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社会背景

1、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不仅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尖端人才,同时也要求劳动力金字塔塔底的劳动者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我们苏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已步入小康社会。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硬件建设有了根本的保障,普通百姓愈加关心自己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问题。而对于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普遍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教师的教没有很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十分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与城区小学的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广大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的从实践层面上切实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原来的低效转变为有效,对于广大农村小学来说,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2、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改实验已经在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广泛开展起来。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积累,教师在理论上的积淀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些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师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小学教师,他们在实验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雷声响、雨点小”等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用旧手段学新标准,或穿着新衣裳走老路,拿着新武器开旧车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教学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却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得到培养。长期如此,势必将直接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一大部分农村儿童受教育的质量,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

学校背景

我校原名太仓市板桥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教师中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城区各学校,而且原来有一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过来的,大部分学历较低。一方面,虽然学校这几年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的实践活动,但是许多教师的思维定势还是停留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新理念的把握落实不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呈现出低效、耗时的特点。另一方面,今年9月,我校在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整体搬迁,政府为我们学校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而一流的硬件更需要一流的软件来支持,因此如何从实践层面上切实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原来的耗时、低效转变为有效、高效,从而大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时,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使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条件与城市均等。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能够使广大农村儿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将来进入中学乃至接受高等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从长远看,今天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明天社会部分劳动力的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它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效能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操练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通过师生平等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学习环境。

4、该领域研究发展的趋势分析。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我们的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须要求。相对而言,我们在农村小学这一块研究还比较少,农村小学中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做得还不够。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

1、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低效的教学方法的摒弃,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行为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都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论证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

区别:

1、研究的背景不同:本课题是在全国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对如何借助新课标教材,以组织实施者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课堂的管理、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等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方法、策略。

2、研究重点不同:其他研究大多侧重理论方面,而本课题试图借助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主体性、实践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理念,弄清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怎样才能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达到有效,努力寻找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形成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价值性理论。

3、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其他实验研究以前大都在城区学校选择实验班级主要对语数学科进行实验,选择实验对象的面、所涉及的学科都不广,实验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受到限制。而本课题我们将以农村小学教师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全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中,面对全体教师展开实验研究,这样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时,更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在农村学校各个学科、年级以及全体教师中广泛推广。

三、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通过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运用多种途径、方法、策略组织、实施培养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通过探索与实践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全体农村小学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

3、通过实践研究,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从而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试图通过对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找到农村小学培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小学理想的课堂模式,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四、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1、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由其操作和控制的主体——教师所发出的,是指向教学过程、教学对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本目的的外部行为的总合。它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是一种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对于教什么,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最好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后产生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理解教师的要求,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发展是衡量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到位。2、维护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3、促使学生理解知识,锻炼思维,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3、农村小学教师:是指在广大农村工作任教的教师,在目前,他们的学历达标率偏低,知识相对陈旧,对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的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二)支撑性理论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提高教师的质量又是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表达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当前,世界上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涵盖了3个基本范畴: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意的健全。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培养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

2、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培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到19世纪,实证主义诞生、科学主义取得了理论形态。几乎与之同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诞生了。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这是有效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

4、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取决于个体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中已被认识或尚未被认识的潜能或倾向。” 他将社会文化纳入了智能的范畴,从而揭示了人的潜能最初是以生理潜能为基础的,但最终却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元智能理论使关于人的潜能的理论融合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与后天的教育因素。它不仅强调了人的生理禀赋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对人的潜能开发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人的禀赋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是“符号”或“知识领域”。这就使人的潜能开发和教育直接沟通了,即潜能是可以运用教育的手段来开发的。他重视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儿童与环境互动中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成为主动的选择者,引导儿童与环境的真正互动。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潜能发展具有关键期,不同的潜能,其发展的最佳期是不一样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这一问题是十分有价值的。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儿童,我们应当努力为他们创造多元发展的机会,以免贻误了他们潜能发展的关键期,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有效。

