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合性学习研究课题申报

《小学整合性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 张建君 华颖来

学校: 本站原创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学习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学习”,而要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整合各种学习因素,引导学生开展整合性学习,为他们奠定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成功基石。同时从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多元化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倡导整合性学习,因而“小学整合性学习研究”课题应运而生。

本课题的主要特征

1.目标的多向性

以知识、能力、觉悟为一体的整合性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多向型呈发散状,能帮助教师从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材与学生的相互联系、交叉中去探寻教法;在不同学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法。而单向型教学目标习惯于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思维呈收敛状,致使思维萎缩、滞呆,反映在教学上显得平淡无奇,不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或呈现教材。另外,多向型目标可帮助教师摆脱单一因果的思维方式。用单一因果型的思维方式去教学,是造成教学简单化流弊的主要症结。它忽视事物因果链前后左右的关联,把事物间的因果决定看成断然不二,片面强调事物产生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因而教学都是“老一套”。多向型目标,能帮助教师打破教学信息的单向流动,变单向流动为多向互动,变单立面为多侧面,变单一因果为多因多果。

 

2.内容的丰富性

 

整合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合成、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包括互联网、图书馆和访问校内外的有关人士等。在整合性学习中,树立整合意识,也要求教师从有助于学生发展,密切书本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角度出发,全面的综合的审视可供教学利用的方方面面的课程资源,从中优选出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真正体现“用教材教”。

 

1).依据客观环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在学生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各地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依据具体环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更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自然的将各学科的学习、探究与认识家乡,关注家乡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学习、能力、社会、环境的有效整合。

 

2).针对学习内容,进行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性。各学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科学等许多学科的内容都有相通的地方,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学校教师开始尝试开展横向联合,本着发展与优化的观点,在学科之间寻找共同点、切入口,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3).结合教学特点,加强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习、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亲历每一件事物。我们强调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就是要视教学的具体需要,在保障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协调利用各种相关资源。

 

网络教学中,与传统教学不同之一就是教学资源重新配置。这突出表现在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辅导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择及配置,仍是网络辅导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

 

3.过程的和谐性

 

与注重结果的现有教育相比,整合性学习更注重研究过程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身体验与收获。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师生交流多向性,便于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文化氛围。课堂文化的整合是学习共同体通过对话和协商将差异文化转化为同构的、共享的规范文化的过程,即达成共识的过程。这种共识并不是只形成一种观点、一种结果,同时认可几种观点和结果也是共识。整合性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高表达能力。课堂文化的整合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评价能力。注意抓整合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不要在枝节问题上过多纠缠,以对话协商为途径,让学生参与课堂文化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学过程和谐流畅。

 

4.评价的多元性

 

整合性学习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在评价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表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还要在评价中既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以全方位的多元性评价来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改变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的传统做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学科评价中加入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家长评内容,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我们强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则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批评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而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够让父母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过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整合,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把学生看成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动机,保持参与兴趣,保证参与时间,提供参与机会,变消极被动的“听众”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整合性学习的以上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主旨,“趣、思、行”三位一体。 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从落实教学任务着眼,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形成一个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过程和完整的系统结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建立学科教师整合性学习的基本操作模式;

 

2.构建小学整合性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 提高学生的整合性学习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课题经过两年多不断努力探究,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有:

 

1.形成了物化成果

 

汇编了《小学整合性学习研究论文集》(1-3),出版了《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案例与思考》一书。

 

2.教学样式日趋成熟

 

总结了课题研究以来,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形成了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整合性学习研究课堂的基本操作模式和评价指标(附录1、附录2)。

 

3.提升了学校办学理念、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网,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完善软件制作分系统、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分系统、课堂教学应用分系统及学生应用分系统四个教学系统。

 

200410月获得江苏省实验小学称号,多次成功地承办了市级以上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其中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活动、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展示会以及省首届东南亚华文阅读教学研讨等均获得巨大成功,展示了学校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社会影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全面展开,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2004-2005年度先进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先进集体。采用100M光纤接驳国际互联网,接通了无锡市教育城域网,全校所有终端可实时上网,以支持远程教学和学生交流。设立3000多个视频动画素材,构建了200多张光盘组成的虚拟光盘库。42间信息化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电脑、62吋或56吋背投电视、实物投影仪,成为教师和学生探索新型教学样式,整合课程资源的有效实验场所。目前在全校构建了无线上网系统,营造了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考虑到实验需要,教室在布局上作了调整,变传统的“秧田式”为“马蹄形”,以及其它组合形式,便于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阅读以及随时合作交流。

 

4.教师的科研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1)学校教师自制教学软件350多件,其中有6件在国家级课件评比中获奖、25件在省、市级课件评比中获奖;教师撰写论文、经验总结180多篇, 120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参加省、市教学比武教师获奖率达100%

 

(2)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较大的转变。在整合性学习研究下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明确的正确指导思想,成了老师们教学改革实践的强有力的动力。各学科老师相互融合,积极探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教学研究中,充分认识到一专多才、多才多艺的重要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学习、终生学习。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接纳不同的意见,给学生检验正确性的机会。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形成了新型的开放化的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的潜力、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5.学生整合性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1).在整合性学习研究中,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

 

(1)在教学目标上,变“要我达标”为“我要达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它决定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恰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为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们考虑把制定学习目标的部分权力给学生,把制定目标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来看待。这样,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合作制定出学习目标,有利于他们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变“要我达标”为“我要达标”。通常是: a告知单元训练重点以及识记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b通过阅读课后练习明确学习目标。c按不同体裁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古诗、散文、记事、写人)。

 

