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课题论文:例谈创意法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例谈创意法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贵州省盘县乐民镇第二中学:袁考培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创意法教育提出: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意,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构建一个师生平等,合作愉快课堂气氛。应用创意法教育训练学生的右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有这样一则故事,给我的启示很深:“给你15克食盐,你是绝对难以下咽,如果把15克食盐溶解在一杯开水中,你却可以很轻易地喝下去”。同样是面对15克食盐,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就是有了“水”的加入。其实,我们数学教师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是这里的“15克食盐”,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易愉快的掌握这些知识呢?那就必须将他们融入教师所精心创设的各种情境中。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来创设情境呢?

1、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源自生活。   

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乐民镇两个超市美联购物中心和红叶便利店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美联购物中心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红叶便利店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

问题一提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3、设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为了使学生巩固掌握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复习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已经具备了相切两圆——内切与外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图形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求⊙C的个数(图形想象),显然已经具备了条件。

问题一提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4、画龙点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例如在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须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同学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