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5课<陈太丘与友期〉

  

  

   

我的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4.《世说新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生活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同学们,其实像他们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板书课题)
   
.基本功训练

1.
知识点学习

(1)       师: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
生: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生: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师:可见我们做人要讲” 。)  

(2)       .师: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
生:聪明, 机智。

师:很好,还有谁补充?

 生:有理有节。

师:很好,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积极思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力争当堂成诵。同时注意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回答。
2
知识点演练 

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主编者是南朝(   )(  

2)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B下车引之。

(3)       文中“君”“ 家 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题型训练

1 选择题.

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 我的看法:

A 元方做的对。B 元方做的不对。

(如果选择A可能你认为对于七岁的孩子不能责全求备,如果选择B可能你会认为做人应该待人宽容。总之,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2
写出相应的礼貌称谓:

尊称对方父亲为(   ),尊称对方的母亲为(   ),尊称对方儿子为(   ),尊称对方女儿为(   )尊称对方亲戚为(   )。

3仿写句子:

例句: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是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学以致用

1依据情节可以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背景(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2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 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
(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3
补充中外名人讲诚信的名言: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交代    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开端    父友:问

        
元方:答                            针锋相对

高潮    父友:怒——非人哉                  据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                正直不阿

尾声       父友:下车引之                   聪慧明理


              
          
客人: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元方: 聪明  机智       

   

   

   

辽宁海城西柳中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