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成果公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成果公告

  
  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已于近日通过了全国教百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通讯鉴定。鉴定专家有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教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邵宗杰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张民生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高耀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教授。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该课题前后持续了20年,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基础学校研究与探索。历经“七五”期间从单科单项课程教学实验走向教育整体研究、 “八五”期间从少数先进典型到多种类型学校教育模式多样化研究、 “九五”期间从多样式案例到提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在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多种模式初见端倪,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研究已初步廓清的基础上,旨在探讨这类学校的成功要素及要素关联。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为本,是面向未来学校最主要的观念特征。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其学理依据是教育的持续性原理、教育活动的主体互动原理,既有别于教师为本,又有别于儿童中心主义。廓清学生素质内涵,“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是课题的标志性目标。人的潜能远未充分开发,它是个可再生的能源大矿;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口资源的程度与速度成正比的。课题研究特别关注个性品质的核心指标:社会品质与责任感的发展程度;实践中成为自觉主体的智慧水平。振兴基础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甚至更宽广的教育社群的本土优势,振兴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素质为振兴中华民族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主要内容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针对学校改革的具体问题,课题组从四个方面着手,启动了二十个子课题的研究。
  德育:学校人文沃土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社会剧烈变革期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以及适应能力与心态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世界文明、中华传统、地域文化或学校环境中学生社会化与积极个性形成与发展;人文回归中学生消极个性的诊断与矫治。
  课程与教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多种课程如何在学校范围整合的研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校课程内容更新机制与开发模式的研究;课程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同基础与分流基础研究;学校课程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教师:造成学生差异的情境因素分析和改进策略研究;教育情境设置与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史及其对教学活动的观察与研究;教育情境改造中的学校教研文化与教师团队建设。
  管理:校长专业成长史及其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的形成研究;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政策与环境研究;学校管理文化(如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学校作为社区大家庭、建构式的学校领导等)的建设与形成;学校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的形成与运作;学校领导理性取向与艺术取向相平衡的研究。
  2.研究的方法
  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和路径。学习教育史,正确对待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课题组顾问、老教育家吕型伟分别在2003、2004年课题组会议上做了《学点教育史》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的报告,明确了教育创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并对建国后五十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回顾,归结出四对基本关系: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书本知识与买践经验;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学习学校发展理论,克服课题研究中的盲目。课题组重点学习了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从赫尔巴特、杜威到社会转型期的课程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创新,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通过对国际上多元智能学校、高效能学校、基础学校等流派的分析比较,课题组确立了“寻找中间地带”的思想。但“寻找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有机整合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发展的各种取向,是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学习本土经验,使理论学习走向实践。2002到2005年之间,课题组先后共召开过4次全体会议、7次核心组和学术组会议,交流、分享、总结。如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乡村学校江苏常州湖塘桥小学、西部地区云南民族中学等的办学经验,它们类型不同、立足本土,对于其他成员校,结合理论学习走向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总课题的核心组总结、梳理了课题组15年的研究成果,对成员校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总课题组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中展开了调查,并对所取得的数据做了梳理,进行了初步解读。广泛深入的经验和深入调查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总课题组结合文献研
究以及自身的洞察,提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成功要素构想与框架。
  以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互为补充,保持实证与思辨间的张力。行动研究是课题成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合于追求学校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即合目的性与合现实性的统一。但这种方法对理论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本课题的研究在运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引进理性分析的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改善行为,又能提升理性认识,对行动研究作了改进,始终保持理性与实证的两极张力。
  三、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前后持续了20年。课题组成员从最初几所学校、一个县,发展到现在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53所中小学、6个科研院所和教师进修院校,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
  1.成员校通过课题研究在各自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
  课题组成员校广泛地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农村与城市、公办与民营之分,学段上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各自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了大量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丰富多彩、个性鲜活的案例,提供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镇、公办与民营、一流名校与后起新校还有边疆民族学校等各具特点的发展范式。
  2.课题组形成了具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研究团队
  面对学校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的复杂情境,采用信息不完备之下的目标明确、路线各异的“摸石头过河”方法,用学校的力量避免盲目,以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相互补充,实证与思互辩为张力,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科研方法的贡献。课题研究让研究者与教师一两种有着共同愿景,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携起手来,学校教师发展了自己的专业合作伙伴、藉此形成研究团队,是学校应对未来持续挑战的不涸动力。这种有中国特点、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团队,为我们群众性教育研究提供了范式。
  3、揭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
