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课题申报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子课题《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开题报告
编号:0618912BD0181
课题主持人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职 称 |
|
|||||
|
||||||||||
陆维安 |
女 |
41 |
中学一级教师 |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陆海波 |
|
男 |
41 |
中学高级教师 |
|||||
陆维安 |
|
女 |
41 |
中学一级教师 |
||||||
卢俊 |
|
男 |
40 |
中学一级教师 |
||||||
陈颖 |
|
女 |
28 |
中学二级教师 |
||||||
陈爱芬 |
|
女 |
26 |
中学二级教师 |
||||||
黄小宏 |
|
男 |
28 |
中学二级教师 |
||||||
黄锦焕 |
|
男 |
28 |
中学二级教师 |
||||||
|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的社会改革在一步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在一步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当代学生是前所未有的接收新知识信息变化最快的一代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什么样的育人方法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是新形势下班主任必须要思考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由于学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在思想、情趣、个性等方面有差异这是必然的,如果班主任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教育就会顾此失彼,将不少的学生置之“遗忘的角落”。只有让每名学生在关爱中成长,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本理念。
可是当今我们看到的是:为了应试、为了升学率、为了班集体荣誉等,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不被重视,不知有多少孩子处在被扼杀中。2011年11月20日安徽阜南县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两个女生在教室服农药自杀事件,暴露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的许多弊端,这个学校的这个班级教室只有40平方米而有98个学生,共9排座位。学生座位以成绩好坏决定“地位”前后高低。而被安排坐在很后面的学生“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还有老师会因作业没做好而批评甚至挖苦。
而其中的当事老师称自己的压力也大,“我很努力了,但这个班成绩还是差,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综观事件,显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学校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事件正暴露出我们的学生在接受着“不平等教育”,我们的老师缺乏教育的技巧和艺术。郭成志提出的”创意法教育”却可以扭转一令人痛心的现状。他说”一般教育下,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下,人人都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创意法教育可以做到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老师的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能让教育工作者在”平等教育”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使每个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培养。我们的课题《班主任工作中创意法教育的运用》研究工作目标是本着求实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爱心、智慧、理性、实践为准则,研究和总结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意法教育经验,以教研促进自身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同时,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修复和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育人目标。创意即创新,是个体在群体中杰出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的管理育人工作出色,并得到全面的肯定,在竞争中胜出,是离不开创造性工作的。当今的教育窘境,从教育者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型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创意法教育思想。特别是在与学生接触交流比较多的广大教师班主任,在自己头脑中武装好创意法教育思想更是举足轻重,事关社会和谐发展,民族振兴之要。
二、课题理论依据
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是”最差即最优”,这一独特教育理念离不开一个”差”字,只有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差”,用实际行动善待”差”,创意才能成功。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跷跷板式的眼光,,”从一头看低,从另一头看就高”。”任何事物的从一头看’最差’,从另一头看肯定’最优’”。即面对任何事物都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到它的另一面或反方面,从而产生创意。”创意”的目的是为了”有用”,创意是世界性的话题,是永恒的话题,是个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郭成志创意法思维在处理一个具体问题时有三个步骤:1、最差即最差,最优即最优。用顺向思维考虑,事物有”优差”之分。2、最差即最优,最优即最差。用逆向思维考虑,我们在碰到一种”最差”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优”的。我们在碰到一种”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最差”的。3、优差平等,平等才有发展。综合两种思维考虑,当我们同时面对”最差”和”最优”的事物时,要认识到它们是平等的,总之,创意法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观。
三、 课题界定
创意法即"创意之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之法。"最差即最优"是这一独特命题的主要思维特征,是一种动态的双向思维方法。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很好地运用创意法,班主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创造性思维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也不排除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内容。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具有示范性、个体性、管理性、服务性、夏杂性、能动性等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班上任工作必须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性、新颖性、实效性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最佳境界。
四、课题研究方法
1.采用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状态,为运用创意法教育提供切实的基础。
2.在研究过程,访谈法是主要方法,创意法知识的宣传必不可少。适时引导学生敞开自我、交流沟通、克服心理障碍,正确认知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学力对象,要注意切合各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灵活性原则,采取相应的创意法措施,达到因材施教,人人成才。
3.加强创意法教育工作成功的个案研究。观察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开题并准备阶段(2012年1月-2月):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成员对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专门课、基础课和家长要略等进行深入学习,领悟透彻教育精髓。共同讨论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采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并分析原因,用在创意法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同时,撰写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2年7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1)参加的组员都是正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反思,敢于创新。有的有课题研究的经历,有的每年都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自愿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2)作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实施教育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3)成员年富力强,改革的意识强,有相当丰富的班主任经验,且得到学校政教处大力支持。
2.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个案(1-2个)、访谈记录;
(2)论文;学生心得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法教育学案:幂函数
- 下一篇:创意法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