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

《英语创意法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河北省霸州市城区办北杨庄中心校  刘彦培

  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  英语  创意法  思想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课题中的“思想教育”是指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熏陶、感染,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与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原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

本课题中的“渗透”是指在英语教学认知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要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状态和品德心理品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课题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教育的目标是教书育人,而且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也更为难以实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也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此言道出了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传授。《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英语的学习,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中关于小学英语课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把研究课题不断转化为一个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行动,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开发,不断利用,修改完善方案。

3)个案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培养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4)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开发资源,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

3)教师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开展适宜的活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对话、合作中渗透德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设计轻松、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4)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构建等

四、预期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设计各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考虑到德育的教育,通过英语课堂的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尊重各种规章,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在品德方面的表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研究,使广大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资源,使知识传授与德育要素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刘彦培   小学一级教师    课题主持人

负责课题的申报、开题、计划与实施。

六、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2011.112012.3

1、确定课题组成员,参加新课程理论学习、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学习、英语新课标学习,以及关于学生德育方面的管理,渗透的学习。

 2、完成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建档,确立课题实验方案框架;

3、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论证课题。

(二)实施阶段  2012.32012.9

1、确立分课题,各段成立子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按照计划,分段实施。

3、 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收集、汇总。

(三)总结鉴定阶段   2012.92013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

七、课题组织

    本课题在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领导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八、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