  (1)人文沃土上的品性养成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给养,这种给养是内敛的、缓慢的,主动吸纳各种人文资源的,是道德学习与教学活动同在的。德育的核心是和谐,学校德育应为培养和谐社会人才奠基,它是充满人文关怀,鼓励人际互动,倡导“和而不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与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道德,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学校在发展中,应该寻求家庭、社区及其他教育资源机构的互动与支持,为提供给学生有着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沃土而积极努力。
  (2)知识转型中的课程统整与教学
  在课题进行的五年里,所有成员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实施考验。知识观的转变,使学校必须全面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选修与必修、学科与综合、显性与隐性课程之间做出统整;必须从“听讲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社会服务学习”等之间寻求适宜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校,在课程统整的探索中已起到了先行者甚至是引领者的作用。
  (3)有效学习为本的教师团队建设
  打造面向未来学校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从内部推进改革的基础,其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课题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群体的有效学习有四种方式:听中学---提供理论文本或口头报告,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做中学---提供教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场景或研究项目,在实践与改革试验中学习;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凡是已经知道的文本理念和听懂的工作经验,尽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亲自体验;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凡是亲自做过的,提高绩效十分明显的事情,试着用细节描述或理性的话语表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群体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4)平衡理性与艺术的和谐领导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我们构想的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它更是以校长、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引导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校长要将这种职能与需求融入到学校管理中,面对改革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及附加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群体的协调工作,从提供答案的个人分析者,转到问题解决中集体认同的促进者;支持新的方案或活动,并提供有效能的管理支持与文化认同;将学校领导视为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寻找理论与实践、共性和个性、理想和现实三者的结合及平衡,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地发展。
  (5)四个要素之间的关联
  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未来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学校作为厚载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沃土,要把学生的品性养成视为灵魂;作为知识传承的主要领地,要把课程统整和教学视为其核心工作;作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把课堂视为团队有效学习的关键场所;作为一个学习型实践共同体,校长是其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各要素间整体关联:品性养成是灵魂,课程统整是核心、团队学习是关键、和谐领导是保障。
  四、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建设实践学习型共同体的孜孜探索的过程。“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课题虽然已经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未来,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仍将对学校运营构成巨大的现实挑战,直面这个挑战的将是学校里的教师团队---正是他们为学校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和生机。课程与教师,已经成为有效学校的两个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这也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两个重要的方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成果公告
 
  
  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已于近日通过了全国教百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通讯鉴定。鉴定专家有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教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邵宗杰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张民生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高耀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教授。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该课题前后持续了20年,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基础学校研究与探索。历经“七五”期间从单科单项课程教学实验走向教育整体研究、 “八五”期间从少数先进典型到多种类型学校教育模式多样化研究、 “九五”期间从多样式案例到提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在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多种模式初见端倪,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研究已初步廓清的基础上,旨在探讨这类学校的成功要素及要素关联。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为本,是面向未来学校最主要的观念特征。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其学理依据是教育的持续性原理、教育活动的主体互动原理,既有别于教师为本,又有别于儿童中心主义。廓清学生素质内涵,“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是课题的标志性目标。人的潜能远未充分开发,它是个可再生的能源大矿;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口资源的程度与速度成正比的。课题研究特别关注个性品质的核心指标:社会品质与责任感的发展程度;实践中成为自觉主体的智慧水平。振兴基础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甚至更宽广的教育社群的本土优势,振兴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素质为振兴中华民族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主要内容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针对学校改革的具体问题,课题组从四个方面着手,启动了二十个子课题的研究。
  德育:学校人文沃土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社会剧烈变革期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以及适应能力与心态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世界文明、中华传统、地域文化或学校环境中学生社会化与积极个性形成与发展;人文回归中学生消极个性的诊断与矫治。
  课程与教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多种课程如何在学校范围整合的研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校课程内容更新机制与开发模式的研究;课程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同基础与分流基础研究;学校课程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教师:造成学生差异的情境因素分析和改进策略研究;教育情境设置与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史及其对教学活动的观察与研究;教育情境改造中的学校教研文化与教师团队建设。
  管理:校长专业成长史及其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的形成研究;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政策与环境研究;学校管理文化(如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学校作为社区大家庭、建构式的学校领导等)的建设与形成;学校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的形成与运作;学校领导理性取向与艺术取向相平衡的研究。
  2.研究的方法
