经验与理论,不断探求我区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经验机制与策略。
(2)母子牵引原则:整体启动全区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研究项目,牵引教研室全体教研员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工作,使专职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能齐头并进,达到“母牵子,子促母” 同研共进的目的。
(3)主题推进原则:整个研究阶段均以主题推进的形式进行协同的、全面的、各有侧重的研究和实施,围绕总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及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研究主题,分主题完成研究任务。原则是上一个子课题就是一个主题,采取子课题负责制。
(4)建立志愿者入伍原则:严把研究队伍质量关,建立志愿者强势研究队伍,采取自愿申报,滚动淘汰的办法,建立研究队伍,杜绝挂名现象。
(5)灵活改进原则:对于研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力争与时俱进,务实实效。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调查法;(3)案例研究法;(4)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内容
1、总目标:
(1)形成促进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与教研文化。
(2)探索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
2、内容:
(1)通过对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素养的反思与建构研究,形成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2)通过对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角色的反思与建构,形成兼职教研员从事教科研事业的专业精神与专业人格。
(3) 通过对新旧课程中兼职教研员教研方式的比较研究,形成引领校本教研的专业工作方式和专业情意。
(4) 通过对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总结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
(5) 通过对新课程中兼职教研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形成一种有利于兼职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教研文化。
五、具体做法
第一、严抓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课题立项后,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首先成立了由教研室唐佳芬主任任组长,全体教研员任课题组成员之外,还建立了15名兼职教研员的个人成长记录袋。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做了周密细致的布置,试验教研员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大家一致认识到这项实验不仅仅是课题组的任务,而且是全教研室的一项重要任务。成立了管理、理论、实验“三支”队伍。即:管理队伍主要保证经费投入、稳定实验人员,保证课题实验顺利进行;理论队伍主要是培训、指导实验教研员,促进实验教研员理论水平的平衡发展;实验队伍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课题的实验,研究和总结,是课题实验的先行者。
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唐佳芬,全面主持协调课题研究工作。
黄德球:负责案例研究。
赵息才:负责结题资料的整理,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开展研究
附件1: 《雁山区专(兼)职教研员综合素质调查表》
指导语:您好,这是一个关于桂林市教研员综合素质的普查,您的答案无需留下姓名,不与个人奖惩挂钩,不做为教研员个人评价指标,无对错之分。您的答案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每一道题。谢谢您的合作和参与!
首先请留下您的个人信息,请您在下列符合您情况的横线上打“√”
您 的 性 别: 1) 男 2)女
您 的 民 族: 1)汉族 2)少数民族
您的教研学段:1)小学 2) 中学
您 的 居住地:1)城市 2)县城
您 的 学 历: 1)中专(中师) 2)大专 3)本科 4)研究生(课程班)
您 的 职 称: 1)小学一级 2)小学高级 3)中学二级 4)中学一级
5)中学高级 6)特级
从事教研时间:1)1~5年 2)6~10年 3)11~15年 4)16~20年
5)21~25年 6)26~30年 7)30年以上
您的教研学科:1)基础学科 (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
2)其他学科 (指体育、综合实践课、音乐、计算机(信息技术)、地理、自然、美术、心理等除上述基础学科以外的学科)
您 的 单 位: 1)市教科所 2)城区教研室 3)县教研室
一、单项选择题(请您按照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每一个问题有五个选项,分别表示①完全不是②基本不是③基本是④完全是,请将最符合您的想法的选项用“√”标出。)
项目 |
完全不是 |
基本不是 |
基本是 |
完全是 |
1、教研员是一个理想的、值得终身追求的职业。 |
|
|
|
|
2、您能够适时自我评估,积极调整自我。 |
|
|
|
|
3、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获得大多数同事和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对您来说至关重要。 |
|
|
|
|
4、推行新课程后您对职业前景所持的态度是乐观的。 |
|
|
|
|
5、您到学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校教研工作开展的情况。 |
|
|
|
|
6、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学。 |
|
|
|
|
7、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您是理所当然的专家和领导。 |
|
|
|
|
8、您常协助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
|
|
|
|
9、教师应该紧跟教研员的指挥棒走。 |
|
|
|
|
10、教研员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实践,才能做好工作。 |
|
|
|
|
项目 |
完全不是 |
基本不是 |
基本是 |
完全是 |
1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 |
|
|
|
|
12、评价教师时,采用教师自评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加上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太麻烦。 |
|
|
|
|
13、您评课时通常是既评教又评学。 |
|
|
|
|
14、您现有的本专业学科知识能够适应目前的教研工作。 |
|
|
|
|