(2)在教学内容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内容上为了让学生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教师通过整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学,由于学生喜欢而能把学习变成他的内在需要,学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就能学得充分,学得深入,学得扎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的办法:a在学习时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内容读或写。b课外阅读老师可以指导阅读方向,推荐书目、文章,让学生自己选。c.作业设计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

 

(3)认读意识上变“教师讲”为“学生读”

 

学生内部积极从事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影响,而无法参与。读书本身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阅读,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并逐渐内化为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研究中让学生多读书,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教给学生不同的读书方法,当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随时指导,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养成的良好的读书办法和习惯将终身受益。具体可以:a给予一定的时间读。b发现科学的方法(如识字方法、写字方法)。c提供读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

 

(4)在认知构建上,变“教师外化”为“学生内化”

 

学习是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乐趣与艰辛,结论的形成、观点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而揭示规律则是一种综合,要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思维成果的展现。在整合性学习研究中我们教师不代替本该属于学生自己要做的事情。而通过启发引导,偿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经过训练,学生在学习上的等、靠、要的意识逐渐地淡薄,主动学习的意识逐渐增强,知识建构内化能力不断提高。也许建构时得不够严密,不太完美,但只要学生尝试了就会有收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就完全可以寻求到一个正确的结论。a教给提问的基本方法(主旨凸现处、重点情节处、指导精美处、生动有趣处、关键过渡处、知识板块处)。b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提问。c帮助学生学会化归问题。  

 

2).在整合性学习研究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语文是百科全书,语文学习是百科之母。所以,整合性学习研究在教学中体现、运用合作学习尤其必要,也尤其重要。对于今天的学生,为了更适应明天的社会,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互助学习,进而获取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不仅有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还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因此,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形式,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己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已初步展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的形式出现,一般由2人或4人组成,而且组合方式常分为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异质小组(成绩上中下搭配的)。这两种形式不是孤立运用的,有时分,有时合,有时交叉。根据教学的内容、形式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整合性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在整合性学习研究中,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1)合理设疑激发兴趣。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有问题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积极创设探秘的情景,善于抓好时机,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如在教学“年·月·日”中首先询问学生的年龄、生日之类的问题,而后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13岁的少年至今为止只过了三个生日,其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看似“荒唐”的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矛盾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2)适时引导调控。

 

探究学习中,师生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协作者和合作者,学生在以小主人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和调控。尤其在探究的初步阶段,决定探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有时帮助学生提炼主要问题,有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时帮助学生归纳矫正,这时教师的引导在于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再如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点滴启发,会使学生拨开云雾,思维豁然开朗。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并验证结论,从而将探究学习推向深入。教学中教师如果放弃适时引导的权利,只会使探究成为形式。

 

(3)重视实践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实践练习中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有效地实践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搜集相关学习资料,拓展课堂知识,延伸教材知识点。通过整合使学生既温故牢固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也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练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巩固了现有的知识水平,又获得了学生发展的可能。

 

(4)引导质疑问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因素,从剖析、咀嚼、品味文字符号入手,诱发疑问,激发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火花。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记叙了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被迫离开祖国,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最后客死巴黎的经过,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他弥留之际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一开始,就先让学生欣赏肖邦创作的《革命进行曲》片段,磅礴的气势、悲壮的音乐形象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灵。教师再加以深情的背景知识介绍,满怀着爱国赤诚的伟大音乐家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将音乐与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在这中整合性的情境中学习课文,思维也就异常活跃:肖邦为什么不留在国内继续斗争?为什么音乐能成为鼓励波兰人民斗争的武器?为什么不把肖邦的遗体运回波兰安葬,而只能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在主动质疑,自主释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严峻,沙皇俄国对波兰人民的残酷镇压,对革命者的迫害……这样学生更加体会到肖邦爱国情感的炽热,人物形象就更丰满了。整合性学习不但促使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地实现“质疑——释疑——获得体验”这一过程。

 

4).整合性学习研究对课程的利用合理化,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潜能得到挖掘。

 

(1)开发优化整合学习资源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这里的学习资源,特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素材和各种信息,它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增强创新思维活力的源泉,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是优化整合学习方式的最佳平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这一平台,开发优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整合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拓展学生创新的视野,满足学生实现创新的欲望,使学生体验到实践创新的成就感,获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思路。

 

a、开发情景资源,拓宽创新视野:第一,借助形象、直观情景和故事情景,可激活创新思维,体现创新教育的活性化,唤起情感共鸣,激发创新动机,开拓创新视野。第二,借助音乐、诗歌美化创新思维情景,体现创新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歌声中去感知知识、追求真理和陶冶创新情感。第三,设计实验情景,尝试创新思维,体现创新教学的综合性。

 

b、精选演示方式,演练创新思维:通过即兴演讲、小品表演,创设“联想题”、“竞选擂主”等等课堂演示方式,优化教学主体的参与过程,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创新实践的愉悦,能较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真正感受创新学习机制的“自主性”。体现创新思维的机智性和灵敏性。

 

c、优化课堂提问,解决创新疑点: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可以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促使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去挖掘、沉思,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地产生疑点,又不断地解决疑点,在问题和矛盾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思维品位。

 

d、巧用课堂辩论,完善创新思路:创新思维应该是辩证思维,要善于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抓重点,既要明确一般要求,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在辩论中交流和探索,并且完整地体现了学生富有特色的个性。更完善和充实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整合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整合性学习为突破口,努力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整合性学习研究活动,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五.今后的思考

 

1.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进一步提高对整合性学习的认识。

 

2.如何解决好学习资料的来源问题,处理好资源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的关系。

 

3.如何科学地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整合性学习研究作为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信息时代,整合性学习便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整合性学习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者收集、处理、创造性的运用信息的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它必将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