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课题申报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子课题《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开题报告  

编号:0618912BD0181  

课题主持人  

    

性别  

年龄  

    

 

 

陆维安   

   

 41  

 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组主要成员  

陆海波  

   

  

41  

中学高级教师  

陆维安  

   

  

41  

中学一级教师  

卢俊  

   

  

 40  

中学一级教师  

陈颖  

   

  

 28  

中学二级教师  

 陈爱芬  

   

  

 26  

中学二级教师  

黄小宏  

   

  

 28  

中学二级教师  

黄锦焕  

   

  

28  

中学二级教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的社会改革在一步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在一步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当代学生是前所未有的接收新知识信息变化最快的一代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什么样的育人方法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是新形势下班主任必须要思考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由于学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在思想、情趣、个性等方面有差异这是必然的,如果班主任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教育就会顾此失彼,将不少的学生置之遗忘的角落。只有让每名学生在关爱中成长,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本理念。   

可是当今我们看到的是:为了应试、为了升学率、为了班集体荣誉等,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不被重视,不知有多少孩子处在被扼杀中。20111120日安徽阜南县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两个女生在教室服农药自杀事件,暴露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的许多弊端,这个学校的这个班级教室只有40平方米而有98个学生,共9排座位。学生座位以成绩好坏决定“地位”前后高低。而被安排坐在很后面的学生“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还有老师会因作业没做好而批评甚至挖苦。  

而其中的当事老师称自己的压力也大,“我很努力了,但这个班成绩还是差,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综观事件,显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学校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事件正暴露出我们的学生在接受着“不平等教育”,我们的老师缺乏教育的技巧和艺术。郭成志提出的创意法教育却可以扭转一令人痛心的现状。他说”一般教育下,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下,人人都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创意法教育可以做到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老师的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能让教育工作者在平等教育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使每个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培养。我们的课题《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研究工作目标是本着求实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爱心、智慧、理性、实践为准则,研究和总结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意法教育经验,以教研促进自身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同时,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修复和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育人目标。创意即创新,是个体在群体中杰出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的管理育人工作出色,并得到全面的肯定,在竞争中胜出,是离不开创造性工作的。当今的教育窘境,从教育者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型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创意法教育思想。特别是在与学生接触交流比较多的广大教师班主任,在自己头脑中武装好创意法教育思想更是举足轻重,事关社会和谐发展,民族振兴之要。  

二、课题理论依据  

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是”最差即最优”,这一独特教育理念离不开一个字,只有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用实际行动善待,创意才能成功。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跷跷板式的眼光,,从一头看低,从另一头看就高任何事物的从一头看最差,从另一头看肯定最优’”。即面对任何事物都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到它的另一面或反方面,从而产生创意。创意的目的是为了有用,创意是世界性的话题,是永恒的话题,是个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郭成志创意法思维在处理一个具体问题时有三个步骤:1、最差即最差,最优即最优。用顺向思维考虑,事物有优差之分。2、最差即最优,最优即最差。用逆向思维考虑,我们在碰到一种最差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优的。我们在碰到一种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差的。3、优差平等,平等才有发展。综合两种思维考虑,当我们同时面对最差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们是平等的,总之,创意法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观。  

三、       课题界定  

创意法即"创意之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之法。"最差即最优"是这一独特命题的主要思维特征,是一种动态的双向思维方法。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很好地运用创意法,班主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创造性思维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也不排除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内容。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具有示范性、个体性、管理性、服务性、夏杂性、能动性等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班上任工作必须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性、新颖性、实效性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最佳境界。      

四、课题研究方法  

1.采用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状态,为运用创意法教育提供切实的基础。  

2.在研究过程,访谈法是主要方法,创意法知识的宣传必不可少。适时引导学生敞开自我、交流沟通、克服心理障碍,正确认知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学力对象,要注意切合各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灵活性原则,采取相应的创意法措施,达到因材施教,人人成才。  

3.加强创意法教育工作成功的个案研究。观察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开题并准备阶段(20121月-2月):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成员对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专门课、基础课和家长要略等进行深入学习,领悟透彻教育精髓。共同讨论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  

2)实施阶段(20123月-20126月):采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并分析原因,用在创意法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同时,撰写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27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1)参加的组员都是正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反思,敢于创新。有的有课题研究的经历,有的每年都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自愿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2)作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实施教育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3)成员年富力强,改革的意识强,有相当丰富的班主任经验,且得到学校政教处大力支持。  

 2.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个案(1-2个)、访谈记录;  

2)论文;学生心得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