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创意法教育的研究课题申报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创意法教育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竹条一中 谷兴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在“轻负高效”的今天更令人神往!我在开展创意法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创意法教育当中“优差平等,平等才有发展”“最差即最优”的核心教育理念,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活动,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交流的意识,增强孩子的表达欲望,对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一、小组的建立
第一步:学情调查
通过调查,掌握每个学生的性别、性格、特长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小组初步建立后的调整创造条件。可用表格形式收集(下表供参考)
姓名 |
性别 |
兴趣 |
特长 |
性格 |
是否愿当组长 |
数学成绩是否优秀 |
|
|
|
|
|
|
|
第二步,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根据班级总人数而定,一般6~8人为宜。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
以我班48 人为例,全班按学习情况综合排名后,以“S”型分派为六组如下:
讲台 | |||||||
1 |
12 |
|
2 |
11 |
|
3 |
10 |
13 |
24 |
14 |
23 |
15 |
22 | ||
25 |
36 |
26 |
35 |
27 |
34 | ||
37 |
48 |
38 |
47 |
39 |
46 |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
4 |
9 |
5 |
8 |
6 |
7 | ||
16 |
21 |
17 |
20 |
18 |
19 | ||
28 |
33 |
29 |
32 |
30 |
31 | ||
40 |
45 |
41 |
44 |
42 |
43 |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第三步:调整
1 、男女比例适中:上面的分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尽量接近l : 1 )。
2 、性格搭配互补:综合分析学情调查信息,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必须把外向、内向的同学尽量均分到各个小组中,才能让外向的同学有效地带动内向的同学。
3 、“优差”结合: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科任教师在排组内位置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考虑到每一组内要有敢于发言、敢于管理的数学学科带头人,并安排其当该组的组长,否则没有组长的领导,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组织本组的讨论交流,帮扶“差生”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其次,“优生”与“差生”交替坐,或坐对面;爱说废话的学生尽量靠小组长或讲台附近坐,这样便于小组长管理,和顾忌科任教师的威慑,少说废话。如此,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数学学科成绩的“优差”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座位安排合理,可以做到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好效果。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生居中,中等生和待转化生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生与待转化生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以后在教学中,遇到新的情况再做适当的调整。例如:
差生1(爱说废话) |
优生1(组长) |
中等生1 |
差生2 |
中等生3 |
差生3 |
优生2(副组长) |
中等生2(爱说废话) |
二、小组学习
在小组建成之后,我又依照创意法教育学案的写法,编写每一课时的创意法教育导学案,分发给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以四种形式参与其中,具体如下:
1、生活引入(导学):这里主要采用填空题型,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例如数学中的重点公式、单位换算等,此部分非常重要,可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基本功训练(自学):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教材中本课时的内容,然后试做导学案的练习,找出学习困惑,带入下一个环节——互学中解决。
3、题型训练(互学):小组内学生合作学习,力求解决自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4、学以致用(评学):通过设计的练习,看是否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每课一测,检测自己是否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互批互改、互相纠错,建立“优帮差”学习对子,“差生”做不到的题目,“优生”主动给其讲解。另外,组与组之间的检测结果排名,要看小组平均分,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为了促进“差生”的真正的进步,我还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较易的题目,请他们到各组的黑板上演板(我们教室前后左右共有6块黑板,每组可以就近分配一个),再请中等生批改、优生评讲。
三、尊重主体,鼓励参与探究
( 1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传统教学中,学生 习惯于 老师讲学生听。遇到一题多解的题时可能学生的方法 简单而 老师不一定清楚,原因在哪儿?主要是学生不想说,不敢说,也没有机会说。害怕自己说错了而被同学嘲笑,害怕与老师意见相 左而惹 老师生气。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胆开放课堂,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谁都可以表演,展示自己。
(2)探究活动更加具体。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像数学家一样研究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找到数学方法,探索数学规律,从中获得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课堂问题的设计也体现探究的常规方法一一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这种问题不仅让学生探索得出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探索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思考,猜想归纳再验证。
让学生探究的教学:虽然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也是值得的。因为这种做法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探索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数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
(4)开拓思考空间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展开联想,发表见解。对于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
( 5 )创设民主氛围
课题的实验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因此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大胆学习、思考并表达自已的思想观点。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要多背定、多鼓励、多引导,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错误,也不要轻意否定,更不能随意指责,而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口气,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辨伪去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课堂自控能力较差,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和提高,如加强小组长培训、科任教师培训、组员培训等。我认为,只要教师坚定不移地用创意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总结中不断完善,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学案:划时代的发现
- 下一篇:井志娟结题申请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