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业务考试题(二)(带答案)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高中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2、参考公式:
(1)如果事件
(2)如果事件
(3)如果事件
(4)球的表面积公式:
(5)球的体积公式:
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5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理念正确的是 ( )
(A)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由学生作主
(B)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教学方法的选用改为完全由教学目标来决定
(D)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有效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B) 鼓励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猜想,乐于思考,获得成功感
(C) 策略纠错,尊重个体差异,指导和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D) 帮助学生摸索恰当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导入新课应遵循( )
(A) 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造成悬念,达到激发情感,引出疑问的作用
(B) 要以生动的语言、有趣的问题或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知识、新概念
(C) 导入时间应掌握得当,安排紧凑
(D) 要尽快呈现新的教学内容
得分 |
评卷人 |
|
|
2、 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3 分,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记√,错的在题后的括号内记×)
(1)教育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过程 ( )
(2)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 )
(3)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决定的,备课就是写教案 ( )
得分 |
评卷人 |
|
|
3、 简答题(本题满分6 分)
你认为一堂好课的特点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高中数学试卷
第二部分: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注意:请将选择、填空题答案填在解答题前的答题栏内.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计算:sin2490°=
A、
2.函数
A、
3.在等差数列{an}中,a2+a6+a16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它的前n项和Sn中,也是确定的常数的是
A、S17 B、S15 C、S8 D、S7
4.已知函数
A、f(x)与g(x)大小关系不确定 B、f(x)<g(x)
C、f(x)=g(x) D、f(x)>g(x)
5.设p、q为简单命题,则“p且q”为假是“p或q”为假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椭圆
离心率分别为e1、e2、e3,则
A、e1e2> e3 B、e1e2= e3 C、e1e2< e3 D、e1e2≥e3
7.设a、b是两条不同直线,
①若
③若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直线
A、
C.
9.在
为3的等差数列的
A、第13项 B、第18项 C、第11项 D、第20项
10.在某次数学测验中,学号
且满足
A.9种 B.5种 C.23种 D.15种
二 、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定义运算
12.设f(x)=4x-2x+1 (x>0),则
ξ 0 1 2 3 P 0.1 a b 0.1
ξ 0 1 2 3 P 0.1 a b 0.1
13.一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 , 且Eξ=1.5,则a-b= .
14.在空间中,已知平面
15.定义符号函数
题号 |
教育理论部分 |
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 |
总分 |
合分人 |
复核人 |
| ||||||||
一 |
二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
得分 |
|
|
|
|
|
|
|
|
|
|
|
|
| |
得分 |
评卷人 |
|
|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得分 |
评卷人 |
|
|
二、填空题答题卡
11.___ 12.___ 13.___ 14.___ 15.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得分 |
评卷人 |
|
|
1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A、B、C的坐标分别为A(3,0),B(0,3),C(
(1)若
(2)若
得分 |
评卷人 |
|
|
17.(本题满分9分)
若函数
得分 |
评卷人 |
|
|
18.(本题满分10分)
甲、乙两支足球队经过加时赛后比分仍为0:0,现决定两队各派5名队员,每人各射一个点球以决胜负.如果这10名队员每人点球的命中率均为
(1)求:甲队5名队员连续有3人射中,另外2人未射中的概率;
(2)如果命中一个点球记1分,没有命中点球记0分,试写出乙队射完5个点球后所得总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侧面PDC是边长为
(1)求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
(2)求点D到平面PAB的距离.
得分 |
评卷人 |
|
|
20 .(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
(2)
(3)令
得分 |
评卷人 |
|
|
21.(本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已知圆
(1)求曲线E的方程;
(2)若过定点F(0,2)的直线交曲线E于不同的两点G、H(点G在点F、H之间), 且满足
湘潭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高中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1)BD (2)ABCD (3)ABC
2、(1)√ (2)× (3)×
3、(1)应体现现代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
(2)应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合作
(3)应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4)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5)应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合理性、有序性
(6)应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
(7)应体现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简明性
(8)应体现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效率的显著性
只要点评得当,观点正确,可给满分。
第二部分: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 、选择题
ACBDB CDADD
二、 填空题
11、
16. 解:(1)
由
(2)由
又
由①式两边平方得
17. 解:当
要使
即
又
18. 解:(I)由已知,甲队5名队员连续有3人射中,另外2人未射中的概率为
(II)
|
0 |
1 |
2 |
3 |
4 |
5 |
P |
|
|
|
|
|
|
………………………………………………………………………… 8分
E
(或E
19.(1)解法一:连结AC,BD交于点O,连结E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O=CO,又∵PE=EC,∴PA∥EO,
∴∠DEO为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2分
∵面PCD⊥面ABCD,AD⊥CD,∴AD⊥面PCD,∴AD⊥PD.
在Rt△PAD中,PD=AD=a,则
∴异面直线PA与DE的夹角为
(2)取DC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PM、MN、PN.
∴D到面PAB的距离等于点M到
面PAB的距离.………………………………7分
过M作MH⊥PN于H,
∵面PDC⊥面ABCD,PM⊥DC,
∴PM⊥面ABCD,∴PM⊥AB,
又∵AB⊥MN,PM∩MN=M,
∴AB⊥面PMN. ∴面PAB⊥面PMN,
∴MH⊥面PAB,
则MH就是点D到面PAB的距离.………………………………………………10分
在
解法二:如图取DC的中点O,连PO,
∵△PDC为正三角形,∴PO⊥DC.
又∵面PDC⊥面ABCD,∴PO⊥面ABC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1)E为PC中点,
∴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为
(2)可求
设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②得y=0,代入①得
令
则D到面PAB的距离d等于
即点D到面PAB的距离等于
20.解:(1)
(2)由
21.解:(1)
∴NP为AM的垂直平分线,∴|NA|=|NM|.…………………………………………2分
又
∴动点N的轨迹是以点C(-1,0),A(1,0)为焦点的椭圆.
且椭圆长轴长为
∴曲线E的方程为
(2)当直线GH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GH方程为
得
设
又当直线GH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