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下巧用多媒体进行合作学习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创意法教育下巧用多媒体进行合作学习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及学习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提高课堂合作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政治课堂充满了无限生机与魅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 潜能、技巧、前提、关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为此,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引入了高中政治课堂。但是,高中学生在政治合作学习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不愿合作、不会合作、缺乏合作素材、合作技能与方法欠缺、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在创意法教育的指导下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政治合作学习中来。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差生向优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合作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具体有如下表现:
1、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政治课堂,通过给学生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是以个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所获得的知识少而又片面。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后,小组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资源进行分工协作,对合作问题进行查阅、分析、判断、整理。为攻克难关,小组成员之间还需要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密切配合,扬长避短,互为榜样,在与小组同学们的配合中学到合作的方法与技巧。
3、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潜能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展开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合作潜能,使学生学得更有信心。
那么,怎样在政治课堂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打造有效的政治课堂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教师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这是政治课堂进行成功合作的前提。
政治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辅助学生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这就要求广大的政治教师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目标性原则。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一些可供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那些是该合作的,哪些是不该合作的,哪些是需要重点合作的都要一清二楚。第二,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在制作课件时,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老师看来比较简单的理论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会怎么样,要不要设置合作问题,为什么要设置,设置的难易程度怎样,这些问题在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都要考虑清楚。同时还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应按照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步骤进行。第三,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懈的追求。教师在对合作问题进行设置时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富有启发性。这样能使学生在合作探究问题时感到亲切和自然,学生会因为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使合作变得更主动和更有创意。
2、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是政治课堂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政治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树立一个正确观念,那就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课堂变得更有效。正确使用多媒体应重点发挥它在以下两方面的所用:第一,用多媒体创设多样化的情境问题吸引学生合作。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极富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第二,利用多媒体启发诱导学生解决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在进行合作探究问题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学习无法正常进展,这时就需要教师在点拨诱导上下功夫。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资源库为学生的合作问题提供背景知识,启发诱导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案例:在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奥运会会徽入手,在投影仪上再现了第27、28、29届奥运会会徽。提出三个合作问题:(1)奥运会为什么能从古希腊传遍全世界?(2)比较上述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解释他们的文化印记吗?(3)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上,你怎样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引起了学生对三个问题的极大关注,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致很高,学生对第(1)个问题的解决中没有碰到太大的困难,但在合作探究第(2)(3)问时就很难切中要害。此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进行点拨和诱导,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澳大利亚海蓝色的大海、金黄的阳光、沙滩及红色的国土,古希腊的竞技项目,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和印章艺术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等。通过这些精彩的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示,学生恍然大悟,顺利的解释出了三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和各自的文化印记,自觉得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结论。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了方向感,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一些文化知识,提高了对文化生活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3、利用多媒体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是合作学习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
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师生可以恰当利用多媒体,总结合作学习过程,汇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小组内的同学可以汇集组内学习疑难,小组间相互解答,然后由合作组长发言(其他组内或组外成员都可补充说明),这一过程应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就的个性过程。我们允许学生通过计算机文字、图片等处理工具设计表格、制作幻灯片进行放映等,让每位学生参与交流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合作结论,教师要点拨、诱导并及时归纳、总结、展示,形成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升华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在组织《经济生活》股票、债券和保险的课堂教学中,在课本的主体内容讲授结束后,我给大家设计了一合作学习活动:《福彩中奖之后》(多媒体展示)讲莱芜市的一位老大爷买了一注福利彩票,中了60万大奖。面对如此丰厚大奖,老大爷不知所从,有人建议他存入银行,可有人却说利息太少不如炒股,还有人说炒股风险太大,买债券最合算,老大爷的儿子建议老人买保险,说是能保值增值,利滚利。这下老大爷可急糊涂了,我到底该怎么做才最划算呢?
合作问题:(1)假如你们小组是代表银行业务员、炒股迷、债券家,保险推销员中的任何一位,请你为说服拉拢老大爷提供理由,直说到老大爷心甘情愿的掏腰包为止。
(2)请各学习小组为老大爷拟定一份最合理的理财方案。
(3)请各小组同学制作ppt课件,并把小组合作的成果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两天时间准备)
后记:当下节课各小组同学通过放映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学生的表现是令我惊讶的,尽管两天的时间学生准备的不是那么充分,个别知识点的表述不很严密,但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小组成员的配合比较默契(有说明,有补充),问题表达有理有据,课本知识掌握比较到位,各小组的同学都为老大爷拟定了一份理财方案,虽然方案有一定差距,但都解释出了不同理财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教师对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了表扬,对学生的合作结论及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小组合作开始到合理投资方案的确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头脑,也使学生学会了客观分析和辨证地思考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引用多媒体技术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课堂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被多媒体多样化的形式吸引而忽视合作问题,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和提高。我认为,只要教师坚定不移地用创意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总结中不断完善,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书目:
1、《思想政治课教学》2000年第21期
2、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人教版,2008年4月第3版)
3、谬小兰《让合作学习更有效》教学管理,2004,(35).
4、胡晓峰《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5、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2004(8).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