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课题申报
《城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湖南省常德市第五中学课题组 执笔:朱岸琪
一、 选题的指导思想:
在“九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与实验”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不少的成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作为学校德育主要内容之一的心理教育已经进入议事日程。教师如何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逐步列入学校教育日程。为了研究中学开展“心育”的背景情况、内容及实施方法,增强目的性及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工作在普通中学的同志们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深切地感悟到特别需要了解并真正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支持,从而使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为完善。
我校现有在校生两千多名。初中生源是教育局按户口分配的.但学校附近的民办学校常德英语实验学校已收走许多优秀学生.虽然生源数量保证了,但新生入学成绩在西城区已处于末尾。如此状态下,同一教学大纲,同一中考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值,社会对于学校的期望值及教师为完成这些教育教学要求的负载,都往往在学生身上体现为一种强大的压力。由于他们基础较差的现实,那么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就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许多不适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形成诸如自卑、逆反、厌学、焦虑等心理偏差,不仅影响教育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教师肩负着教育和教学的双重重任。尤其是中学教师,他们的心理状况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由于来自社会、家庭、职业各方面的压力,常常会使学生心目当中的楷模或偶像心理产生偏差。如此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有可能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随着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我们的老师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作为我们学校的老师,出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充分地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恰当的辅以良好的心理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决定将此题确定为本校重点课题之一,组织攻关。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与需求,研究如何调整好教育者的心态,优化师德,从而减少或避免教师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教育教学有可能造成的失误。辅以我校正在开展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同时进行,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也为同类校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之路做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背景综述
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育人重任。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因为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一个缺乏健康心理、赏罚不公、喜怒无常、冷漠无情或过于严厉的教师 ,怎能不引起学生情绪的困扰 ,产生心理障碍?事实说明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危害程度 ,决不亚于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曾经对湖南省14个地市 ,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结果表明 ,有51.23 %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32.18 %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 %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长沙市对145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同样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因子 ,除恐怖外其它均高于正常成人常模 ,且在强迫、固执、人际敏感方面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肯定会影响到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影响的具体内容究竟有哪些方面,影响的方式有几种类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在12所中小学进行了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心理健康水平低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偏低;心理有某种障碍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比率也较高。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并且相关程度较高,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因为:1.在班级的“心理场”中,教师占据着主动、支配的地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场论”。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群体内部都存在着一种“心理场”。由于“心理场”的存在,每个成员之间的心理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这种过程是一种“群体心理互动”的过程。但是,这种互动常常是不均衡的,其中,往往有一种力量起着主动、支配的作用。很显然,教师是法定的、为学生及家长共同认可的教育者、监护人和行为的管理者。教师所具有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教师更容易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做人的楷模甚至是偶像。他们尊重教师,自然会“爱屋及乌”,习得他们的某些个性与行为习惯。2.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比家长更长时间的“有效接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每天达7~8小时,甚至10多小时。而父母虽然每天与孩子在一起10余小时,但其中睡眠时间占多半。很多场合下,父母与孩子又独自活动(如父母做饭,孩子读书、写作业等),较少面对面的接触,所以,教师与家长相比,“有效接触”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父母,教师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行为方面与教师更为相像。3.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善,极容易从教师方面受到暗示和影响。教师总是对的,教师就是他们效仿的榜样,教师的要求就代表着学校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为此,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如果我们不首先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教师良好的情绪是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气氛的重要条件。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教师愉快的心境 ,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而且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谐、愉快的情绪体验 ,从而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而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如果教师心境不佳 ,喜怒无常 ,其不良的情绪会引起学生烦躁紧张、冷漠压抑 ,既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如果教师由于青少年的敌视和挑衅、吵闹或捣乱而导致课堂上情绪失控 ,训斥或谩骂学生 ,或者把自己在家庭生活及社会交往方面产生的不良情绪迁怒于学生 ,那么这种充满火药味的气氛只能窒息学生的智慧火花 ,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抗拒和抵触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异常。所以 ,教师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 ,高高兴兴生活在青少年中间 ,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个性化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又一个特殊要求。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个性的最佳时期 ,教师的个性化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个性会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及与学生的交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的个性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教师个性的痕迹。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与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修养自己的个性,达到以自己良好个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目的。教师健康的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对领导与同事的友好协作精神 ,有一定的心理容量 ,乐观开朗 ,经常以良好的心境对待人与事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自信,人际关系和谐 ,言行符合年龄特征和职业要求。教师只有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 ,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并收到良好效果。
三、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
调查法:1.对在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全员调查及量化分析(包括:对自己职业、岗位的认同;家庭环境和谐度;与同事相处、协作能力;与家长相处、沟通;与学生相处、沟通等。)调查工具(问卷、量表)的设计或选用,将请教有关专家帮助选择、审定。2.对相关任课班级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教学成绩分析,阶段性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分析;“班级日誌”反映日常教学状况的分析等。)
访谈法: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或个别谈话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四、研究成果:将通过调查报告和研究分析论文的形式体现。
五、人员组成及分工:
姓名 |
年龄 |
职务职称 |
研究分工 |
何晓明 |
51 |
校长(中学高级) |
选题及保障 |
肖汉仕 |
46?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博士,教育心理学教授。 |
研究指导顾问 |
蒋桃初 |
45 |
副校长(中学高级) |
心理理论研究 |
喻天瓴 |
44 |
中学高级 |
心理理论研究 |
鲁桂秋 |
42 |
中学高级 |
家校结合分析 |
李玉波 |
42 |
中学高级 |
教育效果分析 |
刘汉清 |
53 |
中学高级 |
班级情况分析 |
朱岸琦 |
27 |
(课题研究工作组长)中学一级 |
班级情况分析 |
李莹 |
32 |
中学高级 |
师生和谐分析 |
陈亚利 |
26 |
中学一级 |
师生和谐分析 |
高连峰 |
26 |
中学一级 |
班级个案研究 |
李再春 |
38 |
中学一级 |
学科个案研究 |
杨计 |
30 |
中学二级 |
班级个案研究 |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表:
(一)2007.12—2007.03分别完成“教师心理状况调查”、“家校结合情况调查”、“师生和谐情况调查”及“期中教育教学效果分析”。
(二)2008.04--2007.09(阶段性成果)分别完成调查报告,年级情况分析和班级个案分析。
(三)2008.10(总成果)完成课题分析研究论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教师培训与发展方向的探索研究”课题申…
- 下一篇:中学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