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课题实施方案

利用网络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跨入21世纪的大门,信息化的潮流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Internet的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个体的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面面临的是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教育与学习化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适应未来的终生教育、自主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在不断兴起,如何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适应将来社会激烈竞争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学校教育应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素质型人才。

  我国目前教育仍存在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压抑,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素质教育艰以落到实处。因此,即将全面展开的国家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教育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各种条件,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意在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与学习之中,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及其现实条件,探索如何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促进不同学科的教与学,如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的环境,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具体来说,基于网络应用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就是以学为中心,整合活动课、社会课、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选择具体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与支持下,以自主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阅读和查找大量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支持学生使用广泛的信息,强调发现并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学习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二)目标

  第一阶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会使用电脑作为学习工具,利用网络资源,用网页的形式构建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能力上得到培养;开展探究性学习,学习研究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   

  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差异互补达到学习共进。开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阶段   

  首先为应试教育做适应性训练,再分层进行强化训练,以迅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通过学习,使教师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会学生发展终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当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

  (三)方法

  研究法(文献资料)、网络活动课、网络信息课、案例收集与整理等。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办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封闭、狭窄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激起课堂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方式。同时对学生的能力构成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为: a、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仅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各种学习工具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b、学习网络的促进者。 为了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计划、组织和协调,教师必须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c、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促进学生能力要求的转变

  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善于实践的人才。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何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创新知识。 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

  3、促进教师教学形式的革新

   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变革。

  (1)备课    

  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综合课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请各学科教师帮助解决。 

  (2.建立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网上提交。的教学模式

   课题组老师根据学科的特点设计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例:语文科老师设计自主学习提纲,学生小组成员根据提纲协作制作电子课本,最后形成自主学习课件,师生再应用自主学习课件通过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英语科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通过网上或VCD或应用软件等各种手段自主学习,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当堂练习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基础

  1、我校拥有全市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教育水平在市内享有较高的社会誉论,有一大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队伍,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也相当不错。自从2004年校园网络建成至今,在利用网络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已经作了初步的尝试,但在如何运用网络优势实施更高层次的管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地学习,形成一种全新的基于网络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2、我校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师群体科研能力较强。目前已有多项省级课题实验成功,并有多项课题下在实施中。许多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与交流,全校教师已初步具备了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可行性已有了较强的意识,并在实践应用中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经验。

  五、实施条件及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

  为保证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加强课题研究的全面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措施到位,并将骨干教师纳入实验研究轨道,投入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

  (2)物质、资料保障

  我校具备全区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现已拥有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共计一百余台计算机,校园网已开通,网络终端已布到各个教室。

  在软件方面,学校购置了一大批正版教育教学及管理软件。为现代教学及电子校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在资料准备方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校图书馆近几年购置了一大批有关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图书资料,另外还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等,极大的满足了开展现代教育的需要。

  (4)经费保证

  我校地处位置优越,有着良好的声誊,在全市有着很强的生源吸引力,因此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六、课题实施阶段及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

  2、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网络学习过程设计、评价策略设计等准备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

  1、利用网络及收集相关资源,实践教学方案,同时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2、边实验,边总结。做好个案收集整理等档案工作。

  3、做好学生作业、作品的收集及整理工作。

  4、做好迎接总课题组中期评估工作。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

  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向总课题组申请结题。

  编辑、整理案例,形成一定的网络探究性学习模式。

  七、预期研究成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