15、您在指导课堂教学时,通常较注意本学科的知识教学,较少顾及各学科间的横向联合与相互促进作用。 |
|
|
|
|
16、您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
|
|
|
|
17、您了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知识。 |
|
|
|
|
18、您熟悉心理保健知识,能够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
|
|
|
|
19、您熟悉教育教学科研的常用方法、一般程序和成果运用等知识。 |
|
|
|
|
20、您具备了足够的学科管理知识。 |
|
|
|
|
21、您知道如何根据教师的需要调整学科教研的难易程度。 |
|
|
|
|
22、您知道如何运用与改造教学和学习资料,来激发和鼓励教师。 |
|
|
|
|
23、您在与同行、教师进行业务交往时,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建立真诚、平等、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的氛围与方式。 |
|
|
|
|
24、您能准确地判断本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制定可行的计划。 |
|
|
|
|
25、您能权衡学科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并对这些可能性进行选择、决定。 |
|
|
|
|
26、您能建立起学科教研队伍,并使这个队伍团结,有效地良好运作。 |
|
|
|
|
27、您能较好地协调与同事、教师之间的关系。 |
|
|
|
|
28、从事各项教研工作时,您都是独自一人完成。 |
|
|
|
|
29、您在各种教研工作中事必躬亲、一抓到底。 |
|
|
|
|
30、您能清楚地陈述问题,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进展和思想动态,以便于得到更多支持。 |
|
|
|
|
31、评课时,您能从教育思想和教学的设计、实施、监控等方面给予评价,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
|
|
|
|
32、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一般都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更新。 |
|
|
|
|
33、您能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围绕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 |
|
|
|
|
项目 |
完全不是 |
基本不是 |
基本是 |
完全是 |
34、您通常是将教研活动细化为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组织复习考试等,并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评比和组织学科竞赛的方式来指导学校教学和研究工作。 |
|
|
|
|
35、您主持了一些课题的研究。 |
|
|
|
|
36、您能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对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质量进行评估。 |
|
|
|
|
37、您能对学科教师的能力、需要、业绩和发展等进行监督、评价、记录和报告,促进教师工作的进步及成长。 |
|
|
|
|
38、一年工作结束,您的学科教研总结通常是一篇“工作总结”,主要是陈述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
|
|
|
|
39、您认为教师的成长应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为重点。 |
|
|
|
|
40、您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
|
|
|
|
41、您认为教师成长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
|
|
|
|
42、您善于发现教师教学的优点和长处,并和教师一起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
|
|
|
|
43、您培养出来的教师都具有相同的教学风格。 |
|
|
|
|
44、您经常参考教师或同事对自身教研和教学的建议,以改进教研工作。 |
|
|
|
|
45、您在新课改带来的变革中感到痛苦和无奈,认为这种情况无法改变。 |
|
|
|
|
46、您能及时汲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把握教学改革动态和学科发展走向。 |
|
|
|
|
47、您坚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新知识。 |
|
|
|
|
48、与三年前相比,您的教研工作方式没什么变化。 |
|
|
|
|
49、您经常有将工作做得更好的想法,并马上付诸于行动。 |
|
|
|
|
50、您对自己今后在教研员这一工作岗位上的发展仔细考虑过。 |
|
|
|
|
51、您能够积极参与教科所、教研室及本学科教研的发展规划,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 |
|
|
|
|
52、您充分参与制定和实施同事们的专业进修计划。 |
|
|
|
|
53、您能指导教师利用投影仪(含幻灯机)、录像、电影、计算机或网络等多媒体开展教学。 |
|
|
|
|
54、您能把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加以合理地整合、利用。 |
|
|
|
|
55、您一旦认准了目标后能坚持进行下去。 |
|
|
|
|
56、在重大困难面前,您会想办法解决。 |
|
|
|
|
57、您能够自我控制,不轻易沮丧,时刻提醒自己对事情要有兴趣、热情,要乐观。 |
|
|
|
|
项目 |
以下三题请填您选择的序号 | |||
58、近两年内您曾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学术性文章有: ①未发表 ②1篇 ③2—3篇 ④4篇(含4篇)以上 |
| |||
59、您培养出来的教师曾获得过的奖项有: ①没有获奖过 ②市级奖 ③区级奖 ④国家级以上奖 |
| |||
60、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您一年之中能阅读其它除教材教参之外的书籍: ①0本 ②1本 ③2—3本 ④4本(含4本)以上 |
|
二、多项选择题(您需要在问题后面选择您认为合适的三个答案,并进行排序)
1、近五年内您最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是(请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教育心理学 ②现代教育技术 ③教学设计、评价、实施等方面知识和实践技能 ④现代教育理念 ⑤学科教育理论 ⑥教育科学研究 ⑦教育管理 ⑧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您愿意选择(请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专家指导和合作 ②听课、评课 ③教育科研 ④查阅相关资料 ⑤上示范课和反馈评议 ⑥短期进修、学习 ⑦专家报告和讲座 ⑧参加高一层学历培训
3、您认为一个好的教研员的标准是什么?
注:本量表参考广西师大教科院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校园氛围中的教师文化建设研究
-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