  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和路径。学习教育史,正确对待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课题组顾问、老教育家吕型伟分别在2003、2004年课题组会议上做了《学点教育史》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的报告,明确了教育创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并对建国后五十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回顾,归结出四对基本关系: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书本知识与买践经验;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学习学校发展理论,克服课题研究中的盲目。课题组重点学习了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从赫尔巴特、杜威到社会转型期的课程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创新,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通过对国际上多元智能学校、高效能学校、基础学校等流派的分析比较,课题组确立了“寻找中间地带”的思想。但“寻找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有机整合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发展的各种取向,是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学习本土经验,使理论学习走向实践。2002到2005年之间,课题组先后共召开过4次全体会议、7次核心组和学术组会议,交流、分享、总结。如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乡村学校江苏常州湖塘桥小学、西部地区云南民族中学等的办学经验,它们类型不同、立足本土,对于其他成员校,结合理论学习走向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总课题的核心组总结、梳理了课题组15年的研究成果,对成员校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总课题组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中展开了调查,并对所取得的数据做了梳理,进行了初步解读。广泛深入的经验和深入调查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总课题组结合文献研
究以及自身的洞察,提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成功要素构想与框架。
  以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互为补充,保持实证与思辨间的张力。行动研究是课题成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合于追求学校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即合目的性与合现实性的统一。但这种方法对理论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本课题的研究在运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引进理性分析的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改善行为,又能提升理性认识,对行动研究作了改进,始终保持理性与实证的两极张力。
  三、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前后持续了20年。课题组成员从最初几所学校、一个县,发展到现在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53所中小学、6个科研院所和教师进修院校,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
  1.成员校通过课题研究在各自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
  课题组成员校广泛地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农村与城市、公办与民营之分,学段上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各自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了大量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丰富多彩、个性鲜活的案例,提供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镇、公办与民营、一流名校与后起新校还有边疆民族学校等各具特点的发展范式。
  2.课题组形成了具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研究团队
  面对学校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的复杂情境,采用信息不完备之下的目标明确、路线各异的“摸石头过河”方法,用学校的力量避免盲目,以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相互补充,实证与思互辩为张力,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科研方法的贡献。课题研究让研究者与教师一两种有着共同愿景,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携起手来,学校教师发展了自己的专业合作伙伴、藉此形成研究团队,是学校应对未来持续挑战的不涸动力。这种有中国特点、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团队,为我们群众性教育研究提供了范式。
  3、揭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
  (1)人文沃土上的品性养成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给养,这种给养是内敛的、缓慢的,主动吸纳各种人文资源的,是道德学习与教学活动同在的。德育的核心是和谐,学校德育应为培养和谐社会人才奠基,它是充满人文关怀,鼓励人际互动,倡导“和而不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与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道德,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学校在发展中,应该寻求家庭、社区及其他教育资源机构的互动与支持,为提供给学生有着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沃土而积极努力。
  (2)知识转型中的课程统整与教学
  在课题进行的五年里,所有成员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实施考验。知识观的转变,使学校必须全面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选修与必修、学科与综合、显性与隐性课程之间做出统整;必须从“听讲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社会服务学习”等之间寻求适宜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校,在课程统整的探索中已起到了先行者甚至是引领者的作用。
  (3)有效学习为本的教师团队建设
  打造面向未来学校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从内部推进改革的基础,其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课题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群体的有效学习有四种方式:听中学---提供理论文本或口头报告,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做中学---提供教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场景或研究项目,在实践与改革试验中学习;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凡是已经知道的文本理念和听懂的工作经验,尽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亲自体验;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凡是亲自做过的,提高绩效十分明显的事情,试着用细节描述或理性的话语表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群体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4)平衡理性与艺术的和谐领导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我们构想的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它更是以校长、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引导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校长要将这种职能与需求融入到学校管理中,面对改革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及附加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群体的协调工作,从提供答案的个人分析者,转到问题解决中集体认同的促进者;支持新的方案或活动,并提供有效能的管理支持与文化认同;将学校领导视为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寻找理论与实践、共性和个性、理想和现实三者的结合及平衡,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地发展。
  (5)四个要素之间的关联
  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未来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学校作为厚载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沃土,要把学生的品性养成视为灵魂;作为知识传承的主要领地,要把课程统整和教学视为其核心工作;作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把课堂视为团队有效学习的关键场所;作为一个学习型实践共同体,校长是其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各要素间整体关联:品性养成是灵魂,课程统整是核心、团队学习是关键、和谐领导是保障。
  四、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建设实践学习型共同体的孜孜探索的过程。“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课题虽然已经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未来,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仍将对学校运营构成巨大的现实挑战,直面这个挑战的将是学校里的教师团队---正是他们为学校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和生机。课程与教师,已经成为有效学校的两个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这也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两个重要的方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