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都具有一定的潜力,要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有效就必须注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假设

    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并辅以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如果根据我校目前的现状,广大教师教学行为中存在的耗时、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和农村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遍低下的现状,通过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探索与实践,找到农村小学培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小学理想的课堂模式,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并最终形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广大农村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享受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农村小学培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方法、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

1、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研究。

当前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这种现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抓住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2、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首先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要注意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考虑如何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其次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要形成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最后还要考虑改变教师旧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教师自身教学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成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要围绕以上三方面去研究、实践,从而找到科学的途径、方法、策略。

3、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

要评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有效就必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否则将无从判断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而这个标准应该是不断生成、不断完善的,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制定,在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修正、完善。因此我们首先要根据目前教师的教学行为制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从而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可循,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有效这一目标。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衡量的标准,培养的途径、方法、策略,弄清“怎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怎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有效”这个问题。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对比实验法。在学校内各个年级设立两个实验班进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探索实验,并设立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通过教学效果的对比明确怎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各年级课堂教学的现状,各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并采集有关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让教师在其中得到体验,得到感悟,从而找出达到有效教学行为的方法、途径,使自己不断成长。

4、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课堂的操作策略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培养途径、方法、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六)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以我校小学教师和与之相关的农村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五、课题的保证措施

1、学术保证:课题主持人王文英同志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十五”期间,曾参加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均已顺利结题。叶庆东、崔怡红、张秋霞、金芝、赵红兰、周健等同志在“十五”期间参加过苏州市级和太仓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另外课题组将聘请省、市各级专家担任顾问,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科研水平的特级教师盛大启、市教培研中心主任、教科研专家苗长广同志为常务顾问,市教培研中心施国良、崔美虹老师担任技术指导,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实施。

2、组织保证:成立以王文英同志为组长的课题组,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

3、时间保证:主持人王文英同志在本校担任校长,专门研究小学教育教学;其他成员绝大多数均为一线实验教师正在从事新课标教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

4、经费保证:太仓市教培研中心、太仓市新区政府均十分支持新区第二小学这一课题的立项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王文英   主持全面工作

叶庆东   负责资料收集

崔怡红、张秋霞、赵红兰、夏健锋   学科负责人

沈冬梅、金芝、潘艳、邵淑婷、陈玉婷、储晓艳、严彩萍、陈英、程转、浦征宇、刘蕾、盛小刚、朱敏刚等  具体实验操作

张云球   资料整理

七、研究步骤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成

承担人

1

准备阶段

20068

—200610

培训实验教师,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调查、分析实验年级课堂教学现状和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1、课题实验方案。

2、实验年级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3、本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报告。

王文英

2

实施阶段()

200610

—20087

完成实验的阶段性研究,主要为操作策略研究,实验班级学生素质有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行为反映出教学效果有提高。

1、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

2、实验中期报告。相关论文、随笔、教学日记等。

王文英、叶庆东、崔怡红、张秋霞

3

实施阶段()

20088

—20096

完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培养途径、方法、策略;实验班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1、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形成,教师素质提高。

2、解决怎样才能使教师教学行为达到有效的问题,形成科学的途径、方法、策略,相关的评价标准教学论文、教案集等。

崔怡红

张秋霞

赵红兰

 

夏健锋

4

总结阶段

20097

—20107

整理课题相关材料,编辑出版有关论文及教学设计,学生小论文,日记等。

1、课题研究终期报告。

2、教学论文、教案集。

3、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王文英

叶庆东

张云球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承担人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广大教师形成有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索性、交流合作性、主动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方法、策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1、课题终结报告;

2、论文、教案集;

3、电子影像资料。

张云球

        

王文英

本课题完成时间:20107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课题组

                                 

备注:课题组成员陈玉婷、邵淑婷、赵红兰 因调出学校而中止研究,夏健锋老师因病不能参加研究,新增许丹仙、尹莲等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