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农村小学激励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激励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教育辅导站  王尚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农村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层面存在用“有色眼镜”看孩子的缺点,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歪曲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滑进抱怨教育的泥坑。例如:想让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想让孩子老实,老说孩子顽皮;想让孩子仔细,老子说孩子粗心等等。家长总是揪住孩子的一些所谓缺点不放,有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负面的情绪恶性堆积,让孩子怀着“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生活着,使他们健康发展的潜力无端地消耗。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激励教学法的研究》这一课题,激励教学是运用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目前情况下,研究这种教育方法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激励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从小学开始实施激励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与赞扬,学生更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表扬与赞赏。依托这种心理需求的理论,我们就可以开展《农村小学激励教学法的研究》。

2、马克斯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从而促进事物发展。“激励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外在的“激励”,从而诱发学生内因起作用,达到学成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同时,课改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励教学”也是重在强调学生内在自我的进取与转化,“激”只是外在手段,关键还在于学生自我的“学”,“激励教学”过程完全在于学生的自我实现过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较为完善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操作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表现及变化。

 4、案例分析法: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重个案分析和积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激励教学法研究下的农村小学教学活动(学案)设计,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完成一本学案设计。

2、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艺术研究

3、激励教学法研究下的语文作业研究

4、激励教学法研究下的语文成绩评价研究

5、激励教学法研究下的家庭教育研究:

1)在学校指导下.让家长了解赏识教育,掌握一定的赏识教育方法;

2)家长了解赏识教育,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

3)家长接受赏识教育,转变对于女的成才观;

4)家长自觉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

6、激励教学法研究下的学生能力研究: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研究;

2)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展示特长的研究;

3)让每一个学生尝试做主人,树立责任意识的研究;

4)让学生感受助人的快乐,陶冶情操的研究;

5)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长才干的研究。

四、课题实效

本课题组至20101月以来,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树立“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学生无好差之分之理念,在教学中以激励为主,通过生活引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努力转变所谓的“差生”,巧设问题情境,推进优秀生勇往直前,实施课堂均衡发展,营造课堂和谐气氛,创立语文课堂教学之新意。

《农村小学语文激励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立项之后,召开课题组会议10次,研讨会3次,课堂尝试教学5节,课题组成员以创意法理论为主题的论文发表5篇,学案一册,在辖区内已有一个课题结题,另一个课题正在申请立项,在本课题组主持人及成员的倡导下,目前全镇教师都对创意法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都愿意尝试激励教学法,“最差即最优” “学生无好差之分”的理念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成形并即将生根发芽。
   
五、课题总结

创意法就是创立新意之法。创意法教育提出,即学生无好差之分,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只有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正面鼓励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提高做事的兴趣,还能使孩子从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目前全社会正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我觉得首先应在课堂教学中欣赏学生。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说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来说谁还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错,真棒,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我相信你能完成等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上发言踊跃、探讨积极、敢于争论、敢于质疑。课堂上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其次我们可以在评价学生时欣赏他们,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批阅作业、写评语、谈心、个别辅导等多种途径激励孩子们。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激励教学法”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激励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从小学开始实施激励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本课题结题之后,我们子课题组将一如既往对创意法教育理念进行常深入学习,更深一步进行研究,切实办好创意法教育实验学校,努力申办新课程理念下创意法教育品牌学校。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王尚述

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协调各方面工作,负责落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等;

组员:王元安、王亨龙、韦 芸 、罗德荣、杜朝飞、陆廷超、岑宝娇、黄正禄、苏登文、梁素兵,各组员分工如下:

黄正禄:课题副组长,具体主持课题研究,研写课题研究的方案、内容、方法、研究中期及成果总结,组织课题开展检查、督促、评价等。

王元安、罗德荣:负责课题的经费筹措及预算使用情况,认真执行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王亨龙、梁素兵:负责课题运作、研究的过程管理,编辑系列文稿和课堂实录,认真执行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陆廷超、韦 芸、杜朝飞、岑宝娇:负责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开展检查、督促、评价等,负责课题成果在课堂的推广。

七、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础课》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家长要略》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专门课》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子课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