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出处:石家庄实验中学
作者:靳运仓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多以教师“一言堂”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优差”,已远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现状必须改变。“差”其实是个人最原始的一种创意品质,它与标准答案不符,但往往与现实相吻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标准答案是一种逻辑思维,是一种左脑思维。“差”的答案实际上是一种右脑思维!而个人的成功其实主要取决于右脑的运用!“郭成志创意法”让我们恍然大悟——“最差原来即最优”!  

现在,我国教育下的“差生”因“差”被淘汰,其创意品质得不到保护,我国教育下的“优生”为远离“差”,其创意品质却被无情“扼杀”!“差”,其实是困扰着每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严重问题!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师在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将使生物学教学活动达到高效率,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根据创意法教育原理“最差即最优”,也就是说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必定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本子课题依此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来探究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创意法教育下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对策。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对比实验法。在我校有五个教学班进行“创意法教育下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研究”的课改实验,并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参加此课题研究的学校实验前后教师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培训、调研考核、客观评价等形式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研究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推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创意法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  

2、构建创意法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  

3、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4、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如何实现在创意法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课题实效  

(一)观念的转变  

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与优生看法。也进一步明白了“最差即最优”真正意义。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心目当中的“差生”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差生”,无形之中是原来的差生鼓足了勇气和信心,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来意义上的优生也不再感到自己就是“优生”了,是他们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家长方面来讲,学生家长亲眼目睹了自己孩子的进步,再也不因为孩子被别人看不起而感到难过了。都真心的感谢“创意教学法”带给孩子的转变。  

(二)本实验在我校高中706—710班五个教学班进行,期中考试后,通过对各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等生率、中等生率、标准差等考试成绩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科目  

项目  

年级  

参评班  

对照班  

生物  

A≥85  

25.2  

26.1  

24.2  

81≤B85  

25.9  

30.4  

21.2  

74≤C81  

28.9  

31.9  

25.8  

D74  

20  

11.6  

28.8  

均分(名次)  

78.6  

79.1(1)  

68.6(2)  

最高分  

92  

92  

82  

最低分  

12  

46  

12  

优分率  

57.0  

66.7  

47.0  

及格率  

91.3  

95.7  

86  

差分率  

00.7  

0  

1.04  

标准差  

10.3  

1.5  

8.9  

相对标准差  

0.131  

0.145  

0.314  

标准分  

   

0.05  

0.05  

参评人数  

616  

310  

306  

从以上实验班(705—710班五个教学班)和对照班(701—705班五个教学班)的考试成绩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班从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都比对照班优势,特别是实验班的差分率、标准差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班,说明学困生的进步更明显,班级成绩的离散率大大降低。这证明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意教学法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提升,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本课题实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问题、相互合作、热烈讨论、互相帮助蔚然成风。尤其是在实验班教学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推测、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本学期在市教育局领导来我校听课调研中,实验班的“创意教学法下自主-合作学习”公开课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通过本课题实验,鼓励学生课前自学、合作查找资料,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以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对掌握生物学知识有利,而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我们总结的高中生物教案《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五)通过本课题实验,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有效管理时间的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内在动机,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信息的方法。我们撰写的论文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系统优秀论文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六)通过本课题实验,以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作为突破口,把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的课堂机制。鼓励了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我们撰写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发表于国家级教育核心期刊《教育交流》2008年第12期;《高三生物总复习的高效课堂研究》发表于国家级教育核心期刊《教苑荟萃》20095月中期。  

(七)为了将创意法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我校充分利用学生网上学习平台——“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网校”贯彻创意法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因我校学生是全封闭寄宿制,学校严禁学生上外部的网站,我们在校内网站上设立了生物学科“创意课堂”栏目,把登陆码发给实验班的学生,由教师结合生物学教学在本栏目发表郭老师创意法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和观点,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微机室登陆校内局域网生物“创意课堂”栏目提问,然后由教师做出解答,截止到今天,已和200多名学生进行了交流,收到了较好效果,学生一些不愿意当面给教师提问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答。  

五、课题总结  

通过本课题研究,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受益匪浅。使我们深刻感悟到:  

1创意法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有两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知识体系不同。学生运用“创意法”,形成“最有用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校用“创意法”学习,走上社会直接用“创意法”发展事业。第二,教育方法不同。教师运用“创意法”,形成“最有用的”教育方法。展示“最差”学生的“最优”处是该教育的“硬功夫”。而由“差”变“优”的最佳途径是“创意法”。因此,“创意法教育下,人人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  

2、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的创意教育。  

3创意课堂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感受到创意法的快乐。课堂结构不是老师准备好然后往学生身上去套的。而是由学生的提问随机形成的。甚至“最差”的提问也可以左右着课堂的结构。因此该课堂既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又对学生具有极大的适应性。  

六、课题组织  

(一)研究人员:靳运仓  

(二)前期研究成果:2006年起,在高中高三生物复习时就进行创意法教育下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高考生物成绩较好。  

(三)今后继续研究的重点:  

1、优化教学程序:根据创意教学法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①把握好教学内容,包括对现行教材编排体系、教学目标的微调和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②精选教学素材,尽可能地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哲理与美学特征等.③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要设置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启发性和充满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构建错落有致的教学层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2
、优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在吸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泥于某一种教法,更不机械照搬。
  
七、参考文献  

1、《创意法教育原理》  

2、《走进新课程》  

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