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的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结合探究》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结合探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新课程物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新课程物理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何高效地把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物理进行整合,即教师应如何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便成为新时代课堂高效教学的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没有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相挂钩。而要生存必须竞争,要竞争必须创意。 我们通常所说的“差”其实是个人最原始的一种创意品质。它往往与标准答案相左,但与现实相符。一般教育的思维核心是习惯性思维。在中国教育下,一个“差”字淘汰无数的差生, 其创意品质得不到保护。而优生为了远离“差”,其创意品质却被无情扼杀。 创意法为“创立新意之法”、“个人不被社会淘汰之法”。 创意法教育分为两个方面: 一、学生运用创意法,建立“最差即最优”的全新知识体系。二、教师运用创意法,建立“最差即最优”的全新学生观。最差即最优,一旦被视为最优,反过来又必须知道是最差。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既是优生又是差生。实质上废除优生和差生的概念,平等才有发展。重视个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思潮之一。新课程物理标准提倡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特别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把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而这些要求恰恰与创意法教育理念相吻合。创意法教育为本课题实施指明了方向,并能在实践中有很好的目的性、操作性。以课堂教学为契机,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创意法教育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提高教学高效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驱力。要想学生学好物理,必须使学生喜欢这门科目,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 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信息传达到学生,多数采用"粉笔加黑板"的简陋手段。因为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信息传递的容量。而采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更加有条件扩大课堂的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

(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实验演示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少不了演示实验,实验中的现象和过程能直观、清晰、有效的展现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模拟演示实验课件,可以动态呈现物理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调节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时间要素,将缓慢的变化和高速的运动,清晰表现出来,将实物放大或缩小,这种模式比演示实验后直接进行抽象概括的效果更好。

(四)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结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师生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课堂气氛。信息技术的参与,可让老师的双手从粉笔上解放出来,多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

() 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结合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探究性课题的研究,进而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

六)应用创意法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现物理学中 “动”和 “变”的特点。

四、预期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与计算机自主获取、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善于自主学习、会提问题、具有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品质。实行创意法教育,把应试教育一些方法应用到素质教育中来,发现学生闪光点,给学生应得的鼓励。      2.探索高职院校开展物理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途径。

3.根据创意法教育原理,做好创意法特殊教案,探索计算机引进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及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学生活动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的实施方案。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一)组长:王昌

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方案,把握方向,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不断收集材料,并及时做好书面材料的整理、汇总,同时向课题组成员提供技术指导。

(二)成员

1.李继柱

指导本课题的研究,监督各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提供一些科研参考书籍供成员学习。

2.郭晓君

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侧重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方面的高效教学素材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六、进度安排

2011.32011.4理论学习准备阶段,认真学习郭成志老师创意法教育理论,做好开题工作。

2011.52011.6无效反思阶段的探究。

 2011.72011.12有效备课阶段的探究。

2012.1-2012.3有效评价、反思阶段的探究,课题总结。结题、鉴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报请专家组鉴定。

七、课题组织

组长:王昌(副教授)

成员:李继柱(讲师)、郭晓君(助教)

八、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北方开讲实况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南方开讲实况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讨会专辑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作者:宋树杰  丛书名: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作 者:倪华、张文杰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